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鶴奶粉上市在即,即將成為資本市場一員

資本市場是一個讓人“眼紅”的領域,很多大型企業都想融入這個圈子,分得一杯羹,求得更多的發展資源,近日飛鶴奶粉爆出已向香港證交所提交了上市計劃申請,這也向外界表明飛鶴奶粉即將成為資本市場的一員.

作為最貴圈層,資本市場總是保持著神秘感。如何在翻雲覆雨、迷霧重重中,覓得優質標的,是眾多投資者的追求目標。

飛鶴奶粉上市在即,即將成為資本市場一員


那麼,什麼才是優質的呢?

梳理一干專業機構大佬的投資秘訣,堅持中長期價值投資的基礎上,離不開持續收益、低風險、較快成長,這是三大核心特徵。

以此來觀,快消乳業是孕育上述價值的絕佳土壤。伊利、蒙牛等強勁選手,為投資者們帶來了豐厚回報。

不過,上述乳企,均為綜合性乳企。在更加細分的嬰幼兒奶粉領域,卻始終未出現真正意義上的白馬股。

7月3日,在香港遞交招股書的中國飛鶴乳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飛鶴乳業”),無疑讓市場眼前一亮。

飛鶴資本遐想 中國乳業打開新價值大門

1、奶業振興

一定意義上說,這種亮眼熱度和整個乳業所處的戰略週期關係密切。

2019年2月19日,中央一號文件發佈再次強調奶業振興,同時,實施嬰幼兒配方奶粉提升行動,這一表述首次被提出。

不難發現,我國正處於奶業振興的關鍵期,而嬰幼兒配方奶粉成為破局關鍵。這一過程中,龍頭企業飛鶴乳業的引領作用不容忽視,背後的資本力量更是重要考量。

中國奶業協會副秘書長周振峰表示,“奶業是規模產業、標準化產業、密集型產業,其高質量發展需要資本的帶動和支持”。

眾所周知,作為三產融合代表,乳業有較長的產業鏈條和高頻創新需求,充足的資金支持是一個重要考量。資金賦能下的龍頭乳企,不但能提升乳製品品質、產量,更以核心競爭力,碾壓洋品牌,提振消費信心、產業信心。

而從投資者的角度看,消費信心提升能讓企業更快、更穩、更強發展,為投資者降低風險、帶來可觀收益,從而吸引更多資本加持乳業,形成良性循環。

以此來觀,飛鶴乳業此次闖關資本市場,對實現奶業振興,提振消費信心、投資信心有著積極影響。

飛鶴資本遐想 中國乳業打開新價值大門

2、核心價值

不過,放眼乳業板塊,上市企業並不少見,飛鶴的核心投資價值如何呢?

飛鶴奶粉上市在即,即將成為資本市場一員


事實上,消費升級的大勢趨下,消費市場的細分裂變正在加速。這促使投資者對細分領域龍頭更加重視,因為只有頭部企業的競爭壁壘夠高,成長性更高,投資價值更大。

遺憾的是,聚焦細分奶粉,甚至是嬰幼兒奶粉領域,市場“白馬股”的身影可謂稀缺。

相比之下,市場龐大需求及成長空間形成鮮明對比。

數據顯示,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的零售額由2014年的1605億元,增加至2018年的2450億元,複合年增長率11.2%。

從銷售量來看,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的零售銷量由2014年的876千噸增加至2018年的1209.1千噸,複合年增長率8.4%。

顯然,快速發展的市場需求,凸顯了從業企業的投資價值。在此背景下,行業龍頭飛鶴乳業自然會受到資本的熱切關注。

飛鶴資本遐想 中國乳業打開新價值大門

3、龍頭業績

來具體看看飛鶴乳業的龍頭表現。

對投資者來說,業績是考量投資標的優劣的重要標準。在此方面,飛鶴乳業的答卷較為亮眼。

飛鶴招股書顯示,2016-2018年報告期內,營收分別為37.24億元,58.87億元和103.92億元。同期毛利分別為20.34億元、37.9億元及70.19億元。毛利率分別為54.6%、64.4%及67.5%。流動資產總額分別為30.14億元、44.22億元、72.95億元。

核心數據的持續向好,意味著飛鶴正處於快速成長期。

值得強調的是,從營收細分來看,飛鶴在一線城市的營收正在高歌猛進。

雖然多年努力下,國產乳業已拿到49%的國內消費市場份額。但據第三方統計機構“凱度消費者指數”報告顯示,2018年以高端產品為主的外資奶粉在一二線市場佔比達到80%。

