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糧?越南俄羅斯等國不出口,中國儲備糧也夠吃

編者按:此次新冠狀病毒來襲可謂禍不單行,在多國疫情處於爆發之期,相關的產糧國尤其是出口糧食國博也進行了一些政策上的限制,比如包括越南,印度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甚至是塞爾維亞,都宣佈了某些農作物的出口限制,其中越南限制出口大米,哈薩克斯坦則限制出口多種糧食,尤其是小麥,塞爾維亞俄羅斯則是限制出口葵花籽油包括大豆,而這也造成了國內相當一部分民眾的恐慌,搶糧大戰甚至已經出現在超市之中,那麼相比來看中國的糧食真的會出現危機嗎?


屯糧?越南俄羅斯等國不出口,中國儲備糧也夠吃


糧食危機,才是大事

事實上,無論是此次疫情所帶來的損失,還是天災人禍等等無法抗拒的因素,最終所造成的結果仍然是有限的。這個有限的意思前提是保住絕大多數人的性命,同時保住了絕大多數的糧食,那麼整個世界的繁榮恢復其實在未來是可期的,也就意味著它始終處於一個緩慢上升的趨勢,並不會因此急轉直下帶來全球性的危機。但一旦糧食出現了問題才是最有可能造成嚴重後果的,這也是為什麼此前非洲蝗災來襲之後,相當一部分國家都感覺到緊張,這其中非洲包括東南亞以及中亞的地區尤為嚴重,當非洲蝗蟲跨越地中海來到中亞一些國家之後,將會給這一片地區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讓本來就並不充足的糧食供應遭受重創。


屯糧?越南俄羅斯等國不出口,中國儲備糧也夠吃


回顧我們幾千年的歷史之中,糧食危機也出現的頗為頻繁,甚至在建國之後三年自然災害所導致的糧食危機,讓老一輩人現在談起來仍然是覺非常惶恐,糧食所帶來的危機要比任何衝擊都更直接,所以保障糧食的安全成為現代政府的首要任務,甚至是絕對必須要完成的任務,比如伊朗在受到美國製裁之後,國內的物價甚至是整個經濟環境都遭到了非常嚴重的衝擊,但伊朗的主食饢是不允許漲價的,很少的錢就可以買到相當之大的饢,完全夠一個人一天的食量,中國也是早早的劃定了18億畝耕地的紅線,這個紅線無論是任何理由都不得衝擊,一步也不能退讓。


屯糧?越南俄羅斯等國不出口,中國儲備糧也夠吃


所以在多國出現疫情封鎖國家之後,糧食的出口也確實成了問題,比如越南禁止出口大米,俄羅斯禁止出口大豆,哈薩克斯坦禁止出口小麥,麵粉,胡蘿蔔、糖和馬鈴薯,連塞爾維亞都禁止出口葵花籽油,最近一段時間又有多個國家加入到了暫停出口的行列,而且從本質上來說,疫情的結束至少要到今年的夏天,也就是6~7月份才會有一個明顯的解封狀況,這更糟糕的情況是直到六七月份國際的疫情還未能完全平穩,那這樣的代價確實比較嚴重,對於那些依靠國際糧食進口的國家來說,這簡直就是一次比新冠狀病毒更大的災難。

中國的糧食夠吃嗎?

作為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糧食安全絕對是戰略級的定位,當然與14億人口對應的還有我們龐大的可耕地面積,2008年中國統計年鑑公佈,我國可耕地面積為18.26億畝,到最近幾年2014年公佈我國2012年的耕地面積為15.978億畝,這與2005年所制定的18億畝耕地紅線確實有了一些差距,但從本質上來說,18億畝耕地的紅線只是追求安全面積,但並不能保證所有的農業用地都能夠種植上糧食,這在最近幾年也是一個頗為頭疼的問題,畢竟糧食的單價包括其收益,相比於工業甚至是輕工業以及服務行業來說都要少太多,農村如今的可耕地幾乎都是由中老年人管理,所以這在未來,確實將會面臨比較嚴峻的一個問題,但在當下來看,這接近16億畝的耕地仍然是能夠滿足國內超過95%的糧食供應。


屯糧?越南俄羅斯等國不出口,中國儲備糧也夠吃


就目前官方的數據來看,印度、泰國,越南、巴基斯坦這4個國家出口的大米佔總量的70%,而越南佔據了14.5%,俄羅斯,美國,歐盟,加拿大,烏克蘭佔據小麥出口總量的72.8%,也就是說印度越南等等禁止出口大米總量短時間內會有一小部分的衝擊,但長期來看並不會造成巨大的影響。對於中國來說,目前小麥產量維持在1.3億噸到1.4億噸,保持了相當多的年頭,同時中國的糧食自給率已經達到了95%,進口的小麥包括水稻量也只佔據很小的比重,唯一受到影響的其實是國內的大豆。相比於美國巴西等等國家來說,國內種植大豆的成本較高,最終造成單價上升會導致整個產業鏈的價格上漲,所以進口大豆成為國內目前進口最多的糧食種類,每年將會進口超過8000萬噸左右。


屯糧?越南俄羅斯等國不出口,中國儲備糧也夠吃


與此同時除了國內糧食年產量能夠供給95%的糧食之外,國內的糧食儲存量其實也完全夠中國居民消費,我們知道最近幾年國家儲備糧一直在去存儲,原因就在於豐收所導致的糧食儲存量驟增,這就會造成一系列的問題,比如推出乙醇汽油或者是飼料等等來去除一些糧食的庫存。中國目前的大米庫存超過了1.1億噸,可以滿足國內人民9個多月的食量,這還不包括一些玉米等等,即便是近日極端天氣的危急,也並不能夠影響中原包括華東華南地區大面積的耕地!

