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給石油命名的人,還為它寫了首詩


第一個給石油命名的人,還為它寫了首詩

石油是一種粘稠的、深褐色液體,被稱為“工業的血液”。地殼上層部分地區有石油儲存。主要成分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是地質勘探的主要對象之一,石油的成油機理有生物沉積變油和石化油兩種學說,前者較廣為接受,認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屬於生物沉積變油,不可再生;後者認為石油是由地殼內本身的碳生成,與生物無關,可再生。石油主要被用來作為燃油和汽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液、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

但第一個給“石油”命名的人,是我國宋代著名科學家沈括。沈括(1031~1095年),字存中,號夢溪丈人,北宋浙江杭州錢塘縣(今浙江杭州)人,漢族。我國曆史上最卓越的北宋科學家之一,也是政治家。他還是卓越的工程師、出色的外交家。仁宗嘉佑進士,後任翰林學士。一歲時南遷至福建的武夷山、建陽一帶,後隱居於福建的尤溪一帶。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進士。神宗時參與王安石變法運動。熙寧五年(1072年)提舉司天監,次年赴兩浙考察水利、差役。熙寧八年(1075年)出使遼國,駁斥遼的爭地要求。次年任翰林學士,權三司使,整頓陝西鹽政。後知延州(今陝西延安),加強對西夏的防禦。元豐五年(1082年)以宋軍於永樂城之戰中為西夏所敗,連累被貶。晚年在鎮江夢溪園撰寫了《夢溪筆談》。精通天文、數學、物理學、化學、地質學、氣象學、地理學、農學和醫學。

公元1080年,沈括奉旨到延州(今延安一帶)做官。他在其名著《夢溪筆談》中,詳細地記述了他在延州試驗石油的情況。有一天,他在回家的路上,走近泉水邊,看見種很象淳漆的黑色油狀物,從水中向外漫漫滲出,一些人正在用罐子裝。沈括經詢問才知道,大家用罐子裝來準備“點燈”。於是,沈括也裝了一罐子回家。回家立即進行實驗。家人問他,這叫什麼東西?他想了一會兒說:“石油”。他又把燒出的煙炱放在硯臺上,用它作墨,寫下了“石油”2字。那字黑而有光澤,比松煙墨還好。

他極為高興,並且還吟了一首描繪石油的詩:“二郎山下雪紛紛,旋卓穹聲學塞人。化盡素衣冬不老,石煙多似洛陽塵。”這是我國的第一首石油詩。之後,“石油”便逐漸馳名於世界。他還曾指出石油資源豐富,“生於地中無窮,”預言“此物後必大行於世”,這個預見今天已被證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