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極 拳 起 勢 之 意 境

太 極 拳 起 勢 之 意 境

太極拳的起勢,是一非常重要的功法。太極拳的起勢是在預備式的基礎上,由身體重心的移動而產生陰陽虛實,進而開始了太極拳架的習練。《王宗嶽太極拳論》將這一過程闡述為:“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

練習太極拳的起勢,要讀懂《王宗嶽太極拳論》中的文字闡述,悟懂其中 深邃含義,是非常重要的。中國傳統文化理論認為宇宙最初的演變過程,是由混沌的無極宇宙,經過氣流(動靜之機)的變化而產生天地陰陽,進而宇宙在陰陽互孕陰陽共存的狀態中萬物生長,形成了現在的宇宙狀態。傳統理論認為人也是一個小宇宙。一個人的生命的誕生也是由無極而太極的過程。即人在母體中最初的受孕胚胎,也是混沌朦朧的一個狀態,經過氣流的湧動細胞分裂而生長,慢慢地形成了一個具有性別的嬰兒。無論是大宇宙還是小宇宙從無極到太極的演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有一股自然的力量,不可阻擋地推動著萬事萬物向前發展。

在練習太極拳起勢的時候,在心靜、體松、神斂的無極狀態中,意想自身的丹田就是無極宇宙,身體處於一個外靜內湧的狀態。丹田之氣自然湧動,氫氣上浮,濁氣下沉。隨著身體重心慢慢移動中產生陰陽虛實,這時萬物復甦生長形成的自然力量油然而生。在這種自然力量的推動下,雙臂緩緩抬升至與肩同高。這種緩緩抬升的過程猶如巨石下伸頭的小草,破殼而出的小鳥、具不可阻擋之氣勢。潮漲有潮落,平肩之雙臂環狀緩平下落,沸騰之氣也慢慢回落于丹田,一切又恢復平靜。一個太極拳起勢的功法完成了。

我們說太極拳的起勢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功法,在於它是潮起潮落的第一波。無論是傳統太極拳的115式還是85式,有了第一波就有第二、第三波,如長江之水滔滔不絕,一浪接著過一浪,最終完成全套太極拳的招式。在具體的動作上表現為一起一落、一開一合、一收一放、一呼一吸。這些招式動作,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而我們強調太極拳的意,才是太極拳的精髓所在。我們在習練太極拳的時候,我們的動作很小,而意卻很大。我們伸手能夠摸天,回腳能夠入地;我們吞入清泉,呼出濁氣;我們意想自身的新生細胞不斷裂變誕生,給了我們無窮的力量。我就是宇宙,宇宙就是我。

總而言之,我們習練太極拳,絕不是簡單的機械運動,而是新的生命不斷地輪迴誕生。

太 極 拳 起 勢 之 意 境

四川省武術協會太極推手研究會 周鳴鴿

二〇一八年八月二十日於成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