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恪如何“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一戰定乾坤,締造前燕偉業?


慕容恪如何“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一戰定乾坤,締造前燕偉業?

公元349年,後趙皇帝石虎去世,由於選擇幼子繼位,引發諸子爭立,內戰十分慘烈,短短几年中,不僅發生了冉閔“殺胡”事件,還有數十萬軍隊、數百萬百姓死於戰亂。在此期間,東晉連續開展5次北伐,分別是褚裒1次,殷浩2次,桓溫2次,都沒有取得明顯成果。反倒是遼東鮮卑慕容氏一戰定乾坤,取得了後趙除關中以外的大部分疆土,建立強大的前燕帝國。慕容氏從慕容廆開始,曾三代向晉室稱臣,在後趙末年的亂局中,慕容氏是怎麼亂中取勝的呢?

後趙內亂火併,精兵強將內耗嚴重。

1.奪嫡血案。早在石虎統治末期,後趙就有了內亂苗頭。石虎是五胡十六國時期最殘暴的君主,一生征伐屠戮無數,可能老天爺都看不下去,石虎晚年十分悽慘,兒子們大多是殘暴逆亂之輩,石虎先是殺了謀逆的太子(長子)石邃,復立(次子)石宣為太子。後來,石宣又因嫉妒,暗殺了石虎最疼愛的四子石韜。石虎知情後又虐殺石宣,並誅殺石宣妻、諸子9人。石虎因此事受了嚴重刺激,一病不起,次年就一命嗚呼。

2.高力叛亂。石虎誅殺太子石宣後,將東宮衛士十餘萬人謫戍涼州,其中有一萬多“高力”勇士不堪此種待遇,怨聲載道,“高力”頭領梁犢利用他們的不滿情緒,帶領“高力”們在雍州造反。他們拿著簡陋的武器,一路破關斬將,席捲而東,從關中一直殺到洛陽,最終石虎的第七個兒子燕王石斌聯合悍將苻洪(前秦開國君主苻健之父)、姚弋仲(後秦開國君主姚萇之父)將“高力”叛亂撲滅。這是羯趙大規模內戰的開始。

3.張豺亂政。石虎自感不久人世,立第十三子石世為儲君,交待由第七子燕王石斌、第九子彭城王石遵、大臣張豺共同輔政。石虎臨終的時候,卻在唸叨石斌,想把玉璽交給他。石世的母親劉氏(前趙皇帝劉曜之女)和張豺擔心石斌將會給儲君的地位帶來威脅,不久便矯詔聯手將石斌誅殺。

慕容恪如何“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一戰定乾坤,締造前燕偉業?

石遵在冉閔支持下進軍鄴都


4.諸石爭權。從石斌被殺開始,後趙開啟了潘多拉盒子。349年5月,彭城王石遵在冉閔等支持下從李城起兵討伐張豺,順利佔領鄴都,夷滅張豺三族,殺小劉太后和小皇帝石世,石遵自立為帝。不久,鎮守薊城的沛王石衝起來奪權討伐石遵。雙方20餘萬大軍鏖戰,石衝軍大敗,3萬多被俘士兵被冉閔坑殺,石衝也被賜死。後來,石虎的第十一子新興王石祗也在襄國起兵,跟冉閔展開拉鋸戰。

慕容恪如何“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一戰定乾坤,締造前燕偉業?

石衝、石祗起兵討伐鄴都

5.冉閔殺胡。冉閔是石虎養子,在武力值方面是與西楚霸王項羽類似的人物。他幫助石遵奪得帝位,石遵卻食言沒有將其立為儲君,為此冉閔極為不滿,先後弒殺石遵、石鑑兩任皇帝,併發布“殺胡令”。短短几天,“胡、羯,無貴賤、男女、少長皆斬之,死者二十餘萬。”冉閔還盡誅石虎的38個孫子。

