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醫用口罩、N95、KN95口罩的區別

1月22日,一位3M技術人員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最近接受諮詢太多,想說說醫用防護口罩,N95口罩和KN95口罩的區別。

1. 醫用防護口罩:符合中國GB 19083-2010 強制性標準,過濾效率≥95%(使用非油性顆粒物測試)。要求通過合成血液穿透測試(防止體液噴濺),要求符合微生物指標。

2. N95口罩:美國NIOSH認證,非油性顆粒物過濾效率≥95%。

3. KN95口罩:符合中國GB 2626 強制性標準,非油性顆粒物過濾效率≥95%。

以上三種級別口罩的過濾效率的測試方法一模一樣!所以過濾效率級別一致。

所以,大家買NIOSH N95和GB2626-2006 KN95的口罩是一樣的。佩戴口罩的關鍵在於和麵部的密合,就是不漏氣!請大家佩戴之前仔細看看使用說明。

科普|醫用口罩、N95、KN95口罩的區別

“工業口罩和消費品口罩核心標準是一樣的,按GB2626標準的KN95就行,KN90其實也夠了,醫護人員才有體液噴濺,環境濃度很高的情況,才需很嚴格。但要注意,部分明星同款口罩美觀,但不管防護效果。”上述3M技術人員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對於口罩更換頻率問題,上述技術人員表示,髒了破了就換,三五天不等,或者醫護人員去汙染區了就換。

實際上,關於更換頻率問題,目前,國外包括WHO對N95口罩的最佳佩戴時間一直沒有明確結論,我國也尚無對口罩的使用時間作出相關規定。有研究者對N95醫用防護口罩防護效率及佩戴時間做了相關研究,結果顯示,N95口罩佩戴2天,過濾效率依然保持在95%以上,呼吸阻力變化不大;佩戴3天過濾效率降低至94.7%。

但當出現以下情況時,應及時更換口罩:

1.呼吸阻抗明顯增加時;

2.口罩有破損或損壞時;

3.口罩與面部無法密合時;

4.口罩受汙染(如染有血漬或飛沫等異物時);

5.曾使用於個例病房或病患接觸(因為該口罩已被汙染);

6.若為含有活性炭口罩,口罩內有異味時。

另外,戴口罩需注意的幾個點:

1.戴口罩前應洗手,或者在戴口罩過程中避免手接觸到口罩內側面,減少口罩被汙染的可能。

2.分清楚口罩的內外、上下,淺色面為內,應該貼著嘴鼻,深色面朝外;金屬條一段端是口罩的上方。

3.絕對不要用手去擠壓口罩,包括N95口罩,都只能把病毒隔離在口罩表層,如果用手擠壓口罩,使得病毒隨飛沫溼透口罩,還是有機會感染病毒的。

4.一定要儘量使口罩與面部有良好的密合。簡單的試驗方法是:戴上口罩後,用力呼氣,空氣不能從口罩邊緣漏出。

最後一個重點,姿勢很重要,不然戴了也是白戴!

科普|醫用口罩、N95、KN95口罩的區別


科普|醫用口罩、N95、KN95口罩的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