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壺8個小常識,記住5個就不會受騙,全部記住你也算半個專家

玩壺8個小常識,記住5個就不會受騙,全部記住你也算半個專家

私信我,教你養出一把好壺!

剛入門的壺友對紫砂這塊的瞭解還是一片迷茫,經常會很好奇提出一些問題,下面就為大家做個總結羅列:

1、何為焐灰?


紫砂泥主要的著色元素是鐵,比如紫泥和朱泥,燒成後成紫色或紅色。焐灰的作用則是將紫紅色變成黑色。焐灰的原理就是泥料中主要的著色元素,氧化鐵在缺氧的環境中和木炭粉發生反應, 被還原成了氧化亞鐵,所以焐灰沒有任何有害化料的加入,只是鐵元素改變了存在的形式而引起了顏色變化。



玩壺8個小常識,記住5個就不會受騙,全部記住你也算半個專家

▲ 焐灰 西施乳

2、紫砂壺身上的小黑點、小白點是瑕疵嗎?


【小黑點】——鐵質

原礦純正的泥料在燒到一定溫度時,大多會出現鐵黑、鐵熔現象,出現鐵黑的紫砂泥比較普遍,一般泥料品質不會很差。鐵黑是指在壺表皮下因高溫融化但還沒有析出的鐵質。鐵熔是指已經熔化並分析出表面的結晶鐵。

玩壺8個小常識,記住5個就不會受騙,全部記住你也算半個專家

▲ 段泥 扁笑櫻壺

【白色星點】——雲母

雲母是一種混合物,屬鋁硅酸鹽礦物,它屬於層狀結構硅酸鹽,是兩層硅氧四面體夾著一層鋁氧八面體構成的複式硅氧層。由於雲母硬度不高,當達到雲母熔融溫度時,它可與其它礦料相溶,增強泥坯之間聯結。


雲母在1050度結構破壞,但不會揮發,所含物質汽化溫度要高的多。宜興紫砂的最佳燒成溫度在1100度-1280度之間(根據泥料的不同),雲母完全汽化揮發的溫度遠在1280度之上。所以在壺表殘存雲母是正常現象。

玩壺8個小常識,記住5個就不會受騙,全部記住你也算半個專家

▲ 紅皮龍 圓融壺

“小星點”、“小黑點”這些不是“瑕疵”,擁有這些反而說明其泥料優質,是純正的紫砂泥料。

3、紫砂壺的工藝體系是什麼?


自明代至今,紫砂壺的發展歷史傳承有序,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工藝體系,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材料體系:

明代,時大彬等制壺大家已經懂得處理紫砂泥的獨特方法,採集泥料、篩選、練泥,每一步都非常精細,對各種紫砂泥土的調配、燒成溫度及各種細微變化和呈色都有完整系統的總結,為後人提供了科學的制壺經驗。

玩壺8個小常識,記住5個就不會受騙,全部記住你也算半個專家

製作體系:

紫砂壺誕生於粗陶之中,運用獨特的拍打成形和鑲接成型的方法制作而成。大約在明代中晚期,製作紫砂壺的工具已經十分完備,與現代工具基本一樣,同時完善了手工藝中的拍打、拋光以及啄壺嘴、把等工藝。

玩壺8個小常識,記住5個就不會受騙,全部記住你也算半個專家

燒成體系:

紫砂壺最早是與粗陶混燒,後來為了不沾雜質,發明了採用匣缽裝燒之法。現在對於紫砂壺的燒製,完全能夠掌握窯內溫度的高低,以及窯內燒成氣氛的控制。因此各種紫砂泥質的茶壺在燒成後均能呈現出有最佳狀態。

玩壺8個小常識,記住5個就不會受騙,全部記住你也算半個專家

4、清末最重要的紫砂藝人是誰?


黃玉麟,蜀山人,13歲時師從邵湘甫學習製陶,壺藝高超,善於製作掇球壺、供春壺、魚化龍壺等。他是清末最重要的紫砂藝人,被譽為直追明末大家的紫砂藝人。


《宜興縣誌》載,其所制之壺,“瑩潔圓湛,精巧而不失古意。又喜製假山,得畫家皴法,重巒疊嶂秒若天成。大富收藏,玉麟得觀彝鼎及古陶器,藝日進,名亦益高,晚年,每制一壺必精心構思,積日月而成。”


他在制壺的藝術生涯中,吸收了傳統青銅藝術和古陶器藝術的營養,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紫砂方鬥壺。



玩壺8個小常識,記住5個就不會受騙,全部記住你也算半個專家

▲清 黃玉麟制 魚化龍壺

5、“壺家妙手”之三大為何人?