6.冉閔霸業。350 年正月,冉閔稱帝,建立冉魏。隨即打敗後趙汝陰王石琨及張舉、王朗的7萬討伐軍;新興王石祗派軍10萬攻打鄴城,被冉閔軍斬殺數萬。350年8月,冉閔率20萬大軍與後趙將領張賀度、靳豚等10餘萬聯軍在蒼亭大戰,賀度軍大敗,死者2.8萬人,其餘全部被俘。冉閔總兵力達到30多萬,強盛一時。

“閔戎卒三十餘萬,旌旗、鉦鼓綿亙百餘裡,雖石氏之盛,無以過也。”

如果沒有接下來討伐襄國的戰役,冉閔大概做夢也不會想到他的人生曲線會如此迅速地墜落。

因為這個時候,鮮卑慕容氏出手了。

燕國三代餘烈,乘勢出擊挺進中原。

慕容氏原本是遼東一帶的鮮卑部落,自稱“慕兩儀之道,繼三光之容”,因以慕容為姓。經過慕容廆、慕容皝、慕容儁三代雄主苦心經營,從一個落後的鮮卑部落逐漸發展為雄霸海東的強國,有點像明末的後金。到後趙內亂的時候,鮮卑慕容氏無論從實力上,還是時機上,逐鹿中原的條件已經成熟了。

慕容恪如何“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一戰定乾坤,締造前燕偉業?

三國討伐慕容廆,慕容廆取得全勝,驅逐晉護東夷校尉


其一.燕國厚積薄發,處於實力巔峰。燕國在慕容廆時代,先後在“三國伐廆”、石虎徵遼等戰役中取得全勝,並打敗遼西段氏鮮卑、北方宇文鮮卑和東方的高句麗、扶餘國,完全佔據了遼東、遼西的肥沃土地和人口資源,成為海東第一強國。慕容氏軍隊戰鬥力極為強悍,騎兵全部裝備“甲騎具裝”,慕容皝、慕容恪曾用不到5萬軍隊,擊潰後趙石虎的20萬大軍;慕容翰、慕容垂率5.5萬大軍,輕鬆攻佔高句麗丸都。而在後趙內亂時,慕容氏已經能夠出動20多萬精兵,加上此時慕容儁、慕容恪、慕容垂等兄弟將星雲集,正處於當打之年,慕容燕國的整體實力處於歷史巔峰。

慕容恪如何“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一戰定乾坤,締造前燕偉業?

慕容氏討伐高句麗,攻破丸都洗劫

其二.後趙屏障撤除,南下阻力銳減。石虎在世時,曾準備動員100萬軍隊再次遠征遼東慕容氏,後因迷信沒有出兵。但石虎還是在東北邊境做了大量戰備工作,石虎諸子中最能打的燕王石斌原本掌握重兵,被小劉太后和張豺矯詔殺害;沛王石衝屯重兵鎮守薊城(今北京一帶),擋在慕容氏南下的要道上,後石衝聽說石遵弒殺小皇帝石世,也捲入了奪權戰爭,率10多萬軍隊討伐石遵,結果戰敗身死。石斌、石衝及其軍隊灰飛煙滅,無疑對慕容氏來說是走了狗屎運,讓慕容大軍南下道路暢通無阻。

其三.由於陰差陽錯,把握時機良好。與東晉操之過急的北伐相比,慕容氏一開始卻沒有出兵。因為在石虎349年逝世前,燕主慕容皝剛好於348年逝世,按照禮教“三年之喪”慣例來說,繼位的燕主慕容儁此時出兵有違孝道。與後來崛起的鮮卑拓跋氏不同,鮮卑慕容氏漢化程度很深,慕容儁本人就是儒學大家,曾有著述四十餘篇,因此他循例不主張出兵。而兄弟慕容垂(原名慕容霸)和諸大臣接連上書請求出兵南下,認為:“

石氏大亂,宜以時進取中原。”慕容垂還特地趕到龍城,勸說慕容儁不要錯過這千載良機。慕容儁開始猶豫,後來才下了決心。所謂來的早不如來的巧,慕容儁的拖延反倒是讓他抓到了南下的最佳時機。

