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囚發配千里,為何官差還爭著去押送?專家:人性醜惡的一面

前幾天為大家介紹了古代刑罰中的“墨刑”,雖然是奴隸制五刑中最輕的刑罰,但在封建的社會里,也讓女囚犯難以忍受。那麼在古代五花八門的刑罰中,還有一種特殊的懲罰,那就是發配流放。

古代女囚發配千里,為何官差還爭著去押送?專家:人性醜惡的一面

發配流放,也就是讓囚犯去到邊疆地區,比較寒苦的地方充軍。在宋代的時候,將囚犯臉上刺了字後,就會發配到邊疆去做苦力。《明史》中也有發配流放的記載,這些囚犯要終生在被髮配的點地方,做一輩子的苦力,直到死去也不可以離開。

我們都知道,古代的封建社會里,女子的地位不如男子,平日裡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還要遵從三從四德,那麼在什麼情況下,這些女子會被髮配到邊疆?

古代女囚發配千里,為何官差還爭著去押送?專家:人性醜惡的一面

史書中有兩種情況:一是家中有在朝廷任職的,這些人如果得罪了皇上,觸犯了規定,或者貪汙等行為被查出,那麼就會被抄家,不過不是滔天的罪行,犯了法的囚犯的家人,就不會被砍頭,大多是發配邊疆。

二是,不遵從三從四德的女子,比如做了苟且之事,不守婦道之事,與別人私通,丟了自己的貞潔,也會被懲罰,臉上刻字後,再發配去邊疆。

古代女囚發配千里,為何官差還爭著去押送?專家:人性醜惡的一面

雖說發配邊疆不是砍頭之最,但路程遙遠,再加上去的地方是寒苦地區,終身不得再回來,做一輩子的苦力的,所以這對犯人從精神到身體上都是一種殘酷的折磨。

很多人在往邊疆去服刑的路上,身體就已經吃不消,畢竟不是去遊玩,在去的路上會,雖說有人押送過去,但始終不會將犯人照顧好,犯了罪的人是不會有人關心你的死活,除了自己的家人。

古代女囚發配千里,為何官差還爭著去押送?專家:人性醜惡的一面

就算經過遙遠的路程,到達了邊疆地區,也會讓犯人稍作休整再幹活,等待著他們的是又累又苦的體力活,在服勞役的地方穿不暖,吃不飽,睡不好。

既然有犯人發配邊疆地區,總不能自己去吧,肯定會有官差押送的。但這種吃不討好的工作,極少的官差願意去擔任,你想想,一走就是幾個月,而且路途遙遠,吃苦是一回事,要是路上遇到了土匪啥的,連自己的性命都要搭進去了。

古代女囚發配千里,為何官差還爭著去押送?專家:人性醜惡的一面

不過呢,要是囚犯是女子,不是男子的話,還是有官差願意去的。難道古代女囚發配千里,與男囚發配千里不相同嗎?為何官差還爭著去押送?

關於這些歷史上的疑問,歷史專家也給出了合理的回答。一般呢,押送犯人去邊疆地區的,都是一些身份低微的官差,他們是衙門中收入最少的人。

古代女囚發配千里,為何官差還爭著去押送?專家:人性醜惡的一面

當犯人再被押送過去之前,其家人或者友人都會想辦法打點好押送的官差,多少給點盤纏,讓官差們在押送的路上多少照顧些犯人。

但是這一去,便是偏遠的地方,很多官差擅作主張,反正不受約束了,將這些收來的盤纏錢佔為己有,才不會管犯人的死活,有時候還會將怨氣發到犯人的身上。

古代女囚發配千里,為何官差還爭著去押送?專家:人性醜惡的一面

比如《水滸傳》中,林沖被設計到圈套之中,以行刺的罪名發配到滄州,在北宋時期,滄州可不是什麼好地方,那個地方極其荒蕪,而且打仗的前沿之地。

這時候想要陷害林沖的歹人,買通了押送的官差,準備到了野豬林裡,行刺林沖,還好魯智深將林沖解救,這才保住性命。但是很多犯人可不像林沖這般幸運,有個兩肋插刀的朋友。

古代女囚發配千里,為何官差還爭著去押送?專家:人性醜惡的一面

那麼囚犯當中,女囚的身份比較特殊,其友人或家人會多給押送的官差一些銀子,希望在路上女囚不會遭到丟失貞潔的危險。畢竟女子在古代,將貞潔看得比自己的命還要重要。

還有就是女囚的身體情況自然沒有男子耐勞,通常在去往邊疆的路上就已經吃不消,要麼在路上累死,要麼在路上生了病,給病死。這時候官差就可以回去覆命,免去了遙遠的路程。

古代女囚發配千里,為何官差還爭著去押送?專家:人性醜惡的一面

所以,官差都喜歡爭著押送女囚,相比押送男囚的好處可要多得多。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人性最醜陋的一面,多是為了錢而獨吃自痾。好在封建社會早已廢除,沒有了這些五花八門的刑罰。

參考資料:《中國古代流放制度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