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我的婚姻我做主”,但是父母的意見還是應當考慮

有人說,作為父母,不應當干涉孩子婚姻問題。我認為,這句話並不完全正確。父母在子女婚姻的問題上,應該是這樣。要給出建設性的意見,但是不要用各種方式進行強迫。

從法律層面來說,父母當然沒有權利干涉子女婚姻的權利。這是人人都知道的事情。但是,在社會生活中,不僅有法律,還有更多的方面。例如,倫理、人情、風俗、習慣等等。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幾乎沒有哪一個父母,不干涉子女的婚姻。這是事實。

父母幫助子女尋找配偶,這是父母培育子女成長過程中的一件大事。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有一個很好的歸宿,有幸福的婚姻家庭。當然,個別有其他目的的父母除外。如果我們把這種情況叫做干涉的話,那麼,我們可以從干涉的動機和結果兩個方面來分析。

說到動機。絕大多數父母都有良好的動機,是在為子女好,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干涉的結果如何?這就不好說了。是不是一定有好的效果?達到動機和結果的統一。好心能夠辦好事兒,那是最好。有時候,好心也可能辦壞事兒,耽誤了子女的一生。

從大概率來說,父母出於好心的干涉,一般是有好結果的。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因為父母畢竟年紀長些,社會經驗多些。看人看事兒就相對準確一些,能夠為子女出謀劃策,幫助子女進行挑選。而年輕人往往缺乏社會經驗,或憑一時激情,做出的決定比較草率。這時,父母的干預就很重要。

但是事情往往有兩方面。年長者雖然社會經驗比較多,但思想可能保守。有時對於新生事物接納不了,看不到社會的發展變化,給出的一些意見,未必完全符合現實社會。無法滿足子女的意願,反而耽誤了子女好的婚姻。有些人獨立的選擇,倒是一段好姻緣。

那麼,究竟應該怎麼辦才好?我認為,父母對子女的婚姻,應該給予積極的良好的建議,但不是強行決定。作為子女來說,要認真聽從父母的建議,認真加以考量。最終的決定權,應當放在子女這裡。因為婚姻畢竟是自己的事情,而不是別人的事情。做父母的應當學會放手。

實際上,婚姻的最終結果究竟如何?幸福美滿還是相反?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都是未知的。因為任何事物,任何人,都是在不斷髮展變化的,而不是一成不變的。婚姻的選擇靠自己,婚姻的經營也靠自己。幸福婚姻的享受,不幸福婚姻的後果,都要自己來承擔。

借用一句理論上的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父母的意見,子女的決定,哪個更正確? 都要放在長期的婚姻生活中加以考察。假如真的選擇不正確,只能在婚姻過程中,進行不斷的調整。 不能怨天尤人,更不能怨父母。

雖然說“我的婚姻我做主”,但是父母的意見還是應當考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