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脫貧攻堅“指揮棒”

通遼市扎魯特旗巴彥塔拉蘇木東薩拉嘎查曾是全蘇木最窮的嘎查,如今牧民們普遍開上了汽車,成為遠近聞名的小康村。東薩拉嘎查黨支部注重發揮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一線的戰鬥堡壘作用,牽頭創辦了瑪拉沁艾力養牛專業合作社,帶領村民收入5年翻了一番,獲評國家級示範社。

東薩拉嘎查黨支部是其中一個縮影。為了築牢扶貧的“根據地”,通遼市農村牧區開展以“黨建示範、脫貧致富、產業興旺、鄉風文明、社會治理”為主要內容的“五面紅旗嘎查村”創建活動,共評定“紅旗嘎查村”205個,推動了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2006年,科爾沁區育新鎮小三合興村黨支部試種5畝圓蔥收成不錯,2008年把種植面積擴大到300畝,併成立了小三合興村圓蔥種植專業合作社。時至今日,小三合興村圓蔥產業已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產業鏈,打出了自己的品牌,成功註冊了“三合興”牌標識,並取得了“綠色食品”認證。小三合興村圓蔥種植專業合作社被評選為“全國科普示範基地”和“全國優秀示範合作社”,小三合興村被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

發揮集體經濟優勢,才能持續擴容“蓄水池”。一直以來,通遼市持續開展嘎查村集體經濟“清零遞增”行動,制定出臺《加快發展嘎查村集體經濟的意見》《在全市推行嘎查村黨組織領辦農牧民專業合作社的實施意見》等指導性意見,市級財政連續兩年安排2000萬元發展集體經濟專項資金。2019年,全市嘎查村集體經濟總收入達3.05億元,平均每個嘎查村收入14.5萬元,脫貧攻堅物質基礎不斷鞏固。

決戰決勝,離不開攻堅主力軍。去年,在科左後旗伊和塔拉嘎查黨支部書記楊光的帶領下,嘎查黨支部和黨員牽頭領辦,採取村集體土地入股、社員入股、企業投資等方式,投入近400萬元,成立了科左後旗伊和塔拉黃牛養殖專業合作社,以合作社帶動村集體和村民增收。他是通遼市優秀基層幹部的一個代表。

脫貧攻堅作為培養歷練幹部的主戰場,通遼市堅持扶貧開發與基層組織建設深度融合,全市擇優選派駐村工作隊1314支、駐村幹部4569名。實施嘎查村帶頭人隊伍建設專項行動,結合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選拔248名優秀人才進入“兩委”班子,配齊配強幹部隊伍,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提供了堅強的人才保障。

與此同時,通遼市制定出臺《脫貧攻堅工作蘇木鄉鎮、嘎查村幹部及駐村幹部獎懲辦法》,提出25項獎懲措施,激勵扶貧一線幹部履職盡責、擔當作為,對716名在脫貧攻堅表現優秀的扶貧幹部進行提拔使用,選聘81名優秀嘎查村黨組織書記享受蘇木鄉鎮事業編制工資待遇,100名駐村幹部得到市委表彰獎勵。

科左後旗圍繞駐村幹部作風建設和素質能力提升,實施“星級管理”,星級設置共劃分為“五星、四星、三星、二星、一星”五個等次。星級評定結果作為個人年終考核和評先樹優的主要依據,被評定為“五星”的駐村幹部優先參加上級組織的各類教育培訓考察活動。連續被評為“五星”的幹部,個人脫貧攻堅年終考核結果直接評定為“優秀”。目前,共評選出6支旗級“五星”駐村工作隊(扶貧工作組)和20名“五星”駐村幹部。(記者 及慶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