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陷阱面面觀

理財陷阱面面觀

隨著銀行存款利率越來越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理財,但也因此很多人掉下了騙子精心佈局的陷阱裡。今天大表姐帶你們認識一些常見的理財陷阱。

1.“以房養老”騙局

“以房養老”其實也是當下比較熱門的話題,所以有不少的騙子,混淆這個概念。騙子以高額回報作為誘惑,讓老人抵押房產借款並把錢給騙子做投資,到期後,可以獲得高額的回報。老人以為和騙子籤的是投資合同,但其實是委託處理房屋合同,很多人到了被趕出家門那一刻才意識到自己受騙了。

2016年4月,北京的一位高阿姨就曾經接觸過“以房養老”的項目。對方宣稱是將房產證抵押做理財,“白拿錢,無風險”。此後,高阿姨被帶到北京市方正公證處簽署了包括《借款合同》,但最終,高阿姨只收到了總計13萬元的利息,之後再無錢進賬。直到2016年10月,高阿姨被要求騰房,還被索要借款和利息。

理財陷阱面面觀

2. 原始股騙局

股權投資是很多投資人的選擇,因為一旦公司上市後,可以獲得巨大的利潤。有些騙子公司就利用投資者的這種心理,聲稱企業已經或將會在區域性股權市場上市,然後向投資人鼓吹原始股的上漲潛力和利潤空間,吸引投資人購買原始股,但當真正買了之後,會發現這些公司不具備上市的資格,上市遙遙無期,有的甚至是傳銷騙局。

在2018年4月份,廣西《法治最前線》欄目曝光了一個“九州沃頓原始股騙局”。

據投資者趙先生透露,對方告訴他,只要交一萬塊錢就能得到公司的消費積分,等公司上市以後,這些消費積分就會轉換成原始股。入門級別是一萬,往後是兩萬、五萬、十萬、二十萬。說是投入越多,積分越高,積分越多,佔有的股份就越大,以後的分紅也越大,比如年度分紅。介紹朋友參股,投資者還能拿到20%的提成。

而2018年8月份,東吳證券發佈公告,公告顯示,新三板掛牌公司九州沃頓(834595)或捲入傳銷案件,公司的7227.01萬元募資賬戶被凍結,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長趙永輝或已“失聯”。

理財陷阱面面觀

3. 現貨交易騙局

因為炒房的成本太高,也有很多人把目光投向了炒現貨。

現貨交易騙局要提防兩種:

一種是非法交易平臺。這種一般是從微信入手,通過加微信好友,在朋友圈曬出現貨交易平臺的交易憑證,坐等“魚”上鉤,等把錢投了進去之後,會發現這個平臺是假的,然後錢就不翼而飛了。

另一種是合法的交易平臺,但因為現貨交易平臺的利潤與現貨交易市場的交投活躍度掛鉤,所以各地方現貨交易中心放寬了會員單位的資質審核,各交易商也通過各種渠道誇大宣傳現貨投資高額回報來吸引用戶開戶入市。

2018年9月,中國裁判文書網公佈了一起位於安徽合肥的鉅額投資詐騙案,安徽祥正公司以炒“瀝青現貨交易”為名義,詐騙被害人投資款。公司以青島鉑利仕商品經營有限公司的名義,誘騙投資人進入南寧大宗商品交易所的交易平臺開戶,然後進行所謂的“瀝青現貨交易”,以收取客戶交易手續費、資金倉儲費以及客戶虧損資金等方式騙取被害人投資款。

理財陷阱面面觀

4. P2P騙局


P2P指的是網絡借貸平臺,P2P網絡借貸平臺分為兩個產品一個是投資理財,一個是貸款,都是在網上實現的。P2P平臺存在著兩種問題:一是投資回報率過高,但實體經濟業績難以維持容易造成平臺資金斷裂;二是現如今的P2P門檻低,市場上的P2P公司良莠不齊。P2P不全是陷阱,但跑路和倒閉的也不少。

提到P2P就不得不提當年的e租寶事件,投資人徐先生說:“我拿10萬塊錢比較的話,在銀行放一年才賺2000多塊錢,放在e租寶那邊話,它承諾的利率是14.6%,放一年就能賺14000多塊錢。”投資人席女士則稱,自己是被e租寶可以靈活支取的特點吸引了:“一般的理財產品不能提前支取,但e租寶提前10天也可以拿出來。”

e租寶就是用虛假的承諾編織了一個陷阱。一年半內非法吸收資金500多億元,涉及投資人約90萬名,e租寶其實就是一個龐氏騙局,通過發佈虛假的高利率借款募集資金,並在前期採用借新貸還舊貸的龐氏騙局模式或短期內募集大量資金後捲款潛逃。

理財陷阱面面觀

理財陷阱的形式有很多很多,但不難發現這些陷阱都是利用了人們對高回報率的追求。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高回報率也就意味著高風險,不僅是投資的高風險,也是上當受騙的高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