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這所地方高校,領域頂尖,晉級“雙一流”後錄取線年年漲

江蘇是一個名校雲集的地區,有教育部直屬的985高校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有行業實力頂尖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中國礦業大學、河海大學等,也有地方管理的知名院校蘇州大學、南京師範大學等。

上面提到的院校都是“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也都是歷史底蘊深厚的老牌名校。今天我們不談它們,而是說說這所創建於1960年的地方高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江蘇這所地方高校,領域頂尖,晉級“雙一流”後錄取線年年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佔地約兩千畝,擁有專任教師超過一千七百人,約三分之二的專任教師具有一年以上境外研修經歷。學校專任教師中有2位中科院院士、14位海外院士、4位教育部特聘(講座)教授、8位國家傑青項目獲得者、13位國家特聘專家、14位“973計劃”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

該校還建有氣候與環境變化國際聯合實驗室、國家技術轉移中心、氣象災害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數字取證工程研究中心、中國氣象局大氣物理與大氣環境重點開放實驗室、中國製造業發展研究院、省重點智庫氣候與環境治理研究院、江北新區發展研究院等30多個省部級以上科研平臺,以及擁有國內大氣科學類文獻最齊全的高校圖書館。


江蘇這所地方高校,領域頂尖,晉級“雙一流”後錄取線年年漲


在大氣學科,南信大是絕對的權威,其前身南京氣象學院,是國內聲望最高、實力最強的氣象類高校,早在1978年就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該校長期隸屬於家氣象局,2000年才劃歸為江蘇省管理,從部屬高校變為地方高校。

雖然成為了地方高校,但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聲望和實力絲毫沒有受到影響,其先後入選國家 “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2017年,該校成功晉級為“雙一流”建設高校,此後一路“開掛”:2018年2月,該校與中國科學院大學簽署合作協議,成為國科大簽約合作的第一所地方高校;2018年12月,該校與華為簽訂戰略合作協議;2019年7月,該校入選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2020年3月,該校入選“應急安全智慧學習工場(2020)”暨應急管理學院建設首批試點學校……


江蘇這所地方高校,領域頂尖,晉級“雙一流”後錄取線年年漲


其實在首批“雙一流”高校名單出臺前,希望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入選的呼聲就非常之高。很多人認為這所領域頂尖地方高校,憑大氣科學的實力和地位就應該入圍。當然,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能晉級“雙一流”,絕不僅僅憑一個王牌學科。

教育部第四次學科評估,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科學排名全國第一、獲評A+,另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學、科學技術史、環境科學與工程等4個學科獲評B類;軟科2019中國最好學科排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科學又奪全國第一,另有2個學科排名進入全國前十(測繪科學與技術排名全國第八,海洋科學排名全國第九)。

話說回來,一所高校,能有一個排名全國第一的學科,就相當了不起了。因此,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南信大入圍“雙一流”都是眾望所歸。


江蘇這所地方高校,領域頂尖,晉級“雙一流”後錄取線年年漲


近些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頻頻上榜各種大學排名,且位次相當靠前。軟科2019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排世界第401-500位、中國內地第40-58位;U.S.News2020世界大學排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排世界第584位、中國內地第39位,位次在西北工業大學、東北大學等985高校之上;泰晤士高等教育2020年新興經濟體大學排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排新興經濟體大學第147位、中國內地高校第38位,名次超過了985高校重慶大學。

一所地方管理高校,在多個大學排行榜上位次超過教育部直屬985高校,可見其實力之強大,受認可程度之高。


江蘇這所地方高校,領域頂尖,晉級“雙一流”後錄取線年年漲


自從晉級為“雙一流”高校後,南信大的錄取線年年上漲。

2017年安徽高考,南信大在理工類的投檔線為549分,超出一本線62分;2018年安徽高考,南信大在理工類的投檔線為579分,超出一本線74分;2019年安徽高考,南信大在理工類的投檔線為574分,超出一本線78分。

2017年福建高考,南信大在理工類的投檔線為474分,超出一本線33分;2018年福建高考,南信大在理工類的投檔線為542,超出一本線52分;2019年福建高考,南信大在理工類的投檔線為547分,超出一本線54分。

2020年是南信大建校60週年“校慶年”,或許也是南信大“跨越式發展年”。相信只要它堅持做強特色、擴大合作,未來一定會變得愈來愈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