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降世——這本書堪稱任正非的武功祕籍,打通了華為的任督二脈


神童降世——這本書堪稱任正非的武功秘籍,打通了華為的任督二脈


沿著西二環車公莊橋向西300米,左轉,步入一條狹長的道路,與它南邊的那條南禮士路呼應著,這條路的名字叫做北禮士路


很多人不是很熟悉這裡,畢竟在這條街上,除了本地人中間稍有名氣的"峨嵋酒家",也就再沒有什麼值得人們爭相前往的地方了。


2000年深秋的一場聚會後,步行穿過這條馬路,這才讓我結識了這條街上,其實深藏著的一處"別有洞天"——新華書店總店


不顯山露水的門楣,不莊嚴威武的建築,唯有透過大門可以看到,深深的大院裡面,參天大樹、幽靜空間。說它是一座深宅大院一點也不誇張,只不過藏在裡面的不是某位大家閨秀,而是供世人博覽的群書。


它不僅是我當時見過最大的書店,因為是總店,全國各地的新華書店都會來此調配劃撥,所以它還有一個數萬平米的書庫。最為關鍵的,它友好地對散客敞開,於是那幾年,每當自己閒來無事時,總會躲進去大快朵頤。


而這才讓我與這本《藍血十傑》(英文名Whiz Kids神童)結下了些許緣分。


這本書,書如其名,記載了十位主人公的故事,他們曾經是二戰時期,美國空軍默默無聞但卻關鍵非常的一個小組——"統計控制"(Statistical Control)的核心成員。


作為向整個空軍戰略戰術提供量化分析以及算法支撐

(是的,他們在那個時候就應用了所謂的"算法")的團隊,他們一次又一次為指揮官們提供數字上的幫助,讓美國空軍做到了"多快好省",持續對敵軍輸出著巨大的優勢。


比如,在二戰末期,針對日本本土的一次大規模轟炸任務中,指揮官們根據自己戰爭經驗得出的作戰計劃是:派遣B-17B-24兩種型號轟炸機投入戰鬥,一舉消滅日本軍隊的有生力量。


但是,就當派遣決定即將發佈之時,"統計控制"小組站了出來,根據對日本地形地貌、天氣環境、轟炸命中率、飛機燃油消耗以及過程中有可能會出現的損壞率、壞彈率等數據進行反覆計算,得出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派遣計劃——相比較B-17搭配B-24的組合,總計需要9萬小時飛行才可以完成任務。而派遣

B-29轟炸機,只需要不到20%,也就是1.5萬個小時就可以完成。同時這也會為空軍節省2.5億加侖/年的汽油,最重要的,這個計劃可以將轟炸任務中戰機傷亡率下降70%


最終,經驗主義者們批准了這項以數據分析為基礎的作戰計劃,上千架B-29被派往了太平洋戰區,從此成為了縈繞在日本上空的噩夢。


不同於一般的作戰人員,統計學數學動力物理學材料學以及財務學,這是"統計控制"小組成員擁有的武器裝備、戰鬥技巧。


他們一次又一次,通過搭建"

模型"來對戰爭中出現的各種情況進行分析,成為了真正運籌帷幄於千里之外的最強大腦。


二戰結束後,作為小組的領導者,查爾斯·桑頓上校即將卸甲歸田,在他任上,更多的後勤軍官和人員在戰時,並沒有被送去各類軍校參加培訓,反而是被送到了哈佛大學,系統地學習各種有關統計學數學物流運輸學等商業科目,而這讓桑頓上校和他的小組在戰後,相比一般軍人更容易找到人生中接下來的一站。很快地,隨著戰爭全面結束,桑頓和他的九名部下,收到了來自福特集團的橄欖枝。


那時的福特公司,早已不再是推出暢銷T型車,風光無限的那家底特律三強之一的汽車企業了。過早陷入了大企業病的福特公司,管理效率低下,頻繁出現人浮於事,產品沒有競爭力,財務控制落後的局面。


所以創始人老福特的孫子——亨利二世接手後,準備對公司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而作為一名前美國海軍軍官,空軍的"統計控制"小組是他服役期間就有所瞭解的,於是他和桑頓上校走到了一起,並且接收了共計十人的團隊,派他們從財務部門開始,繼而到福特公司各個條線上面,進行徹底的改革。


接下來的時間裡,麥克納馬拉作為桑頓的代表人直接統籌著這支隊伍;米勒負責高級管理人員報告,對所有管理條線進行數據化改造;蘭迪(親愛的蘭迪,我的弟弟)專注於各項財務計劃,把整個集團的財務數據進行統計、彙總、分析、預測;邁爾斯負責項目及設施規劃;利斯統籌所有行政預算,負責向頑固派、保守派們開刀;萊特、摩爾、安德森和伯斯維斯則專注於各類行政問題,用數據打通任督二脈,讓整個公司的工作上下統一、行動協調。


幾年的時間裡,這個小組幫助福特,建立了當時美國商界最為複雜的管理控制系統。成本被嚴格控制住了,戰略進度也不再是任憑經驗由個人做主,而是建立在市場、產品、銷售、財務等數據基礎之上的"戰鬥計劃"。另外在人才培養、職業規劃、行政統籌等方面,他們也引入量化標準,用數據賦能一切。


隨著他們在福特嶄露頭角,在整個福特公司,大家開始稱呼這群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高管,為"Whiz Kids"神童


接下來,事情並沒有延續最開始的熱火朝天。


很快的,神童們開始陷入了任何一家大企業都會有的人事鬥爭當中。隨著另外兩名高級管理人員的入主,桑頓不再是亨利二世唯一的智囊。沒過多久,他就負氣離去。


而作為小組二把手的麥克納馬拉,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領導人。而他也繼續在福特發揮著自己數學方面的天分,帶領團隊在福特體系內開疆擴土。此後,他的名聲越來越大,大到了時任美國總統——肯尼迪開始招攬他,並最終任命他為美國國防部長,一當就是七年。這段歷史可能不是每個人都所熟知的,但是在他擔任美國國防部長的期間,他開啟了"越戰"——一場讓麥克納馬拉最出名,同時也最飽受爭議的戰爭。


《藍血十傑》這本書的成書時間是1993年,那一年IBM已經走到了臺前,開始售賣起他們創造出來的"解決方案",而中國才剛剛開始全面使用SNA(國民賬戶體系)作為用數據衡量統計國民經濟的體系。


約翰·拜恩(本書作者)筆下這段的歷史,像是他站在了迷宮出口,看著十個主人公在迷宮的"死衚衕"裡闖蕩。因為,1993年的美國商界,已經全面接受了以數理統計作為經營的有力工具,所以他知道他們已經走不出來了,哪怕他們當年擁有那麼強大的數據武器,哪怕他們是最先用數據改造企業管理的。


而這讓十位主人公在他的筆下,褪去了光環,迴歸成有著遺憾人生的平凡之子。神童們並沒有推開一扇大門,而只是在商界通向科學的大門上,留下了自己的掌印


但是,1993年,在大洋彼岸,一位還在為公司流動資金傷透腦筋的電信設備公司創始人,卻怎麼也想不到,幾年後當他無意間讀完了這本《藍血十傑》之後,他對現代化管理的認識會提升到不惜血本從IBM手裡引進管理制度、流程和系統。


而這個改變,讓他的公司一路壯大,披荊斬棘,成為了如今中國商界絕對的領航者。


這個創始人叫任正非,而他的公司叫華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