庫存之外,還有其他解決方案嗎?

除了儲備糧之外,國內的糧食種植並沒有受到影響,比如小麥早在去年秋末就已經完成種植,而水稻則是在清明節前後完成播種,此時疫情都已經到了解控的階段,對這兩大主糧的種植均未受到影響,而相當一部分地區由於近日的極端天氣,可能會受到倒春寒的影響,比如冰雹,大雪等等可能會造成減產,但對於整體的糧食種植地區來說沒有太大的影響,對於國內的糧食狀況來說,除非未來2~3個月之內出現罕見的極端的天氣,比如大旱等等,糧食產量基本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所以後續的糧食供應是相對比較充足的。


屯糧?越南俄羅斯等國不出口,中國儲備糧也夠吃


如果一旦出現糧食減產的風險,又遇到國際糧食禁止出口的風波,那麼儲存量將會發揮巨大的作用,就像去年用戰略儲備肉來調控豬肉價格一樣,糧食的價格調控一定是更加強硬同時又嚴厲的,這畢竟是涉及到國內糧食安全的戰略問題,除此之外,國內民眾目前的飲食結構其實已經出現了很大的轉變,從小麥大米逐漸過渡到肉類蛋白質佔據相當一部分比重,加上蔬菜水果等等,其實飲食結構的改變才是糧食需求量最終的改變。


屯糧?越南俄羅斯等國不出口,中國儲備糧也夠吃


當然一旦這解決方案都失控之後,其實還有袁隆平研究的超級水稻可以作為補充,我們知道超級水稻所追求的是極致的產量,而並不注重口感味道,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批評袁隆平所研發的超級水稻口感,味道都更差。可這樣的糧食種類其實恰恰是最能夠首先用來被解決糧食危機的,一旦出現大面積的減產,甚至是國際範圍內的糧食禁運,可以短時間內在水稻種植地區推廣和種植超級水稻,當年的產量相比於普通水稻來說,甚至直接能夠滿足國內的糧食需求,而在糧食危機發生的過程之中,口感已經不是非常重要的。

屯糧大可不必

而目前,由於謠言的四散,甚至是添油加醋的宣傳,導致了國內一部分民眾開始囤積糧食,從更加宏觀的角度來看,糧食對於老一輩人來說,佔據著重中之重的地步,所謂手裡有糧,心裡不慌,而且他們所經歷建國前後的那個年代,尤其是三年自然災害的年代,對於糧食有著無與倫比的敬畏之心,但以目前國內的糧食儲存來說,這樣的做法顯然是大可不必。

國內糧食的儲備連年增高,原因就在於國際的糧價要遠高於國內的糧食,這就造成大量的企業長期從國外進口,而政府為了保持國內的糧食種植以及刺激農民的積極性,一直用高於市場價格來收購糧食,讓國內的儲存量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2015年國家糧食局在相關的報告之中表示目前我國糧食庫存達到新高,各類糧油倉儲企業儲存的糧食數量之大,前所未有儲存在露天和簡易存儲設施中的國家政策,糧食數量之多也前所未有。


屯糧?越南俄羅斯等國不出口,中國儲備糧也夠吃


即便是經過了三四年的去存儲化,國內的儲備量仍然是要遠高於國際的安全標準,按照國際的標準來說,國內的儲備量達到三個月左右,其實就已經能夠抵禦風險。而我們國家的大米儲備量已經超過了9個月達到1.1億噸。

當然主要的糧食結構不會有什麼大的問題,但以大豆玉米等等為主的副糧很有可能會受到比較大的衝擊,比如國內的大豆進口,大多源於美國巴西這兩個市場。目前美國和巴西都遭受這疫情的嚴重影響,在4月到6月這期間大豆很有可能會遭受比較嚴重的衝擊,但6月之後疫情結束,美國大豆包括巴西大豆最大的市場仍然還是中國市場。


屯糧?越南俄羅斯等國不出口,中國儲備糧也夠吃


對於國際糧食形勢而言,今年勢必會遭受諸多衝擊,無論是非洲沙蝗第二輪甚至是6月份第三輪的攻擊,還是冠狀病毒疫情的持續擴散導致產糧國的禁止出口,這都會加劇非洲地區包括中亞地區本來就不富裕的糧食供應。而從此次事件來看,保持18億畝耕地的紅線以及增加糧食儲備完全是有必要的,在這一方面無論投入多大的資金,都是切切實實在保障14億人的生命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