“壺家妙手”之三大是指時大彬、李仲芳、徐有泉。李仲芳、徐有泉為時大彬的弟子。


李仲芳:

李仲芳是制壺高手李茂林的兒子,他尤其喜歡文巧豔麗的風格,雖然師從時大彬,但因為性格所致,最終還是以文巧成名。這也說明了紫砂藝人個人性格對紫砂藝術的影響。

玩壺8個小常識,記住5個就不會受騙,全部記住你也算半個專家

▲ 時大彬制 圈扭壺

徐有泉:

徐有泉是時大彬發現的奇才,極富製作紫砂壺的天賦,又開創精神,制壺很精細。他並非出自製陶世家,小時候喜歡玩泥塑。時大彬見到他捏塑的牛活靈活現的,就決定收他為徒,認為他將來肯定能青出於藍勝於藍。徐有泉有超出一般人的敏感細膩,並沒有完全按照時大彬老師的風格去創作。

他在製作紫砂壺時,強調泥色和創作新式樣,調配出海棠紅、硃砂紫、閃色、梨皮、沉香、冷金光等泥色,製作了各色仿古器,光貨中見塑性,個性特點十分明顯。

玩壺8個小常識,記住5個就不會受騙,全部記住你也算半個專家

▲ 時大彬制 紫砂醴泉壺

6、什麼是新壺作舊?


在宜興紫砂壺收藏界,很多人喜歡收藏老壺、舊壺,作假者就看中了收藏者們的這種心理,將新紫砂壺作舊後冒充舊壺、老壺出售,從中牟取暴利。新壺作舊是指將新的紫砂壺經過處理,使之看起來像舊壺一樣,然後賣出“老壺”的價格。無論是哪一種將新壺做舊的方法,只要用心鑑別,都能識破。

燒煮法:

新壺作舊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使用最多的是燒煮法,即將新壺放進濃紅茶湯中燒煮,經過一定時間後取出來晾乾,然後再煮,如此反覆幾次,就會將新壺上的光澤除掉,壺的表面變得灰澀默然,看上去像出土的老壺一樣。

玩壺8個小常識,記住5個就不會受騙,全部記住你也算半個專家

▲ 做舊壺

埋新壺:

這種作舊方法是將新壺直接埋到地下,使新壺自然褪去表面的光澤。

擦拭鞋油:

除上述做法之外,作假者還不斷“發明”出來新方法。比如現在流行在新壺上擦拭相同顏色的鞋油,掩蓋新壺的光澤。


7、“門道壺”是指什麼?


一件製作好的宜興紫砂壺,要經歷紫砂行業內各種規則的考驗,外行人很難分辨清楚。門道壺有如下幾種:


店號壺:

清末至民國時期,宜興的製陶業開始繁榮起來,各地的紫砂壺商人紛紛在江蘇、山東、安徽等地開設紫砂壺專營店,故出現了店號壺。曾經繁盛一時的店號壺主要有吳德盛、陳鼎和陶器廠等。

玩壺8個小常識,記住5個就不會受騙,全部記住你也算半個專家

名家仿製品:

紫砂名家模仿的傳世器作品被稱為名家仿製品。雖然是名家仿製品,但由於仿者本人水平很高,有些作品的水平甚至還超過原作,所以一般不被視為偽品。


8、紫砂壺段泥吐黑原因

“段泥吐黑”主要是指質地疏鬆“段泥”壺泡養以後表面因為吸附黑色素。一般質地堅密的泥料,做功到位,燒結度合適。就不會出現此類問題。

玩壺8個小常識,記住5個就不會受騙,全部記住你也算半個專家

吐黑

造成段泥吐黑主要原因是,燒結度不夠;形成因素主要是選礦不好泥料緻密度差,結構疏鬆等原因。

玩壺8個小常識,記住5個就不會受騙,全部記住你也算半個專家

私信我,教你養出一把好壺!

【更多紫砂相關知識可以私信我獲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