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競天擇”vs“人定勝天”——中西方底層價值觀的激烈對抗

01

進入到2020年之後,人類社會的關注度不斷被新冠疫情這個全球性事件所吸引,並且由此引發了人們對於中西方體制、文化、價值觀等的一系列對比與思考,西方的普世價值觀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質疑與考驗。

“物競天擇”vs“人定勝天”——中西方底層價值觀的激烈對抗

其實在去年底,我們就曾寫過一篇關於中西方制度的對比參考。

沒想到,剛剛進入2020年,這種跡象就通過疫情被凸顯了出來。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中西方社會對於疫情的處理方式不同其最本質的差別到底在哪裡?

目前國內的主流輿論方向,對於西方之前的“全體免疫”政策以及目前的疫情失控爆發,是抱有“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心態的。

“物競天擇”vs“人定勝天”——中西方底層價值觀的激烈對抗

吃瓜群眾心中多少都會有點,有我們這麼優秀的作業你不抄,我們付出這麼大犧牲給全球爭取到了至少一個月的時間你不珍惜,反而各種“花式作死”,現在知道啥叫“no zuo no die”了吧。

大家普遍對於西方政府的不作為,人們對於疫情的不重視表示不理解。

這是對於中西方文化巨大差異的不理解,對於西方社會組成的底層架構不理解造成的。

西方的歷史上有一段著名的“黑暗的中世紀”,在長達千年的時間裡,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代表政府的王權、貴族以對於人們的百般剝削和壓迫,使得民眾對於政府有一種骨子裡的不信任。所以在人權運動爆發之後,西方社會逐漸形成了現在這種“小政府、大社會”的政治形態。

“物競天擇”vs“人定勝天”——中西方底層價值觀的激烈對抗

人們對於自由和民主的追求是融入到了骨子裡的,不希望政府過多的干預自己的私人自由。所以,並不僅僅是政府不願意,也是西方社會普遍不具備採用中國這種強有力的封城政策的民意基礎。

強行封城的結果可以參考意大利實行封城政策之初的結果,社會騷亂,監獄暴動。

“物競天擇”vs“人定勝天”——中西方底層價值觀的激烈對抗

所以,是不同的國情造成了中西方在對抗疫情的時候採取了不同的應對手段。

我們看他們是一群自己作死的“傻鳥”

他們看我們是一群沒有“自由和自我意識”的“荒蠻”

傲慢與偏見並不分種族和人群,

只是因為近代我們衰落了,所以現在會懷著謙卑的心態去學習、去觀察、去思考。

而他們只是因為近代發跡了,所以現在看誰都是“蠻夷”,“文明人”怎麼可能會向落後的“蠻夷”去學習呢?所以根本不存在向中國抄作業的可能。一如當年我們的“泱泱大國”心態。

人類從來不會在歷史中吸取教訓,所以歷史總是在反覆的上演。只是主角在不斷的變換。

現在就有種打趣的說法: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都是pvp,沒有人會想到第三次世界大戰會是場PVE,並通過這種形式來完成世界格局中老二對老大的超越。

這當然只是種玩笑的說法,但不乏反映出我們已經在心底裡具有了和美帝扳一扳手腕的勇氣與信心,我們開始對於自己的制度優越性有了全新的認識。



02

制度、文化、歷史,這些都不是中西方巨大差距的最底層邏輯,差距的最底層邏輯在於世界觀的不同,他們是規則的“遵守者”,而我們是規則的“破壞者”。

“物競天擇”vs“人定勝天”,這是中西方底層價值觀的最本源對抗。

“物競天擇”vs“人定勝天”——中西方底層價值觀的激烈對抗

在西方人的認知裡,世間萬物都是神創造的,所以人不用去抗爭,上帝已經幫你安排好了一切,你只需要遵從神的指引就好了。所以,洪水來了,諾亞會去造方舟。

而在東方人的認知裡,神只是用來滿足心願的,並沒有多麼“高不可攀”,必要的時候,“人當殺人、神擋誅神”也不是不可以的。洪水來了,大禹會去治水,天通了個大窟窿,女媧會去補天,孫悟空不開心了,也可以去大鬧下天宮。

這些差別並不僅僅反應在神話故事裡,也體現在科學和社會制度上。

現在大家都普遍接受的自然界的演化法則,認可進化論,進化論的核心是什麼?

