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分析工具說話的波士頓(三)

用分析工具說話的波士頓(三)

布魯斯·亨德森在創立波士頓諮詢公司時,曾預想過公司有一天可能會改變整個世界。

“我們曾改變整個美國商業界,而未來我們還可以改變整個世界。”

——布魯斯·亨德森

波士頓諮詢顧問通過客戶合作、戰略協調以及對獨特組織動態發展的認知,一直以來都在引導行業領導者去認識和適應不斷髮展變化的世界,幫助他們充分利用各種新興機會,去把握行業內的競爭優勢。

在20世紀90年代初,波士頓諮詢顧問喬治·斯托克(George Stalk)和托馬斯·豪特(Thomas Hout) 提出“時間是商業競爭的秘密武器”,今日小麥想要帶領著大家探討的,便是時基競爭概念。

用分析工具說話的波士頓(三)

​時基競爭(Time—Based Competition),又稱為基於時間的競爭,是指產品被生產出來,運到市場,並提供給顧客的速度競爭,是時間管理能力的一種體現。

雖然新的製造方法JIT、柔性製造系統、計算機輔助製造等大大提高了企業生產效率,但是進一步提高企業時基競爭力必須加強組織信息流,提高如倉儲、運送等物流活動的速度,減少交貨、發送時間和響應時間,物流成為獲得時基競爭優勢的關鍵。

儘管其內在思想邏輯在很多年前被企業所接受,但時基競爭的概念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才真正開始流行起來。這多半要歸功於波士頓諮詢集團。時基競爭的主要支持者是兩位波士頓諮詢公司的諮詢顧問,喬治·斯托克(George Stalk)和托馬斯·豪特(Thomas Hout)。

1988年,George Stalk在一篇短文《Perspectives》中首次提出了時基競爭的概念,並在1990年出版了後續著作《競爭反對》。20世紀90年代初,喬治·斯托克和托馬斯·豪特在《與時間競爭》一書中號召企業在每一道工序和每一個階段都要儘量壓縮時間。斯托克和豪特寫道:“時間是商業競爭的秘密武器,因為由反應時間導致的優勢將帶動其他各種競爭優勢。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低的成本創造最大的價值是企業成功的最新模式。”

用分析工具說話的波士頓(三)

時基競爭證明了時間管理的力量,以及公司如何利用它來獲得競爭優勢。對於在響應和適應市場變化以及其他可能情況和障礙時,充分利用時間的公司它們將獲得適應性優勢。但是時基競爭不僅僅是將時間視為關鍵資源,還應將時間作為策略的基礎。

時基競爭的適應性優勢可以在公司價值鏈的所有方面獲得。要成為時基競爭中的強手,公司必須在三個關鍵領域進行組織和結構上的變革:

  • 製造業:公司使用即時生產和靈活的工廠,從而減少了在更短的時間內生產更多商品所需要的員工數量,降低成本。通過減少或消除時間的延遲,使它產生了一種基於時間的競爭優勢。
  • 銷售和分銷:下一步是優化銷售和分銷渠道,以防止精煉製造過程損失任何基於時間的收益。舉一個例子:一家公司僅運送所銷售的產品,這就意味著更少的存儲需求和更少的員工,因為沒有庫存的困擾。
  • 創新與產品開發:在創新週期方面,公司必須比競爭對手更快地推出新產品。當一家公司減少其新產品開發和推出週期時,它們將立即使產品推向市場,從而助於改變行業中的力量平衡與迫使競爭對手做出反應,這是一個立竿見影的優勢。

小麥從中獲得的啟示:企業可以減少甚至消除這三個方面的多餘時間,方可使企業的各項生產成本有所降低,以提高產品的質量並加強與客戶的緊密聯繫,從而在行業中獲得基於時間競爭的優勢。

30多年後,這個概念仍然是業務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且與當今的變化速度息息相關。通過從時間的角度檢查企業自身的流程和組織,企業可以發現並使用新的模式去運營,滿足客戶需求,從而贏得業界的競爭,使企業得到發展和振興。

波士頓諮詢公司憑藉自身敏銳的洞察以及將洞察轉化為行動的能力,已成功推動眾多組織機構實現實質性的轉變,實現了布魯斯·亨德森的願景。不僅轉變了全球商業模式,也從根本上改變了諮詢行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