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叫WILSON的朋友


那個叫WILSON的朋友


很久以前看《肖申克的救贖》,那麼多經典的鏡頭,有兩個印象深刻。一個是安迪被關在單人牢房裡,鼻子下還帶著血跡。單人牢房人不能站立,並且黑暗,據說把人關進單人牢房勝過這獄中任何的嚴酷刑罰;一個是老布吃飯時將食物喂裝在自己兜裡的小烏鴉,這也許就是他在監獄裡難得的快樂。


那個叫WILSON的朋友


那個叫WILSON的朋友

把人囚禁起來失去自由會讓很多人消磨掉自己的意志,最終喪失掉自己的存在感,感覺自己被這個世界所遺忘。孤獨感會排山倒海而來,貫穿全身乃至直接擊中心臟。所以很多人選擇各種方法排遣寂寞,比如養個寵物,老布的小烏鴉、陸游的狸奴,還有《荒島餘生》裡那個叫WILSON的排球,也成為了主人公現代魯濱遜查克的好朋友。《魯濱遜漂流記》裡寫道:

我們一般凡人,不親自經歷更惡劣的環境,就永遠看不到自己原來所處環境的優越性;不落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就不懂得珍惜自己原來享受的一切。流放荒島的魯濱遜,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小說的主人公,一個人生活在荒島四年有餘,作者笛福給安排了一個星期五陪伴他。查克更可憐,只有一個排球,並且最後這個叫WILSON的排球最後被海水沖走,似乎預示著人類就是始終孤獨。


那個叫WILSON的朋友

所以近期的新聞裡出現有人假裝遛狗,也就見怪不怪,再正常不過。有的人這段時間和自己的寵物相依為命,而有一些人,可能是害怕孤獨也害怕被束縛,不想當鏟屎官,不想照顧寵物的一天三餐,鏟屎遛彎的任務,只好養一些看起來不麻煩的動物或者植物,比如什麼冷血的龜、蛇、蜥蜴,給予自己一個情感投射的對象,這樣看來,WILSON這個排球還不錯。

那個叫WILSON的朋友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竭力想躲避的壞事,卻往往是我們獲得拯救的途徑;我們一旦遭到這種惡運,往往會嚇得半死,可是,正由於我們陷入了痛苦,才得以解脫痛苦。

我們脫離了外部的社會關係,魯濱遜是被流放,查克是因為一場飛機失事流落荒島,我們則是被困在自己的房門之內,還有一些人流落他鄉,想歸家也回不得。房門關上,我們就是自己的荒島。可能有人早就習慣,比如瓦登湖畔的梭羅、比如自我沉思的苦修者聖安東尼、比如守在自己房間寫作的伍爾夫、比如默默寫詩的艾米麗狄金森,好多文學名著、宗教書籍、哲學典論都是在特殊的封閉期,作者的自我孤獨中靈魂與思想反而得到了昇華,宗教的道義也隨著這些“一個人”的孤獨中在歷史的長廊中擲地有聲,迴響不斷。

就如同漫步在森林的尼采,度過他人生中最黯淡的冬天,反而在森林的岩石邊找到了精神上的永恆。十八個月後他寫出了《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孤燈之下,放下手機,我們會不會想到那個菩提樹下悟道四十九天後拈花一笑的佛陀,或許我們只是初到荒島的魯濱遜或者是查克,書籍或者電影不僅僅是荒島求生指南,更多時候是一種對未來抱有希望的信念。


那個叫WILSON的朋友

明天太陽還會升起,誰知道潮水會帶來什麼?在孤獨中求生,也能更好體悟到孤獨帶來的內省與真實的自我。孤獨會產生力量,讓你學會生存,食物、水、還有買不到藥必須要保持的健康的體魄、還有對人類的愛。還有要知道回到現實社會,人生的新開始還要繼續。

魯濱遜與查克在荒島上探險求生,我們也在自己的城市裡探險,在深夜的安靜中城市猶如蟄伏的野獸,但只有城市有人的流動才能體現出城市存在的意義。冬日陰鬱的樓頂很快要被樹木的綠蔭掩映,在光怪陸離的社會中我們能傾聽自己的心跳,看著手機的信號與閃爍的屏幕,彷彿也能傾聽到這個城市的心跳,因為我們都困窘在漆黑寒冷的額城市裡抱團取暖,等待曙光的來臨。

那個叫WILSON的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