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大茂名子的由來?

 “快大茂”這個地名的來歷眾說不一,把群眾中流傳和史料中記載的各種說法歸納起來共有7種之多,在滿、漢語的問題上也有爭論。第一說是:快大茂四面多山,在西面的山嶺上古時曾有一處風口,當行人走到這裡時常常因風大被刮掉帽子,所以同行人就相互提醒:“快戴好帽子”。這句話傳來傳去,以後便叫成了這裡的地名,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演化成“快大茂”。第二說是:通化縣當年曾是柳條邊內、東邊外的封禁地,清末弛禁以後有大批流民到此地開荒種地,伐木外運。當時的快大茂還只是深山密林中的一個村落,有條水流湍急的蝲蛄河在村子西面來個180度的急轉彎,在這裡放排需要急打錨,人稱“快打錨”。後來這句話流傳下來做了地名,音轉為“快大茂”。第三說是:清朝咸豐年間,從京城來了一位官員,這裡的百姓見了都忙脫帽,跪拜迎接,當時正值數九寒冬,這位官員十分憐惜百姓,見狀忙說:“快戴帽子”。從此,這句話便流傳下來做了地名。第四說是:快大茂北側有座緊臨城區的小山丘,海拔僅有536米,現稱大茂山,又叫帽子山。據說每逢雨後山頂就被茫茫霧氣籠罩,遠遠看去,山頂上如同戴了一頂帽子,故稱帽子山或帽兒山,快大茂便因此山而得名。此山現已修了盤山公路,汽車可達山頂。山雖不高,其形卻奇,山上長滿茂密的針闊葉林,風景宜人,已成為當地一個休閒遊樂的好去處。

  以上這些說法有的是望風捕影,有的又有些牽強附會。以下還有幾說,都是以快大茂是滿語地名為基礎。一說快大茂是滿語“前哨”之意,因為這裡曾設臺兵把守,是一處前哨。二說快大茂的“快大”是滿語口語“花曲柳”,“茂”為樹,後邊加的“子”字,是漢語口語的習慣。可能這裡早年花曲柳樹很多,因此得名。三說清朝初年,因這裡是封禁地區,禁墾200餘年,因此一直是森林茂密,野獸成群。據清末版《通化縣誌》記載,遼寧省新賓縣有一位老人,他家曾幾輩子給清太祖努爾哈赤看守永陵,據他說:努爾哈赤曾帶兵從這裡經過,見此地古樹參天,樹茂林密,故說此地為“快當帽子”,這句話以後便流傳下來成了地名。據查,“快當帽子”為滿語“常青的樹林”之意。這種說法與《通化縣誌》中的記載相吻合。另外,清初興京府設在現在遼寧省新賓縣,距此地只有百餘里,從興京府到快大茂途中要經過歡喜嶺,在有關歡喜嶺的資料中記載著清太祖曾帶兵路經此地的事。這對清太祖稱“快當帽子”的說法是一個旁證,故這種說法比較可靠。(來自吉林地方誌網站)

快大茂名子的由來?

快大茂名子的由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