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也就是優勝劣汰。

“物競天擇”vs“人定勝天”——中西方底層價值觀的激烈對抗

西方人認可這種觀點,並把它付諸於生活和制度中,所以在疫情爆發之初才會有英國這樣的從政府層面就公開推廣“全民免疫”政策的。

這並不是政府的不負責任,而是有其理論基礎和現實意義的。

從歷史上看,人類社會不知道爆發多過少次比新冠疫情嚴重的多的瘟疫,比如黑死病就曾消滅了歐洲1/3以上的人口,在那個醫療衛生條件無比差的年代,人類也並沒有因為瘟疫而滅絕。相反的是,疫情之後,人類社會會更加的繁榮。

“物競天擇”vs“人定勝天”——中西方底層價值觀的激烈對抗

從現實上看,新冠疫情死亡的也多數是老年人口,這也符合自然界的基本規律。所以有社會達爾文主義這一說。



03

美股、中房、歐債號稱世界上最大的三個泡沫,歐債危機的最根本問題是什麼?

是社會的高福利。

整個歐洲社會的老年化程度很高,政府又實行了很多當年讓國人無比豔羨的高福利政策,可以說負擔非常之重,這其中又以養老負責為最。

“物競天擇”vs“人定勝天”——中西方底層價值觀的激烈對抗

隨著中國不斷的攀爬產業鏈的上端,西方祖上當年積累下來的科技紅利能吃的越少了,近年來很多歐洲國家都有點“不堪重負”了,這也是歐債危機的根源。

如果能通過疫情“自然”的淘汰掉一些老年人口,留下青壯年人口,整個社會的結構會優化很多。這倒不失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這種假設並不完全是“陰謀論”的猜想,而是有著廣泛而真實的基礎的。因為大自然一直都是以這樣的法則來運行的。

在自然界,獵手們比如獅子們捕食也從來都是從“老弱病殘”裡下手。

有一本著作曾經對整個人類的價值觀都產生或巨大的衝擊,書名叫做“殘酷的基因”

它向人類揭示了生命運行的底層邏輯——傳承基因,

非常殘忍的現實就是為了種族基因的傳承,完成了歷史使命的生命體是可以放棄的。

自從這本書問世之後,人類才開始理解為啥螳螂在交配後,公螳螂會心甘情願的被母螳螂吃掉。

從這個角度出發,似乎那些“已經完成了歷史使命的老年人”被放棄掉也是符合自然界基本規律的。

所以說,西方的“全民免疫”政策並不是拍腦袋想出來的不負責任之舉,相反是既有科學依據又有民意基礎的。

當然,中國的反應則完全不一樣。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中國政府的做法是“一個也不能少”,不管年輕人、老年人,只要能救的,政府都是全力救治。

雖然在理性上我們也能理解西方政府的作為,但作為“好日子還沒過上幾天”的個體來說,沒有人會願意成為那個被自然法則“淘汰”的人,畢竟,抵抗力這個事不是那麼的靠譜。


04

所以,生在這個時代,生在中國是一個非常幸運的事情。

此時此刻,身處疫情發酵之中,要深刻認識到中西方應對疫情的措施究竟哪個會最終勝出從本質上來講還是“勝負未分”的(從個人情感上講中方是碾壓式勝利)。

畢竟,物競天擇這個自然法則不只西方人相信,我們也是堅信不疑的。

他們的應對措施是有科學依據的,而我們這種“一個也不能少”的“逆天改命”似的應對措施在科學上尚沒有理論基礎。

只有在我們公號開篇第一篇文章關於宇宙本質的猜想裡才能找到一些支撐;

宇宙學第一定律:競爭

生命從其誕生的那一刻起就開啟了“死亡競速”模式

1、演化競爭,比哪些生命可以演化成智慧生物

2、星際爭霸,比哪種生命體可以最快的走出母星,開啟星辰大海的旅程

3、死亡競速,在宇宙自然毀滅之前,比有沒有生命體能夠掌握到足夠的資源,來對抗宇宙毀滅這種規律本身

中國的這種“人定勝天”的思路其實就是這種演化思路的最好體現,發現規律,不服從於規律,乃至最終改變規律。

這也和西方世界臣服於“神”,而東方文化“人定勝天”相一致。

時至今日,關於抗疫戰爭真正意義上的勝負尚未分明,這種勝負甚至短期內也看不出結果,我們不能因為西方國家的死亡率、死亡人口大大高於我們就簡單的認為我們贏了,因為大家都知道,死亡人口中多數還是老年人,在經過這種殘酷的自然法則淘汰之後,西方社會會不會因為人口結構更加年輕了而重新迸發出活力?這個我們目前還不得而知。

2020,身處其中,即使是不關注時事的人,也多少能感受到,這或許是一個大變局的開端,為了應對疫情,全球政府都開啟了大放水之路。身處時代洪流之中,每個弱小的個體都面臨著如何保衛自己的財富不被稀釋的煩惱,如果你也有這種困惑,趕緊加小編微信,我們一起來探討吧!

源自/無念地產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