這個時機,就是佔據鄴城的冉閔與盤踞襄國的石祗陷入了艱苦的拉鋸戰。

冉魏與慕容燕國第一戰——襄國之圍:冉閔迷信導致的致命失誤。

石祗是石虎第十一個兒子,佔據了曾經是石虎的老根據地襄國(今邢臺市橋東區)並稱帝,後趙舊將紛紛歸附,有了抗衡冉閔的實力。351年正月,冉閔率主力大軍圍攻襄國,石祗自己去除了帝號,分別嚮慕容燕國、石虎舊將姚弋仲等求援。

為了讓慕容儁派兵前來救援,石祗使者還特地謊稱要奉上傳國玉璽。

“遣太尉張舉乞師於燕,許送傳國璽”。

這一招果然有用,到了3月份,各路援軍火速開赴襄國城。

慕容恪如何“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一戰定乾坤,締造前燕偉業?

冉閔的人生轉折點——襄城之戰


很快,冉閔圍城大軍要面對三路來援的強敵

一路來自東北方向的燕國,由燕將悅綰率領的精騎3萬;

一路

來自駐守混橋的羌族領袖姚弋仲,由其子姚襄統領的精兵2.8萬;

一路來自冀州的汝陰王石琨,也有軍數萬。

加上城內的石祗軍,總兵力與冉閔部隊旗鼓相當。

冉閔派將軍胡睦、孫威各率軍一部分別在長蘆抵禦姚襄,在黃丘抵禦石琨,都被援軍打敗,損失慘重。

此時,冉閔軍頓兵堅城之下已經100多天,師老兵疲,士氣和戰鬥力大幅下降,加上敵方援軍四集,將軍們都感覺到了不好的苗頭,都勸冉閔先收縮防守,以待時機。冉閔也準備同意暫時撤軍。

隨軍道士法饒在這個時候卻突然冒出來,以星象有利為名,力勸冉閔留下來迎戰:“太白入昴,當殺胡王,百戰百克,不可失也!

五胡十六國時代的君王大多迷信,冉閔也不例外,聽信了道士的胡說,留下來硬著頭皮跟姚襄、石琨進行會戰。

結果,雙方軍隊激戰正酣的時候,慕容燕軍忽然到達戰場!而且燕軍為了製造聲勢,還特地將騎兵陣型佈置得很鬆散,用樹枝在地上騰起了巨大的塵土,讓冉閔軍以為敵人援軍不計其數,造成心理上的極大恐慌。

這一幕非常像李自成與吳三桂兩軍大戰一片石,突然遭到滿清生力軍的衝擊。更雪上加霜的是,此時石祗軍也從城裡衝出來從背後攻打冉閔,冉魏軍四面受敵,終於扛不住了,總崩潰。

《資治通鑑 晉紀二十一》“襄、琨、綰三面擊之,趙王祗自後衝之,魏兵大敗,閔與十餘騎走還鄴。”

原先投降冉閔部隊的一千多胡人找到了報復冉閔“殺胡”的機會,此時忽然反水,把冉閔的愛子——大單于冉胤及文武百官執送襄國城,石祗把他們都殺害了。此戰冉閔損失了文武百官和將士10多萬人,“於是人物殲矣”。冉閔本人只帶了十幾個騎兵逃回鄴城。

《晉書 石季龍載記》:“降胡慄特康等執大單于胤及左僕射劉琦以降趙,趙王祗殺之。胡睦及司空石璞、尚書令徐機、中書監盧諶等並將士死者凡十餘萬人。”

經過這一仗,冉閔元氣大傷,精銳主力和大將謀臣幾乎損失殆盡,與石祗的力量發生了逆轉。鮮卑慕容氏的援軍看到石祗還有不少部隊,幫完忙就撤回去了,當然也沒有得到所謂的傳國玉璽,本來就是子虛烏有的事兒。

燕軍為什麼在這個時候沒有選擇長驅直入呢?

