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豐也:需求飽和後,我們要做有審美的玉雕作品

12月26日晚,學玉院舉辦“翡翠雕刻與直播”主題沙龍,翡翠雕刻藝術家於豐也結合當下玉雕創作與直播環境,分享所思所想,吸引大批翡翠從業者參與探討。


於豐也:需求飽和後,我們要做有審美的玉雕作品

主題分為被邊緣的傳統、雕刻的共振、情感與技術、渠道的變化、生產與審美、有用與無用六個部分。

於豐也:需求飽和後,我們要做有審美的玉雕作品

於豐也,中國玉器雕刻行業百花獎、神工獎、天工獎三大獎獲得者。自2018年10月開始接觸翡翠直播,現在,他在抖音開通2個賬號,講述翡翠文化,分享翡翠故事,收穫10餘萬粉絲。從翡翠雕刻到翡翠直播,於豐也從容不迫,成功轉型。他分享道,接觸翡翠直播一年來,對翡翠雕刻與直播都有深刻體驗。直播時代,渠道不管怎麼變,它總有一個核心不變,那就是產品本身。產品是生產商和創作者生產的,玉雕師是創作者,用心做好創作就可以了。當需求飽和之後,我們還能做什麼?我們要生產,要做有審美的作品。生產的目的對應需求,創作的意義對應審美。回到這個狀態後,現在大多數玉雕師都明白其實自己做好雕刻就好,銷售者也意識到自己去做主播就好,做運營的去幫別人拍內容就好,大家強強聯手走進一個大融合的時代。

於豐也:需求飽和後,我們要做有審美的玉雕作品

於豐也分析未來的翡翠私人定製市場走向:定製是下一個時代,或是當前直播走到後面時候 一個最客觀的狀態。5G時代,當通道變得極其便捷,是現在的幾百倍或者上千倍以上的時候,可能就是個性化的定製時代真正來臨的時候,那個時候應該是手藝人最好的時代。當手藝人守住了初心,他所創作的藝術自然會越走越遠。

於豐也:需求飽和後,我們要做有審美的玉雕作品

產品、作品、藝術品三者區別,最大的核心在於創作者動機。於豐也闡述道,當你的動機是為了把它雕成什麼東西賣得更快的時候,這個肯定只是一個產品。當你說我不知道怎麼做,但是畫這個圖客戶喜歡的時候,你把它做得非常漂亮的時候,它只是一個精彩的產品。當創作動機不斷地在問自己的內心時候,內心的叩問出來的那個形象附著在這個材質上,或者材質作為媒介去轉換自己的動機和念頭的時候,那個東西才能稱之為作品,而作品也有不同的優劣。

於豐也:需求飽和後,我們要做有審美的玉雕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