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指環》——《聖經》說:別驚動我愛的人 等他自己情願

1、純愛是個幌子,只是離別太多所以不忍離別

賈寶玉說,女子便是水做的, 曹先生更是通過丫頭春燕之口說出了賈寶玉對女性的三等看待,第一等是沒結婚的,第二等是結了婚的,第三等是結婚很久的。這是三種女子在人世間的分別:童真爛漫,與人相見如春風撲面惹人歡喜的;內斂穩重,知羞恥知進退目露寒霜的;死氣多過人氣,市井味蓋過人情味的。

我這裡也尚且把讀過的愛情故事分成三類:第一種是初心懵懂時讀來如煙火漫天的乾淨,人人大多行事爽利灑脫,結局自然的熱鬧完美;第二種常借外物為依託,其實算不做愛得擰巴,只是大多事業、權勢、家庭壓住了愛情發芽,可能只是好好活著就很辛苦了;第三種大多虐情,你會揪心,會難過,唯獨難以釋懷,彷彿之於他們,感情只是輔助,只是作料,是需要,並不是必須。

第一類的書,我享受的是欣喜,明明什麼都沒有做,又偏偏那麼喜歡;第二類,我想起的是一個成全, 愛你時你我開心,不愛你時,我就去愛別人 ;第三類,我得知這是種孤獨,有些人就是很奇怪,不愛你還不放過你。

聽聞愛情,十有九悲,這本《藍指環》應該就佔了那少數的喜 。這也是我後來愛言情的日子越久,越想從匪大、辛夷塢他們逃向痞子蔡的原因。明明自己的日子都已經變成被獵人追著往前逃命的犀牛,誰還不願意多看一些林中麋鹿的歡脫。他們通常把這種叫做人艱不拆症候群。

《藍指環》——《聖經》說:別驚動我愛的人 等他自己情願


2、從凌雲看向我自己

主角最愛“邂逅”這個詞,彷彿多年來浸淫言情橋段的美好全都歸功於這個詞所體現的“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以我的念頭來理解這個詞,就該是幻化成那麼一種心情:

我承認偶爾時候是會覺得孤獨,想找個人陪啦;我承認是幻想過能有一個特殊的女孩子以一種不那麼普通的方式闖進我的生活裡;我承認是挺希望有個人陪著聊聊天,壓壓馬路。但並不代表此時此刻,我僅僅只是希望有個異性站在我身邊美其名曰陪我,我希望那個人是我喜歡的類型,更希望那個人是你啦。

艾米挺適合寫這些雞毛蒜皮裡的純情時分,倒不是說她矯情不起來,或者說心腸太軟捨不得看筆下人物遭罪。只是想到艾米,就想到《山楂樹之戀》,想到那一幕白衣布衫站在青青樹下的畫面,靜態美感堪比摳圖到偏執的新海誠,我就很容易選擇性遺忘掉老三埋在樹下那一刻被賺取的眼淚,因為純粹得喜歡一個人太不容易?還是因為直來直去的感情更適合對照現實?或許都有。

她應該算作我見過最臭屁又可愛的大齡作者了,當別的同齡類型大咖在想著如何另闢蹊徑的轉型,或者把感情戲謀劃得更加詭譎離奇的時候,艾米越加能夠在一片彎彎繞的人生中寫出一段平凡人水到渠成的乾淨愛情故事,主角凌雲——母胎solo裡的乖乖女學霸——最愛做的事就是讀艾米的小說去想象自己的愛情,冒著傻氣的姑娘用一種截然不同的視角為大家展現著雖未曾戀愛,但內心早已春風十里的模樣。

凌雲在自己小腦瓜裡創造的世界不斷與現實交匯,一邊是穿插著小說情節的浪漫想象,一邊是柴米油鹽的工作和生活。“騎驢找馬”的現男友、花心蘿蔔的中年老闆、疑似同志的白馬王子,原本平平無奇的畢業-工作-扯證,逐漸向一個意料不到的結果開去。