其主要原因,是慕容氏剛趁虛佔領幽州地區,國土增加了近一倍,需要時間消化;這次派出的只是一支偏師,難以進一步左右戰局;況且,這個時候冉閔和石祗還沒內耗完。

石祗果然選擇了繼續乘勝追擊,派大將劉顯率軍7萬征討鄴城,冉閔匆忙之中組織數千軍隊進行絕地反擊,這次他猶如項羽附體,居然把劉顯打得落花流水,斬首3萬,還窮追不已。劉顯只好苦苦哀求,說回去拿石祗的首級來自效,冉閔於是放了他一馬。

351年4月,劉顯果然弒殺石祗自立,“傳首於鄴”。冉閔得到了暫時的休整。和平的局面沒持續多久,352年1月,站穩腳跟的劉顯又蠢蠢欲動,進攻常山,冉閔率8千兵馬前往救援,這次他繼續戰神附體,打敗並將劉顯殺死,乘勢佔領襄國。汝陰王石琨逃到晉朝,被斬首於建康,東晉終於報了當年被被石勒一戰殘殺36王之仇,顛覆西晉的石勒、石虎子孫至此終於被斬盡殺絕。

冉閔通過長時間的拉鋸戰,在付出極為慘重的代價後,終於消滅了襄國的勁敵,暫時穩定了中原的統治。

然而,更大的災難已經不期而至,由於頻繁戰亂,無法正常從事農業生產,嚴重的饑荒開始蔓延。鄴都已經沒有存糧,冉閔只好帶著不到萬人的軍隊就食於北方的常山、中山一帶。比起鼎盛時期掌握30多萬軍隊,明眼人都能看出,冉閔的勢力已經日薄西山。

就在這個時候,慕容氏終於大規模出擊了

冉魏與慕容燕國第二戰——廉臺之戰:勇者與智者的生死博弈

352 年4月,燕主慕容儁派了最得力的兄弟慕容恪征討冉閔。

冉閔的剩餘部下紛紛勸他,說燕軍來勢兇猛,我軍應該暫避其鋒芒。冉閔聽說這次是慕容恪前來,頓時豪情萬丈,信心倍增。

他說:我正要收復幽州,斬殺燕主慕容儁,如果這次慕容恪都對付不了,天下人會怎麼笑話我?

冉閔的司徒劉茂、特進郎闓看到勸說無望,因對此戰深感絕望,自殺身亡了。這從一個側面折射出冉閔軍已經非常疲弱。

冉閔應戰的決策對不對呢?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

慕容恪如何“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一戰定乾坤,締造前燕偉業?

決定慕容氏和冉魏國運的廉臺之戰

1.冉閔的戰術設計:誘敵深入,伺機殲敵。

作為久經沙場的傑出統帥,冉閔最擔心的是慕容儁傾國而來,那樣他完全沒有任何機會,而這次慕容恪只帶著燕國部分部隊前來,雖然數量依然佔有絕對優勢(推測8-10萬左右),但對冉閔來說,至少還有取勝的可能。這就是後世拿破崙常用的“各個擊破”的戰術。

所以冉閔決定打這一仗。

冉閔對此戰進行了合理的戰術佈置:考慮到燕軍主要為騎兵,而自己部隊主要是步兵,他率軍從聞喜撤退到常山,又繼續撤到廉臺一帶,引誘慕容恪緊緊追擊,廉臺這個地方有河流和樹林,能夠為步兵提供屏障,而騎兵則很難發揮。

這當然是非常高超的戰術設計。

也許有人會問,冉閔為什麼不帶著部隊進入就近的城池打防守戰?

答案很簡單,因為沒有糧食,怎麼守城?所以冉閔基本上無牌可打,只有極少數的戰術選擇。

2.慕容恪的戰術應對: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慕容恪趕到廉臺後,與冉閔先打了10次小規模的接觸戰,每次都是小股騎兵被誘到樹林地帶殲滅。燕軍懾於冉閔的威名,內部開始瀰漫著畏戰情緒。

慕容恪激勵士兵們說:“冉閔不過是匹夫之勇罷了,他的士兵都餓著肚子,疲勞不堪,我們很快能把他擒獲!”將領高開獻策說:“

冉閔既然要把我們引入樹林,我們就想辦法把他引誘到平原上,發揮騎兵優勢。”慕容恪對這一“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策略欣然採納。接下來,燕軍反覆採取誘敵之計,冉閔的主力果然被引誘到了平原,慕容恪讓鐵騎一部堵截了冉閔的後路,這樣冉閔不得不跟燕軍進行最後的會戰。

