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自由職業者最爽,但未考慮好4點切勿輕易上船


都說自由職業者最爽,但未考慮好4點切勿輕易上船

作者|蝌普


目錄:

一、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二、疫情之下,自由職業者被推向大眾視野

三、自由自由職業者的弊端不容忽視

四、寫在最後


都說自由職業者最爽,但未考慮好4點切勿輕易上船

一、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我有個哥們叫阿彪,他頭腦靈活,精力旺盛。他有點特長,就是會廣告設計。大學學的也是平面設計。平日裡就在家裡接接私活,不用上下班,輕鬆自由,倒也是快活。他平時也是我們哥幾個羨慕的對象。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這次席捲全球的疫情讓很多行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


阿彪好久沒有接到單子了。以前昨晚的活一時也無法結賬。他手頭一下子就緊張了。原來大手大腳,現在連房租都快交不上了。

我們公司的奇葩事也不少。

因為疫情,老闆不得不採用遠程辦公。有什麼事就開個遠程會議或者視頻會議。


剛開始大家覺得這也挺好,是權宜之計。

可是後來發現,這效率也太低了。


原來同在一個辦公室,大家坐在一起。有什麼事喊一嗓子就有人支應。

電腦或者文件有點什麼問題,可以隨時當面溝通,問題可以迅速解決。

這下用語音、用視頻、用截圖要說好多遍才能彼此明白。廢了不少事。


本以為在家辦公可以睡到自然醒,實際每天叫醒我的都是同事的微信和電話。


都說自由職業者最爽,但未考慮好4點切勿輕易上船

都說自由職業者最爽,但未考慮好4點切勿輕易上船

二、疫情之下,自由職業者被推向大眾視野

自由職業者從未如此讓人又愛又恨。

那麼什麼是自由職業呢?概念還是要搞清的。

《十六大報告輔導讀本》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的自由職業人員,一般是指那些靠個人的知識技能獨立為生的醫生、教師、律師、新聞記者、著作家、藝術家等。


現在,一般所說的自由職業人員,是指那些不與用人單位建立正式勞動關係,又區別於個體、私營企業主,具有一定經濟實力和專業知識技能併為社會提供合法的服務性勞動,從而獲取勞動報酬的勞動者。”


簡單來說,自由職業者具有兩個顯著特徵:一是未與企業或單位簽訂長期的勞動僱傭合同,二是為特定對象提供合法的服務性勞動並獲取報酬。


誠然,現在真的很多人在從事著自由職業。據人民論壇問卷調查中心所做的《2019 自由職業者生存發展報告》顯示:

  • 男性自由職業者佔比66.8%,為女性的兩倍(33.2%)。
  • 年輕人佔絕大多數,26-30歲為自由職業者主力軍(35.8%)
  • 自由職業者受教育程度相對較高,有72.7%的受訪者獲得大專及以上學歷,其中擁有大學本科學歷的受訪者佔43.3%,高學歷是自由職業者一個較為顯著的特徵。
  • 而且一線大城市是自由職業者主要的存在地。

這些說明什麼?


要想做一名自由職業者,還是需要一定的技能和門檻的。並不是得過且過的存在。


其實沒有這次大疫情,很多人對自由職業還是認知模糊的。總認為實力允許、條件允許的情況,都願意做個睡到自然醒、數錢數到手抽筋的人。他們單方面的認為:自由職業意味著時間自由、意味著原理辦公室政治、意味著省去了每日的路上奔波。既可以工作,又可以照顧家人,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都說自由職業者最爽,但未考慮好4點切勿輕易上船

三、自由自由職業者的弊端不容忽視


都說自由職業者最爽,但未考慮好4點切勿輕易上船


1、工作穩定性的風險

既然沒有組織的約束。自由職業者的收入很多來自接單的私活。疫情之下,生活工作的秩序被完全打亂。單子少了,收入自然銳減。

就連大街上跑出租的司機,一天下來也沒有幾個乘客。可是出租車公司的份子錢不能少。亞歷山大啊

2、社保的問題


2月20日,人社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印發了《關於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的通知》,規定自2月起,針對不同類型企業和經營情況,實行免、減、緩三項社會保險費單位繳費部分,實施期限為3個月到6個月不等。政策出臺之時,三部門預計可以減輕企業成本5000億元以上。

這對中小微企業來說是個巨大的利好

可是對於自由職業者來說卻沒有這樣的優惠。而社保一旦斷繳,對個人的影響還是蠻大的。主要影響參保人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按照相關規定,退休時,養老保險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就可以正常領取養老保險金;但養老保險實行“多繳多得”原則,由於社保中斷期間不計入工齡,中斷時間越長、繳費金額越少,最後領取的養老金也越少。


3、心理的問題

人是群居動物。很多工作是需要協同來完成。而且團隊作戰、各司其職,專業分工,是可以秒殺個人的。

舉個小例子。筆者經常看“歡樂喜劇人”和“笑傲江湖”等綜藝又有競技類的節目,就發現這個特點。某些喜劇人出場時給人眼前一亮,如果後面沒有強大團隊的支持,他後面的節目往往是一個套路,缺少新意。而又團隊支持的參演者,如開心麻花的沈騰,他的作品就更加的多樣性,呈現出豐富的、深度的、很有層次的節目。讓觀眾更加的期待。


都說自由職業者最爽,但未考慮好4點切勿輕易上船

人有悲歡離合、約有盈虧。人不能總剛著,總有想偷懶的時候,總有疲憊的時候。

有個團隊的支持,可以走的更遠、更穩。


4、大環境還不太成熟

John Boudreau, Ravin Jesuthasan和David Creelman在所著的 《Lead the Work》 一書中, 提出專業技能的不足和法律方面的模糊界定, 阻礙了自由工作難以走向全球化(John Boudreau, Ravin Jesuthasan,David Creelman,2016)。

也就是說專業技能的認定以及相關法律的保障不夠完善,是造成自由職業者尷尬處境的根本。

很多人自認為職場上摸爬滾打幾年,有了點人脈和經驗就可以獨立門戶,就可以單挑一攤自由職業了。

自由職業者缺乏組織或者單位的背書,很多合同的履行、服務的承包都是不好解決的問題。服務提供的質量低下,拍屁股走人。留下一地雞毛甩給甲方。甲方耽誤了工期,造成的損失很多無法彌補。

再有因為個人抗風險能力低,工資拖欠、維權成本高等問題,也困擾著眾多自由職業者。

儘管疫情期間遠程辦公、服務外包表現出興旺之勢,但並不能成為主流。


都說自由職業者最爽,但未考慮好4點切勿輕易上船

寫在最後

對於那些志在成為自由職業者的人來說,自由職業看似美麗,實則略帶心酸。做自由職業之前必須做好充分的心理、技能和資金的準備。

  • 技能要絕對過硬,最好是技術大拿方可。或者說可以隨時調頭能找到工作的那種。
  • 心理上一定做好獨處的準備。有獨自面對所有問題的打算。
  • 而資金更是抗風險必不可少的。要能夠保證自己生存才能發展。


都說自由職業者最爽,但未考慮好4點切勿輕易上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