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美債,就不能換成黃金等存在國內嗎?為什麼?

飛花令令花飛


這首先和現行的國際貨幣制度體系有關係。自20世紀70年代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以後,美元就是最主要的國際支付貨幣和國際儲備貨幣。不管你是從事國際貿易還是國際投資,主要的都是使用美元。這決定了你必須持有大量的美元資產。 從黃金的角度來看, 可以持有一部分黃金,但是不可能都持有黃金。原因有二。一是黃金目前並不是國際支付貨幣,你持有黃金還得把它換成美元或者歐元等,才能用於對外支付,二是全世界的黃金儲量是有限的,把全世界的黃金都給了中國,也不一定能滿足中國的需要。所以目前來看, 可以持有一部分黃金,但只能是很小一部分,中國現在的黃金儲備也就是1800多噸吧。


天天向上財經


美債與黃金是不同的投資品,持有美債是有利息收入的哪怕利率很低,持有黃金是沒有利息收入的,反而會有不菲的儲藏費用。

美債是一種無風險投資產品,美國以國家信用作為背書,關鍵是流動性很好,很容易兌現,賣出就能換成美元使用,不會有任何的本金損失。美債買賣實際上就是一種電腦上的資金交割,不存在任何的運輸問題。這一點與黃金不同,

黃金就不同,會有漲跌出現,一旦買進價格低於市場價,就會出現虧損,黃金交割在紐約和倫敦,央行買進黃金都是儲藏在美聯儲地下金庫,要啟動黃金回國頗為不容易,一方面是美聯儲的阻撓,另一方面是路上運輸也是有風險的,即使運回國內,國內也是需要儲藏費用的,運回國內以後,如果需要變現,就需要重新運回國外,這就是不太合算的,

因此作為外匯儲備需要多樣化,既不能全部儲備美元,也不能全部儲備黃金,俄羅斯雖然拋售了大部分美債,但也沒有全部拋售,增持了大量黃金,但外儲也持有人民幣和歐元資產。

我國央行外儲也已經多元化,美元、美債、黃金、歐元和日元都有,目的就是減少風險。

現在美聯儲實施無上限貨幣寬鬆,美元被稀釋,很多人建議拋售美債,增持黃金,心情可以理解,但全部拋售美債,可能還是不現實,增持黃金是可以,但額度還是應該控制的,這涉及到外儲合理配置問題,外人最好不要過多的評價,讓央行來決定自己的行為。



杜坤維


這個問題首先要看下兩個數據,一是中國目前黃金儲備的數據,二是目前中國持有的美債數據。

首先來看下中國目前的黃金儲備,全球官方儲備的黃金總量大概在33000多噸,而中國官方官方儲備的數據大概在1800多噸,其中有600多噸存放在美國,儲備量全球排名第六,前五的國家分別是美國(8133.5噸)、德國(3371.0噸)、意大利、法國和俄羅斯。全球每年新增的官方儲備在600多噸的量級,這是高峰期的數字。

但是中國官方公佈的儲備數字一直是個迷,其真實性國外很多機構表示懷疑,據詹森估計,中國官方儲備應該更接近於4000噸。也就是說中國官方的儲備更有可能是全球排名第二。

第二個數據,我們來看下中國持有的外匯和持有的美債數據。

上圖來自國家外匯管理局,目前最新持有的外匯數據為31067億美元。美債方面,美國國債目前總額將要突破23萬億美元,中國為第一大持有過,總額在1.09萬億,這個數據是2017年來的新低,中國近期也一直在減少持有美債的規模。

所以對比持有的黃金量和外匯以及持有的美債數據,大家很容易能夠看出來,即使中國把每年全球官方新增的黃金儲備全部買回來,資金量也只有百億級別的美元。所以基本上不可能實現,這樣也會帶來全球黃金價格的大幅擾動。

另外美債的流動性還是比較高,國家對於外匯的數據一直謹慎,國內對於外匯的管制仍然很嚴格,就是怕大幅流出。在國內經濟不理想時候外資大幅流出時候,更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基石。


曹魏財師


不現實!

不可能全部賣掉所以美債,因為還沒有賣完,價格跌到極點,讓手裡沒賣完的國債縮水虧損。

黃金始終是商品,價格起伏太大,如果你一窩蜂的全買黃金,勢必炒高黃金價格,被別人賣了個高價,自己當了個冤大頭。另外黃金不像國債每年會有利息收益,所以黃金只能保值不能增值。第三,黃金運輸和儲存成本高,實物交易和自然損耗大。最後,市場沒有那麼多的黃金讓你購買儲存,因為老百姓自己和企業都需要消費和消耗黃金。


融湘偉


這首先和現行的國際貨幣制度體系有關係。自20世紀70年代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以後,美元就是最主要的國際支付貨幣和國際儲備貨幣。不管你是從事國際貿易還是國際投資,主要的都是使用美元。這決定了你必須持有大量的美元資產。 從黃金的角度來看, 可以持有一部分黃金,但是不可能都持有黃金。原因有二。一是黃金目前並不是國際支付貨幣,你持有黃金還得把它換成美元或者歐元等,才能用於對外支付,二是全世界的黃金儲量是有限的,把全世界的黃金都給了中國,也不一定能滿足中國的需要。所以目前來看, 可以持有一部分黃金,但只能是很小一部分,中國現在的黃金儲備也就是1800多噸吧。


無涵財經


美國新冠肺炎疫情急劇惡化,對經濟打擊愈來愈嚴重,美國勞工部昨日公佈,上週申領失業救濟人數由前一週的28.2萬人,「火箭式」飆至328.3萬人,增幅逾10倍,打破歷來紀錄,反映不少企業面對疫情衝擊,決定裁員以減省成本。 美國各行各業在疫情下均無法倖免,餐飲、酒店及航空業全面冰封,在經濟陷入衰退下,市場人士早已預料出現大規模裁員。有經濟學家指出,5月份全國失業率將急升至13%,較2009年大衰退時的10%還要高。

美國2月份失業率僅3.5%,是50年來最低,「但兩週前不可能想像的情況,現在已經成真」,估計美國經濟將面對史上最大收縮,第二季經濟或萎縮30% 。

受到疫情影響,避險資產原本很自然地受到避險資金追捧。不過由於投資者過於擔憂,他們開始拋售手中所有資產,包括避險資產,希望可以快速套現,相信現金為王,相對來說,美元獨強。不過,這樣的狀態在本週又出現變化,市場有重新迴歸正常的跡象,避險資產再次走高。

一般情況,壞消息對於黃金就是好消息。金價在三月初一度突破千七水平。而近期不斷有政府包括美國直升機撒錢,利好黃金。不過面對套現和通縮擔憂,加上美元強勢,黃金也不得不轉跌,一度跌至200日線下方,失守千五水平,已經連續下跌兩週。

金價重拾上行動能

不過本週開始,各國紛紛出臺刺激政策,美聯儲推出無限QE,加上供應端受疫情影響,令原本面對套現壓力的黃金也重新獲得資金追捧。現在已經重拾200﹑100和50日線,升回1,600美元之上,連續上漲三日,料短線仍有上漲空間,再次挑戰千七水平應該不難,但也不會是單邊上漲,會有調整。

後市就看疫情對經濟的真正影響,如果經濟能夠迅速修復,那麼皆大歡喜。如果就此進入衰退,那麼風險資產仍有下行空間,黃金有避險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