《我們都要好好的》“喪偶式”婚姻的悲哀,是什麼“殺死”婚姻?

《我們都要好好的》虐心現實劇,理想與現狀的碰撞,難怪令人傷感。如今現實題材的影視劇作頗受歡迎,人們也更願意一邊被戳痛著,一邊卻又對現實無能為力,手中敲打著文字充當彈幕大軍,表達自己對劇中角色的心疼與憐憫,以及吐槽著現實的無奈,似乎已經成為一種流行。

《我們都要好好的》“喪偶式”婚姻的悲哀,是什麼“殺死”婚姻?

前段時間的《都挺好》讓人紛紛感慨原生態家庭給予人的摧殘影響,如今《我們都要好好的》又再次激起人們對婚姻與事業的感慨。

《我們都要好好的》“喪偶式”婚姻的悲哀,是什麼“殺死”婚姻?

由劉濤與楊爍主演電視劇《我們都要好好的》,最近話題度很高,開播即虐的節奏也是讓人很是驚喜,不過伴隨著劇中男女主角的家庭問題,卻引起了人們熱烈討論。

《我們都要好好的》“喪偶式”婚姻的悲哀,是什麼“殺死”婚姻?

尋找與向前的婚姻也被人們稱之為喪偶式婚姻,看似有另一半存在,但其實無法給予彼此溫暖,而向前就是那個形同虛設的丈夫。該劇剛剛開播就聚焦婚姻與事業的人性矛盾點,既然矛盾,自然觀眾評論也呈現嚴重兩極分化,一邊認為男主工作也是為家庭,而另一幫當然是站在女性角度去解說,並且引起許多人共鳴。

《我們都要好好的》“喪偶式”婚姻的悲哀,是什麼“殺死”婚姻?

再次迴歸熒屏的劉濤在劇裡扮演的“尋找”,是一個深陷喪偶式婚姻的女人,一個孤獨的妻子,一個無力的母親。

婚前從事著自己所熱愛的工作的尋找,婚後為了照顧孩子 ,支持丈夫打拼選擇迴歸家庭。

結婚七年,似乎一切都漸漸好了起來:兒子長大懂事,丈夫越掙越多,一家人住上了大房子……

可日子果真越來越好了嗎?

面對一年300天出差的丈夫,面對在柴米油鹽中漸漸迷失的自己,尋找的抑鬱症愈加嚴重,終於,在一個深夜選擇了自殺……

《我們都要好好的》“喪偶式”婚姻的悲哀,是什麼“殺死”婚姻?

浴室裡的這一幕就發生在尋找自殺出院回家後,在此期間,丈夫向前始終沒有露面。自己抑鬱症輕生住院,最親的人對你不管不問,怎能不崩潰不心寒?

而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女人曾這樣孤立無援過。

女人這輩子,到底又有多少次這樣無聲的崩潰。

《我們都要好好的》“喪偶式”婚姻的悲哀,是什麼“殺死”婚姻?

劇中的尋找至少有物質上的保障,現實中多少女人既要當洗衣做飯的“老媽子”,又要出入職場拼命賺錢。

上個月,身邊又一對夫妻離婚。朋友們不解大學戀愛,好不容易走到一起,怎麼說分就分了。

A說:“好不容易把孩子哄睡了,我正忙著收拾玩具洗衣服,寶寶突然醒了,要喝奶。

他正看電視,奶瓶在茶几上,我喊他衝個奶粉,結果人家動也不動。

還理直氣壯地說:‘孩子喊媽,又沒喊我。’

類似這樣的事,積少成多,就下決心離婚了。”

“愛情很美好,婚姻卻很現實。自從結了婚他就成了家裡的大爺,孩子不管,家務不管,支使他做點什麼就喊累,難道我上了一天班不累嗎?

如果男人要錢沒錢,要愛沒愛,既然有他沒他一個樣,女人憑什麼還要讓自己受氣呢?”

《我們都要好好的》“喪偶式”婚姻的悲哀,是什麼“殺死”婚姻?

聽到這裡,突然明白對於身處喪偶式婚姻中的女人而言,‘離婚’這個詞竟意外地帶著一種希望感。

女人對婚姻失望的開始,就是“我拿你當老公,你把我當保姆,而且是免費保姆”。

這部電視劇反觀現實生活的婚姻家庭,撕開了婚姻裡那些鮮血淋漓的瘡疤,又及時地提供「止痛」和「治癒」的方式。

追劇的過程中,你會不斷被現實真相所刺痛和扎心,同時也會感受到二次成長找回自我的那種勵志能量。

《我們都要好好的》“喪偶式”婚姻的悲哀,是什麼“殺死”婚姻?


撕開一個個真相,又向我們傳遞一個真諦:

無論你處在哪種人生狀態,結婚也好,失婚也好,單身也好,「我們都要好好的」,都有能力改變自己的生存境遇,在家庭、生活和社會中,最終找到自己最妥帖的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