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百年銀行破產,全球股市劇烈震盪!A股投資者真沒必要操心?

美國百年銀行破產,全球股市劇烈震盪!A股投資者真沒必要操心?

突如其來的疫情來襲,延續至今,已經導致越來越多的地區受到了影響,全球確診人數進一步攀升。另一方面,因病毒具有傳染性,對尚未採取嚴格隔離的地區已經產生了較大的衝擊影響,但在隔離防護的背後,卻引發了不少地區的停工停產,經濟自然受到了不少的影響。作為經濟晴雨表的股票市場,同樣出現了劇烈波動的表現,就目前看來,人們正重新評估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影響。

在疫情持續擴散的過程中,即使歐美不少地區尚未步入最終的高峰期,但對當地經濟的衝擊影響已經明顯加劇。值得一提的是,近日,美國第一州立銀行宣佈破產,作為美國的百年銀行,也成為了疫情以來的首家破產銀行。

美國百年銀行的破產,難免引發了全球的震動。但是,從理性的角度分析,美國本土擁有大量的銀行機構,與數千家的銀行機構相比,一家銀行破產的數量尚不具有標誌性的影響。與此同時,雖說屬於百年銀行,但與美國銀行、富國銀行、花旗銀行等巨頭銀行相比,它的影響力並不算很大。或許,在充分市場化的環境下,中小銀行機構的破產倒閉也可能成為當地的常態化現象。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這家百年銀行不幸倒在了疫情期間,但仍然擁有一套處置的方案,且儲戶可以得到當地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的保險保障。由此一來,對第一州銀行破產的消息,似乎被市場無限放大了影響,且這一破產銀行破產的問題,根源並非來自於疫情的衝擊,而更多來自於長期的財務問題。

由此可見,對這一消息的市場影響,恰恰印證了下跌趨勢中利空被無限放大的現象,而利好則會被市場無限縮小。

自疫情擴散以來,全球股市基本上處於劇烈震盪的過程中,且從股市波動率分析,過去近十年的時間,美股的日內波動率甚少出現2%以上的震盪幅度,但如今日內波動率超過5%的現象卻為數不少。由此一來,經歷了此前全球市場流動性擠兌的風波之後,目前全球市場的擔憂情緒仍未得到實質性的消除,這從全球股市劇烈波動的表現中可以看出。退一步思考,假如未來歐美股市的日內波動率回落至2%以內的水平,且逐漸迴歸常態化的現象,那麼屆時歐美股市才可以確定階段性的穩定走勢。

時至目前,全球疫情尚未完全穩定,一方面是歐美地區的疫情仍處於加速擴散階段,不少地區尚未確認高峰值階段;另一方面則是全球疫情的發展形勢依然嚴峻,無症狀感染的病例仍然是潛在的風險,現階段內還是不可以掉以輕心。由此可見,在全球疫情尚未從真正意義上得到穩定的背景下,全球金融市場的高波動率現象仍可能會延續。

對A股投資者來說,在全球金融市場延續高波動率的背景下,即使A股市場已經處於歷史估值底部區域,但仍然要做好延長調整週期的準備。但是,從某種程度上分析,正因為A股市場的估值水平已經處於歷史估值底部狀態,且國內疫情已經處於逐漸穩定的階段,意味著A股市場向下調整的空間將會比較有限,未來更可能通過時間換空間的方式來完成這一輪的調整行情。

但是,面對美國百年銀行的破產現象,確實被市場無限放大了消息的影響。即使放在美國本土市場,中小銀行破產已經成為充分市場化下的常態化現象,只是當前遇到了疫情擴散風波而被無限放大了消息的影響力。

值得一提的是,相對於美國的銀行金融機構,國內銀行的風險防禦能力更強,在外部市場劇烈波動的背景下,依然具備足夠的抗跌與抗風險能力。究其原因,一方面體現在國內存款準備金率較為充足,即使今年以來已經接連下調了存款準備金率,但與不少海外市場相比,國內存款準備金率仍存在一定的下調空間,政策調控的靈活性更強,且國內央行的工具箱更顯豐富,這將會從一定程度上提升國內金融機構的風險抵禦能力;另一方面則體現在國內銀行尤其是優質上市銀行的不良貸款撥備率比較高,且不良貸款率基本上長期處於風險可控的狀態,自身的風險防禦能力較強,加上特殊的市場環境,足以起到有效的抗跌與抗風險作用。

由此可見,在全球市場劇烈波動的背景下,以銀行股為代表的權重股起到了護盤穩定市場的作用,結合A股市場自身的估值優勢,實際上對A股投資者來說,確實不必操心。即使是悲觀的預期,也更可能採取以時間換空間的形式來應對海外市場的劇烈波動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