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峪溝:這樣的新疆你肯定沒看到過

吐峪溝:這樣的新疆你肯定沒看到過

吐峪溝麻扎村

吐峪溝:是維語的譯音,意為“走不通的小山溝”。可以想象,在這以前,這裡的交通是多麼的閉塞。也許正因如此,才使得吐峪溝隱藏了那麼多的詩意和美感。

走進吐峪溝,就如走進一本沒有翻到現在的歷史書;走進一個沉澱著古老文化的民俗館;走進一座對比強烈的藝術殿堂。

吐峪溝:這樣的新疆你肯定沒看到過

火焰山腳下的吐峪溝全景

吐峪溝位於火焰山西部的一個山坳裡。火焰山腳下,一條流淌著的小溪給予吐峪溝以生命。在這裡,由於水分的充分給養,土地異常肥沃。各種草木瓜果生長茂盛,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碧浪無垠的葡萄園無限的綿延,一直隱沒到火焰山腳下。而火焰山上卻寸草不生。山體通體赤紅,溝壑淋漓,猶如虯龍之爪印,又如烈焰熊熊的火焰。遠遠看去,就會讓人產生一種恐懼,一種可怕的、寂靜的、無生命的、死亡的恐懼。

吐峪溝:這樣的新疆你肯定沒看到過

眼前樹木綠蔭如此,遠處高山荒蕪如彼。生機盎然的綠色田地、荒涼可怖的赤紅山體:一生、一死近在咫尺,形成強烈的對比。這怎能不讓人產生奇異的感覺!

走進吐峪溝,猶如走進遠古的歷史。一棵棵巨大而蒼老的桑樹似乎正在訴說著這裡古老久遠的歷史。一座座富有特色的土坯民居是前人們遺留給我們的寶貴歷史文化遺產,最古老的土坯民居已有四五百年之久。現代化的柏油馬路像書籤一樣插進吐峪溝,現代化的跑車與古老的民居擦肩而過。但這似乎並沒有掀開吐峪溝的新一頁。它依然古老而寧靜且近似乎原始。這裡的居民生活依然簡單、艱辛而又虔誠。

吐峪溝:這樣的新疆你肯定沒看到過

吐峪溝民居

居民們平和、質樸的生活方式,與這裡的環境形成完美的和諧。他們日出而做、日落而歸,與世無爭,知足安樂。時間觀念對他們來說似乎並不重要。

吐峪溝:這樣的新疆你肯定沒看到過

吐峪溝民居古老而又深邃。走進民居,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空曠的長方形院落。土坯房屋倚兩側而建。巨大的葡萄藤蔓沿著牆角往上蔓延,遮蔽了整個庭院。陽光下,晶瑩剔透的葡萄如翡翠般掛滿了整個支架,彷彿一座葡萄長廊。長廊的盡頭是果園,裡面各種果樹應有盡有,彷彿真的一個桃花園。整個空間的安排和諧有序,體現了這裡的人們強烈的空間意識。

吐峪溝:這樣的新疆你肯定沒看到過

吐峪溝民居院景

發展、效率、速度這些概念純粹只是從時間中獲得的含義。時間沒有絕對的的存在,時間不是事物存在的方式。正因如此——對時間概念的蔑視、對空間意識的強化——才使得這古老的吐峪溝到現在還保留著它古樸的樣子。

吐峪溝:這樣的新疆你肯定沒看到過

遠眺吐峪溝霍加木麻扎

吐峪溝麻扎被伊斯蘭教徒譽為“中國的麥加”。前往麥加朝聖的信徒在去麥加之前都要先到吐峪溝來朝聖。

吐峪溝:這樣的新疆你肯定沒看到過

霍加木麻扎近景

據說這麻扎已經有1300年曆史,這當然不正確。伊斯蘭教公元10世紀左右才傳入新疆,明清時期伊斯蘭勢力才逐漸東進到新疆東部吐魯番地區。在此,佛教與伊斯蘭教反覆爭奪了很長時期。

在交通不便的小山溝裡,凝聚過佛教文化、伊斯蘭教文化,這是一件多麼不可思議的事啊!在伊斯蘭教代替佛教的時代裡,寧靜的小山溝似乎並不寧靜。兩種文化並沒有共存,佛教文化退出新疆這一歷史舞臺,伊斯蘭教文化開始主導人們的靈魂。宗教文化的轉變並不能說文化具有狹隘性,只能說:“不是一切的事情在任何時候都能發生,特定的思想只能發生於發展的特定階段。”這是歷史的必然。

吐峪溝:這樣的新疆你肯定沒看到過

吐峪溝千佛洞

吐峪溝:這樣的新疆你肯定沒看到過

吐峪溝千佛洞

目前,這裡的人們仍然信奉伊斯蘭教。誰能想到,在伊斯蘭教傳入這裡以前,這裡也曾是著名的佛教聖地。吐峪溝千佛洞便是最好的見證:它也是新疆佛教藝術的重要遺蹟之一。現在,它已經殘破不堪。是宗教戰爭使然,還是年代久遠使然,想必兩方面的原因都有。

吐峪溝:這樣的新疆你肯定沒看到過

吐峪溝千佛洞殘存壁畫

生機的山谷與死寂的山體、現代化的交通與古老的村落、對時間觀念的蔑視與對空間意識的強化、佛教文化與伊斯蘭教文化等等形成強烈的對比。吐峪溝!正是因為這些對比的特質,吸引了無數人來此探索你的歷史奧秘,感受你的詩情畫意。

吐峪溝:這樣的新疆你肯定沒看到過

吐峪溝麻扎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