同時,數據顯示,自2014年以來,高端奶粉細分市場的 零 售 價 值 由 3 5 3 億 元人民幣 ,佔整 體 市 場 的 2 2 . 0 % , 增 加 至 2018年的929億元人民幣,佔整體市場的37.9%,複合年增長率為27.3%,大大快於整個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的增速。

可見,乳企的未來突破口即在高端市場。

而飛鶴的強勁表現,則證明其已卡對C位。按 2018年的銷售價值計算,飛鶴位列國內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第一,市場份額 15.7%,且位列中國超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第一,市場份額24.7%。

以一線城市上海為例,飛鶴的年度銷售額由2017年的800萬元增加至2018年的1210萬元,同比增加52.5%。

強悍數據,展示了飛鶴乳業的發展潛力,也凸顯出行業龍頭的稀缺價值。

從投資角度看,相比非主營因素,主營業務增長所帶來的業績高成長顯然更具可持續性。

那麼,飛鶴為何有如此強的主營業務能力呢?

從宏觀層面看,這得益於兩方面因素。

首先是消費升級,賽亞資本董事長羅偉冬認為,大消費龍頭企業價值繼續上漲的基礎仍穩固:中國中產的數量全球第一,衣食住行每天都是一筆驚人的天文數字,日復一日地反覆消耗消費品,並且隨著不斷有新生代加入剛需這個群體,繼續推升消費需求總量。聚焦在嬰幼兒領域,就是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需求的快速增長;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帶來的純母乳哺育率低等因素,促進了市場的持續繁榮。

其次,是主管部門乃至最高層政策的持續扶持。6月初,發改委印發《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提升行動方案》,大力實施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品質提升、產業升級、品牌培育”行動計劃,方案明確力爭嬰幼兒配方乳粉自給水平穩定在60%以上。

2018年我國市場上國產奶粉市佔率約為50%,這無疑打開了飛鶴乳業的增量空間。

飛鶴資本遐想 中國乳業打開新價值大門

4品質壁壘

從微觀層面看,首先這得益於其高端產品戰略。

市場層面看,鑑於國民收入提升、精細化餵養成為趨勢,市場未來最值得期待、最具成長性的細分領域在於高端產品,這正是飛鶴主營業務中最亮眼的部分。

以飛鶴乳業明星產品系列星飛帆為例,2016年銷售額為7.1億元,2018年為51.1億元,複合年增長率高達168%。

高端產品的成功,讓飛鶴2018年成為國內首個突破100億元目標嬰幼兒奶粉企業,全年銷售額達到103億元。

同時,其2019年制定的目標,更令各界期待。2019年1月24日,飛鶴乳業總裁蔡方良對外宣佈,2019年飛鶴的目標是實現含稅銷售額150億元。

事實上,飛鶴乳業卡住高端奶粉C位背後的意義,並不止使自身具備高收益的特性,對其資本風險的把控,也起到重要作用。

在資本市場,風險是投資者考量個股時不可忽視的因素。在食品生產企業中,最大的風險在於食品安全問題。不過在乳業,這一風險已降低很多。

2019年4月28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佈的2019年第一季度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分析的通告顯示,乳製品抽檢11201批次,合格樣品11189批次,合格率99.9%。嬰幼兒配方食品抽檢1534批次,合格樣品1532批次,合格率99.9%。均高於總體合格率。

可以說,經歷10年的陣痛、變革、創新、提升,在政府嚴格監管與企業嚴格把控下,國產乳製品幾乎已不存在產品安全問題。同時,飛鶴連續57年無安全事故的記錄,也值得投資者參考。

由此看來,無論是消費還是資本市場,乳企面臨的最大風險不是安全,而是品質。

在某種意義上,乳企,尤其是奶粉企業的下半場競爭,實際上是品質之爭。

在產品層面看,飛鶴乳業多年塑造的深厚品質壁壘,既保證並提升了產品高端性,又讓其自身資本風險降到最低。

而這座品質壁壘的秘密,在於“更新鮮,更適合”的產品屬性。

企業的發展壯大最根本基礎便是其產品品質的提升,正因為有了強大的產品製品做後盾,飛鶴奶粉才能在資本市場取得更好的戰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