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道河裡曾有一個“二井巷”

二井巷是一個公司的簡稱,早期是第一冶金建設公司的第二井巷公司,後來變成了十九冶金建設公司的第二井巷工程公司,再後來是攀枝花礦山公司的第二井巷工程公司。

五道河裡曾有一個“二井巷”|攀枝花一個企業的一生

在我以往的認識中,一直把密地橋北去往倮果所經過的“二井巷”公交車站附近當做是這個公司的駐地,直到後來去到五道河才知道,原來二井巷機關駐地和家屬區主要集中於那裡,密地橋附近的那個“二井巷”,只是其下屬的某個單位。

五道河裡曾有一個“二井巷”|攀枝花一個企業的一生

要說到這個公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東北遼寧。

1961年1月,遼寧省冶金礦山建設公司抽調近千人組建了“第三礦井工程隊”。

1962年6月,工程隊更名為“楊家杖子礦務局井巷工程公司”。

1965年,隊伍從遼寧錦西轉至四川重慶市,更名為“第一冶金建設公司第二井巷公司”,同年8月陸續遷入渡口市(攀枝花)。

五道河裡曾有一個“二井巷”|攀枝花一個企業的一生

井巷工程,作為礦山建設的三大工程之一,其工程量大約佔礦山建設總工程量的50%-70%左右,是決定礦山建設質量和工期的極其重要的一個方面。

所以進入到攀枝花的二井巷公司,很快就接到了重要施工任務,開始建設蘭家火山平硐、溜井。

隨後在攀枝花的冶金礦山開採中,二井巷承接了一個又一個任務,為釩鈦磁鐵的生產做出了重大貢獻。

五道河裡曾有一個“二井巷”|攀枝花一個企業的一生

1966年,十九冶金建設公司成立,第二井巷工程公司隸屬於其管理,信箱代號2附7號。

1973年5月,第二井巷工程公司劃歸新成立的攀枝花冶金礦山公司,1982年10月,又更名為攀礦井巷工程公司。

五道河裡曾有一個“二井巷”|攀枝花一個企業的一生

1993年6月,攀枝花冶金礦山公司劃歸攀鋼,二井巷公司也在其中。

1994年8月,攀鋼成立攀鋼集團冶金建設有限責任公司(冶建公司),其中包括井巷公司。

1998年,攀鋼進入“三年解困”階段,冶建公司下屬單位開始重組歸併。同年3月,冶建井巷工程公司和冶建特種工程公司合併重新組建冶建特種工程公司。

五道河裡曾有一個“二井巷”|攀枝花一個企業的一生

二井巷公司作為攀礦建設的主力,一直在發展中不斷壯大,到1993年底時,公司下設18個科室,6個工程隊,1個車隊和1個機修車間,共有職工2095人,其中具有大、中專學歷者140人,工程技術人員105人,具有技術職稱的87人。

五道河裡曾有一個“二井巷”|攀枝花一個企業的一生

不論隸屬關係如何變化,二井巷這個單位始終專注於建設。

所以,二井巷公司當年的工程業績也相當多:

遼寧楊家杖子礦、松北礦的擴建工程;

重慶2350廠鐵礦隧道和總降壓變電所、天然氣管道等工程;

除蘭尖鐵礦豎井和平硐的開鑿及部分土建工程外,還承擔區域機修、礦山機械大中修的工業廠房建築和安裝部分;

還承擔過蘭尖、朱家包包鐵礦、攀鋼總降壓變電所、鐵路涵洞、石灰石礦、瀘沽鐵礦改擴建、綿竹清平磷礦、攀鋼深井泵站、雲南永勝仙人河引水隧道工程、成渝高速公路隧道通風豎井、二灘水電站、雲南曲靖供水原水輸送獨木隧道工程等等。

五道河裡曾有一個“二井巷”|攀枝花一個企業的一生

二井巷公司的部分工程也相當亮眼:

獲贈麗江地區行署水利電力局的“北水南調、造福桑梓”錦旗;

當時其承擔的東南亞最深的公路隧道通風豎井,令重慶重點公路建設指揮部為其召開了專門的慶功大會,《重慶日報》《重慶晚報》都發布消息報道,轟動一時;

躋身強手如雲的二灘水電站建設,完成中、意聯營體的大部分硐挖工程,連啃幾塊硬骨頭,受到外國專家的高度讚譽;

綿竹清平磷礦創下12項化工部優質工程;

雲南曲靖供水原水輸送獨木隧道工程獲得四川省建設工程“天府杯”金獎。

五道河裡曾有一個“二井巷”|攀枝花一個企業的一生

二井巷公司還多次被攀礦公司評為先進單位、立功單位。

由此可見,二井巷曾經是多麼的輝煌。

五道河裡曾有一個“二井巷”|攀枝花一個企業的一生

如果你曾去過二井巷位於攀礦公司東北部朱家包包的原機關駐地和家屬區,你可以看出當初這個標準的處級單位所佔區域面積是比較大的。

五道河裡曾有一個“二井巷”|攀枝花一個企業的一生

幼兒園、學校也比較有規模,其他生活配套設施齊全,二井巷曾經的風光也能在此處得以感受。

五道河裡曾有一個“二井巷”|攀枝花一個企業的一生

但那些給二井巷帶來榮耀的工程也使某些職工付出了代價。

二井巷,是我在攀枝花初次接觸到的和井巷相關的地方。

沒在礦山生產或生活過的我,即使對“井巷”一詞感覺很生澀,但初次聽到有人說時,腦海裡也不自覺就出現了那些電影裡的相關場景:惡劣的地下環境中,工人們在艱苦地幹活。

五道河裡曾有一個“二井巷”|攀枝花一個企業的一生

的確,井巷工程地下作業環境十分惡劣,施工難度大、危險性大,而且早期安全生產條件有限,受傷很難避免。

看到一個礦二代講述其父當年受傷情況,就是在二井巷施工的工程中突遇隧道塌方,被塌方落石砸碎了右腿骨頭,從此落下殘疾,直至父親去世時,右腿還打著鋼板。

五道河裡曾有一個“二井巷”|攀枝花一個企業的一生

二井巷的榮耀與傷痛都真實記錄著它的過往。

五道河裡曾有一個“二井巷”|攀枝花一個企業的一生

如今二井巷那一片區域,因為攀枝花棚戶區改造已拆遷了絕大多數住戶,只有原二井巷機關辦公樓及附近區域得以保存,辦公樓也被改作廉住房之用。

五道河裡曾有一個“二井巷”|攀枝花一個企業的一生

如今“二井巷、井巷公司”這些稱呼,也只有熟悉它的人之間才這樣叫了。

五道河裡曾有一個“二井巷”|攀枝花一個企業的一生

能讓人想起二井巷的,還有密地橋的“二井巷”公交車站那仍然還立著的站牌,這也許是唯一的“官方”現實證明了。

五道河裡曾有一個“二井巷”|攀枝花一個企業的一生

當然,得以保存的還有那一類特殊的鋼板,那類老物件已融入當年二井巷公司受傷職工身體,成為他們的一部分,並與之相伴一生,直到走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