順理成章的,當初被《第一次親密接觸》裡那一句:“ 如果把整個浴缸的水倒出,也澆不熄我對你愛情的火。整個浴缸的水全部倒得出嗎?……可以。所以。是的。我愛你……”催熟的小心臟,逐漸被凌雲確信起來的愛情觀所征服——

騎驢找馬是不對的,雖然我們一直覺得現在的感情就是如此,先找到合適的,再去換更合適的,每個人都認為“務實”是愛情裡最基礎也最有用的品質。但我依舊希望我自己可以不為了所謂“找個條件合適的人結婚吧,總比單著好”的封建理由,就隨隨便便和某某在一起了,我當然是希望,兩個人可以驕傲得、不摻雜其他理由得幸福下去。

海明威曾經說過:“這個世界是美好的,值得為她奮鬥。”前半句我贊同,後半句更信奉。被凌雲深愛著的“藍指環”大叔,從已婚人士成為gay,再成為糖尿病患者,足可謂一波三折,而她本人也從當初的屈從於生活,轉變為相信愛情。世界不會因為哪一對情人的分離而停止運轉,但它真的會因為某一對真愛的誕生而變得璀璨。

《藍指環》——《聖經》說:別驚動我愛的人 等他自己情願


3、相信愛情依舊簡單

你能想象在山谷外白雪皚皚,而你在谷中的一小池溫泉裡,在漫天櫻花落雨下,舒舒服服的泡澡的感覺麼。 好吧,你是想象不到的 嗯,我也想象不到。但我覺得那應該是和戀愛一樣的滋味吧。

母胎solo並不是一個可怕的字眼,至少愛情裡的勝負輸贏,遠不能用戀愛過多少次來評定。而能否幸福如一,也與戀愛經驗的多寡毫無干係。無論是戈亮所謂看破愛情的本質不就是暫且找個條件最好的一起生活,還是花叢老手,認為可以讓所有女人都會為了自己的溫柔打架的裴總,亦或者手段相貌皆可彷彿吃定了對手的白雲,即使履歷高人一等,愛情世界也依舊順遂,可始終讓人覺得不那麼舒心。

歸根結底,是有些人把愛情當做幸福的工具來標價衡量,恨不得精確到小數點,而另一些人,更希望幸福是愛情的前提,不然何必相親。

凌雲是後一類人,所以在她所有的童話夢破碎後,選擇快刀斬了亂麻,“藍指環”先生是後一類人,所以在明白自己並不完美之後寧願用已婚和gay來拒絕一切形式的曖昧。

我想我們也更希望自己是後一類人吧,雖然更辛苦一點沒錯,雖然是要忍受更長久的孤獨也沒錯,可愛情本就不是非有不可,那麼既然想要了,為何不能是最好的呢。

《藍指環》——《聖經》說:別驚動我愛的人 等他自己情願

人人都喜歡《當你老了》那首詩,人人都覺得《情人》裡所寫:“我覺得你現在備受摧殘的面容更美。”是幸福的最佳答案。曾希邦老爺子在老伴最後的日子裡這樣說著:“老伴躺在躺椅上,一動也不動。 她似乎在享受她的老。她滿頭白髮,但毫無光澤。稀疏的眉.毛還在,卻無復當年柳眉倒豎的嬌嗔之氣。她眼簾下垂,遮掩了心靈之窗。她緊閉著嘴唇,嘴唇蒼白,沒有一點血色。她的骨節變形的雙手,她的臃腫的身軀, 那是歲月痕跡。從這些醜態中,我看到美。我看到她的善良與無私。”

我知道你不完美,我明知道你不是最好的那一個,可我依舊喜歡,依舊愛看這樣的你,百看不厭,如沐春風,假使愛情都能夠迴歸如此簡單純粹,那我們該有多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