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不好?讓我們一起來斷舍離

在疫情持續的日子裡,很多人都經歷了恐懼、沮喪或者失落的壞情緒,心情不好,做一些喜歡做的事情通常能有所緩解,而收拾房子、整理雜亂的東西,給生活來一次或大或小的斷舍離,會讓心情,也變得清爽許多。


因為總要取捨和選擇,斷舍離的過程,其實也是考驗我們決定的過程。什麼是需要保留的,什麼是可以去除的,然後從中悟出,生活也無非如此。


一年前,當我洗家中的窗簾時,發現其實那層紗布,完全是不必要的,於是果斷摘除了4面紗簾。一年之後,體會到當時決定的好處,再洗窗簾,就輕鬆了許多。


心情不好?讓我們一起來斷舍離


餐桌上的吊燈,曾經形式複雜,掛滿了各種裝飾物,數年未清潔打理,以至於覺得每次吃飯,一陣風吹來,都會默默飄散許多灰塵,於是終於下定決心,摘除所有的吊飾,只剩下燈泡和兩片託板,一年後再清理,便輕鬆了許多。


心情不好?讓我們一起來斷舍離


還有種種取捨,無非也就是如此去繁入簡的過程。


孩子的玩具、衣服,定期到了換季時候,就清理淘汰一批,或捐贈,或送給別人,每當家中雜物減少,空間變得清爽許多,積累在物品上的灰塵也隨之清除掉。有時,還能因此結下一些善緣。電梯裡遇到的心理醫生,說下次如果有玩具,可以給我,幫助做沙盤治療的孩子。或者常常收到朋友寄來的孩子二手用品,又把整理出來的二手用品通過義賣等形式再轉送出去。物件通過流轉,發揮了新的作用。


前段時間一直覺得陽臺無法下腳,擺滿了各種地拖桶、垃圾桶、箱子,想晾衣服都無法暢通。更有甚者,因為混亂而不想接近,連小烏龜,都養死了一隻。終於一天,突然下定決心,舍掉了久未使用的地拖桶、地拖、垃圾桶等等一批雜物,騰出了可以靠窗的空間,洗掉了衣架上掛了很久的一堆外套,忽然覺得,屋子也變大了許多。


心情不好?讓我們一起來斷舍離


捨棄掉用了已久的蚊帳、把久未清掃的床底清理乾淨,在潮溼的清明節雨天裡,雖然衣服都很難幹,但這樣的勞作也能掃除陰雨天的陰霾,在宅居的日子裡,鍛鍊身體,打掃家居,扔掉讓生活煩惱的物品,換回好的心情,這樣的勞作,在未來一段仍然宅家的日子裡,還值得反覆去整理。


以前,每年的年廿八,心裡都很忐忑,因為過年前,總想在年廿八這天把衛生都搞好,正所謂“年廿八,洗邋遢”,但其實是不可能完全搞乾淨的,疫情發生至今的兩三個月裡,通過許多個宅在家裡的週末,才陸續地,把屋子打掃了一遍,還沒有來得及擦窗子和洗部分的窗簾。所以,“年”確實是個怪獸,當很多人想趕著在過年前搞完衛生而過度勞累時,其實也是沒有想清楚過年需要怎樣的斷舍離,不給自己過重的負擔,做可以承受之事,適當平衡,這才是生活該有的樣子。


近來週末都見到不少人整理出很多垃圾扔掉,大到傢俱,小到衣服枕頭等,紛紛在傍晚扔垃圾的時候往樓下送。每當見到如此,便會想:“又有人過了一個充實的週末!”


心情不好?讓我們一起來斷舍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