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哥聊攝影】深山禪緣仁江寺 梵音裊繞靜心事(下)

    講述:庚哥——攝影:王斌\\聶斌

【庚哥聊攝影】深山禪緣仁江寺  梵音裊繞靜心事(下)
【庚哥聊攝影】深山禪緣仁江寺  梵音裊繞靜心事(下)

(接上期)寺廟佛堂的門半掩著,影友小心翼翼的把鞋脫了,慢慢走進去,儘管光線有暗淡,藉助輔助光線,他們看到佛主釋迦牟尼佛的佛像位於正中間,兩邊分別供奉著眾多菩薩像和藏區的活佛塑像,裡面佈局舒適,乾淨整潔,佛像各個慈眉善目、端莊肅穆,每尊佛像前都供著長明燈。

【庚哥聊攝影】深山禪緣仁江寺  梵音裊繞靜心事(下)

在佛像的正前方,掛了兩幅“唐卡”還有許多紅色、白色、黃色的哈達,繞著佛像環顧一週,氣氛莊重,在慧眼的佛祖面前,他們感到渺小如螻蟻,為生活,為自己而奔波。這些年,慢慢學會了不去計較,不去爭辯,坦然中感到心淡,卻似乎變得溫和。正當他們沉浸在濃濃的藏傳佛教文化的氣氛中時,門外翁衝舅舅對影友說,喇嘛回來了。

【庚哥聊攝影】深山禪緣仁江寺  梵音裊繞靜心事(下)

一位敦厚黝黑的大約30多歲的藏族僧人來到他們面前,面帶慈容,雙手胸前合十,微笑著看著他們,他們立即回敬佛禮,向僧人表明,他們是路過,偶然間看到這座寺廟,便想進來傾聽佛音,聽說他們的來意後,僧人很熱情的帶他們來到佛堂,給他們介紹所供奉的每尊佛菩薩及藏區活佛的銅像,當他們走到一大片藍黑色的牆壁面前,僧人停了下來,告訴他們這是這座寺廟裡的大型壁畫,畫的是文殊菩薩像,巴丁拉姆女神像,畫於清朝年間,文革時期,寺廟受到一定的影響,而廟裡的壁畫卻沒有遭到破壞。

【庚哥聊攝影】深山禪緣仁江寺  梵音裊繞靜心事(下)

由於屋內光線較暗,依然能清晰看到斑駁壁畫的圖像。壁畫環繞在佛堂的兩面牆壁,畫面沒有接縫,整個壁畫的畫面連貫一體,通體彩繪,圖畫布局完整,畫面中佛像造型端莊,手法細膩,色彩飽滿,筆法講究。在壁畫前感受老舊時光的飛逝,珍貴的壁畫,還需更珍惜。

【庚哥聊攝影】深山禪緣仁江寺  梵音裊繞靜心事(下)

僧人介紹到,仁江寺,是木裡與永寧的共同寺,喇嘛大部份由永寧扎美派送,木裡大寺主持教務,寺院的佛事法會活動與其它寺院相同。有完善的管理組織和學經制度。佛、法、僧三寶具足,內有佛像、經書、佛塔的佛身、語、意齊全。

【庚哥聊攝影】深山禪緣仁江寺  梵音裊繞靜心事(下)

文革期間,由於寺廟受到一定程度的損毀,便停止了一切活動,在1991年,應當地廣大信教群眾的要求,木裡縣人民政府決定重修仁江寺,由原木裡大寺的僧人楊扎巴降初帶著三個小徒弟,從木裡大寺回到仁江寺開始修復經堂。歷經4年,在1995年11月完成了全部工程。重塑了宗喀巴三師徒、長壽三尊等佛像。同時,永寧格益西翁秋仁波切賜給了一尊本師釋迦哞尼佛像和燈碗100個等,並給寺院賜名“仁江桑登林”(仁江禪寺之意)。

【庚哥聊攝影】深山禪緣仁江寺  梵音裊繞靜心事(下)

同年12月13日在木裡大寺、永寧扎美寺、左所瓦若寺的協助支持下進行了隆重的開光落成典禮儀式。至此,仁江寺才恢復了中斷30餘年法事活動;寺廟在楊扎巴降初師父和眾弟子的精心呵護下,給這一方眾生帶來無限的法喜。

【庚哥聊攝影】深山禪緣仁江寺  梵音裊繞靜心事(下)

安詳平和的晨鐘暮鼓,禮佛誦經之聲,重又迴盪於寂靜的屋腳山中。在他們面前的這位僧人就是來自永寧的利家咀,僧人很小就到寺廟來了,過兩天,僧人和他的師兄們將前往色達佛學院進修。僧人們有時做完功課後就幫助附近的村民栽樹及做一些農活,深受附近村民的愛戴。

【庚哥聊攝影】深山禪緣仁江寺  梵音裊繞靜心事(下)

整座古寺像一個老人,安靜祥和,在這裡有一種身心寧靜,彷彿融入到自然一樣。日頭西斜,影友的心像還在寺廟一樣的空靈。她知道佛祖無法保佑我們每一個人,只有自己心底澄清,才是拯救自己唯一的辦法。佛祖面前,唯有清澈如荷蓮,才能修來一世的情緣!

【庚哥聊攝影】深山禪緣仁江寺  梵音裊繞靜心事(下)
【庚哥聊攝影】深山禪緣仁江寺  梵音裊繞靜心事(下)

注:本期發佈的攝影圖片由王斌、聶斌二位老師提供,僅供大家交流學習,嚴禁下載用於商業或其它用途,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謝謝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