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卿不止會拍美食,早期作品《龍脊》比《舌尖》好了不止十倍

看完之後才發現導演居然是拍了《舌尖上的中國》的陳曉卿,《龍脊》裡的鏡頭富有詩意,導演用鏡頭真實的記錄了山區裡的孩子們的生活。

陳曉卿不止會拍美食,早期作品《龍脊》比《舌尖》好了不止十倍

孩子們的純真,大人們的質樸,都真實的展現在觀眾面前,雖然樸實無華,但卻充滿力量,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求 和對已有的珍惜更讓人感動和心酸。

01“繁榮下的蒼涼”

這是一部二十多年前的片子,講述廣西的一個小山村所居住的一群紅瑤人,一群家庭貧困、時刻面臨失學危險的孩子艱難求學的真實事件。

通過這裡的生活,瞭解到這些默默無聞的人是怎樣用自己勤奮的勞動創造著生活,看到了他們熱愛生活、勇敢面對艱辛的情感,也看到了他們樂觀向上的積極態度。

陳曉卿不止會拍美食,早期作品《龍脊》比《舌尖》好了不止十倍

影片以潘能高為主線開始介紹,看完全片記憶深刻的應該就是那句"潘能高,最能幹!"小寨村的孩子會幫助家裡分擔家務,早起做早飯,潘能高放學後還會幫爺爺插秧。

一群十歲左右的孩子,上課時的眼神中透露著滿滿對知識的渴望,回到家又會用小小的肩膀分擔家裡的重擔。會為了學費去淘金,在水邊淘到一個小金子的喜悅,這能付清他的學費也能給家裡分擔開支。

陳曉卿不止會拍美食,早期作品《龍脊》比《舌尖》好了不止十倍

誰會想到,多麼貧困才會連十五塊錢的學費都付不起,人們會感慨,經濟的發展,社會的發展那麼迅速,卻還會有那麼多的地方與世隔絕,與社會脫節。

當我們向世界展示我們的強大,繁榮時,有多少人會看到背後還有那麼多孩子吃不上飯,上不起學?

02“影片結構”

影片沒有刻意煽情的背景音樂,而是用清脆自然的鳥叫聲,伴著清亮的山歌,表現出孩子們生活環境的純真自然,不受汙染和打擾。

陳曉卿不止會拍美食,早期作品《龍脊》比《舌尖》好了不止十倍

四首山歌,歌詞的內容則分別是,莊稼插秧、莊稼遭受暴雨的侵襲、莊稼長高和莊稼成熟。

導演通過時間順序,把小寨村孩子們的成長比做了生長的水稻,唱出了村人們對於今天的感懷和對於明天的期待。最後那句"盼我貴子早日成龍"也唱出了這部紀錄片的最想表達的東西。

陳曉卿不止會拍美食,早期作品《龍脊》比《舌尖》好了不止十倍

導演運用的同期聲、將真實的生活畫面記錄了下來,使我們更加真切的瞭解了他們實實在在的生活,增強了感染力,也更深入人心。

教室裡孩子們在朗讀《憫農》這首詩時,鏡頭切換到潘能高爺爺在田地裡勞動的畫面加上孩子們稚嫩而有力的聲音,提示著我們這裡山區的孩子們更加能懂得"粒粒皆辛苦"的含義,也用行動重視著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更能體現他們對學習的珍惜和渴望。

經濟教育的落後,並未磨滅大山深處孩童對外面世界的渴望,老師的堅守、自己的努力,一切都值得拼搏奮鬥。

陳曉卿不止會拍美食,早期作品《龍脊》比《舌尖》好了不止十倍

通過潘能高的爺爺在紀錄片裡說的話念的詩,導演很容易就找到了灌輸他所要表達訊息的通道。

爺爺說:"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我是沒有文化的人,我也希望子成龍。"

大山裡的孩子,能夠走出大山,用知識改變命運,應該是這裡的人們心裡最期待的事,潘能高爺爺在孩子們考試時在教室外看著,最終還是忍不住走了進去。

他是沒有文化的人,但是他心裡對知識的渴望卻是熱烈的。教室是充滿知識的殿堂,牽引著他走進去,他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文化,有前途,有出路。

陳曉卿不止會拍美食,早期作品《龍脊》比《舌尖》好了不止十倍

光腳跳皮筋

石梅珍失學和小夥伴們跳皮筋時,光腳的特寫讓我們感受到現實對於一個本應該享受家庭的溫暖和學校的教育的孩子的打擊,但她默默接受了這種不公平,以至於她能平靜的趴在窗口,唱出"妹不知,爹孃不送妹讀課"這樣的歌來。

她只能這樣淡然接受命運的安排,或是,她其實是無力反抗。

03“希望工程—孩子們的希望”

貧困地區的教育問題,在中國不僅只有一個龍脊。

陳曉卿不止會拍美食,早期作品《龍脊》比《舌尖》好了不止十倍

教育所牽扯的方方面面,從經濟發展到人民教育意識的提高。不論哪個環節都很重要。

希望工程對於貧困地區來說,的確是有很大的幫助,並且能夠呼籲更多的人來關注這群讀書都成問題的孩子。

當潘能高家得到救助後,家裡亮起了電燈,照亮的屋內,也照亮了這個家的希望,照亮了小寨村孩子們求學的希望,點亮了老人們對孩子們的期待,也象徵著,孩子們漸漸光明起來的未來。

陳曉卿不止會拍美食,早期作品《龍脊》比《舌尖》好了不止十倍

影片的最後說到,"過不了多久,就是龍脊收穫的季節了。"

孩子們抱著希望繼續學習,龍脊遲早有一天會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