3. 面對冉閔的困獸之鬥,慕容恪祭出經典戰術。

慕容恪深知冉閔有萬夫不當之勇,根據以往冉閔戰術特點,他得出一個結論,冉閔每次以少勝多,都是通過驍勇絕倫的衝鋒,把敵軍主帥所在的中軍沖垮,導致對手全軍潰散。所以,慕容恪採取了針對性的戰術:

《資治通鑑 晉紀二十一》:恪分軍為三部,謂諸將曰:“閔性輕銳,又自以眾少,必致死於我。我厚集中軍之陳以待之,俟其合戰,卿等從旁擊之,無不克矣。”

這一戰術思想,是通過吸引敵軍的中央突擊,然後張兩翼包抄,把敵軍“包餃子”,這正是當年西方“三大名將之一”迦太基統帥

漢尼拔創造的坎尼戰術”,在與羅馬的坎尼會戰中採取騎兵兩翼包抄的戰術,以少勝多,全殲羅馬7萬精銳。

慕容恪當然無從知曉西方的“坎尼戰術”,他只是作為一名優秀統帥,在長期的戰爭實踐中,早已領悟和活用“坎尼戰術”。

此次會戰中,慕容恪特地讓中軍把大幢升起來,吸引冉閔的注意力,並“以鐵鎖連馬”,用五千鮮卑精銳加強了中軍鋼鐵防線。

冉閔看到了燕軍的中軍大幢,面對慕容恪的優勢部隊進行了山呼海嘯般的衝鋒,他“左操雙刃矛,右執鉤戟,以擊燕兵,斬首三百餘級。”其勇猛絕倫比當年楚霸王項羽有過之而無不及,率領不到一萬的殘軍直衝慕容恪的中軍。燕軍中軍被殺得鬼哭狼嚎,連獻策的高開將軍也被冉閔斬殺!


慕容恪如何“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一戰定乾坤,締造前燕偉業?

冉閔最後一搏——廉臺之戰

此時,慕容恪指揮的兩翼鐵騎乘勢夾擊冉閔的步兵,燕軍全部裝備“甲騎具裝”的鐵騎堪比冷兵器時代的坦克,冉閔血肉步兵根本無法抵禦來自兩側的燕軍鐵騎衝擊,全軍頓時崩潰,被踩死、斬殺數千,冉閔也被圍困好幾重,但他依然驍勇突擊,浴血殺出重圍,向東突圍二十多里,座下歷經百戰的千里馬“朱龍”終於體力不支,忽然倒斃,大批燕軍追騎隨即將冉閔俘獲。

不久,冉閔被解送到燕國故都龍城殺害。

隨後,慕容燕國幾乎不費多少力氣,就略定了後趙大部分故地,佔據了土地最為肥沃富庶的中原地區。

後記:跟東晉的後知後覺相比,慕容氏成功瞞天過海、定鼎中原。

值得一提的是,東晉在這段時間開展的褚裒、殷浩北伐,由於謀略失誤、用人不當、內耗嚴重等原因,大多還沒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就無功而返。而此前慕容氏從西晉開始一直向晉室稱臣,慕容皝、慕容儁兩代燕王也是東晉冊封的,這在一定程度上迷惑了東晉,減少了對慕容氏野心的警惕。

等到慕容氏一旦開掛,在很短的時間內擒殺冉閔、略定中原,東晉上下才如夢初醒,但此時木已成舟,作出有效應對已經來不及了。

公元352年底,慕容儁在百官擁戴下稱帝,正式建立前燕帝國。此時東晉的使者正好前來,估計是想讓他繼續稱臣。結果慕容儁對使者說:“汝還,白汝天子:我承人乏,為中國所推,已為帝矣!

慕容氏終於從一個西晉護東夷校尉都能搞定的偏鄙部落,經過多年的臥薪嚐膽、厚積薄發,一躍成為定鼎中原的強大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