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塗歷史文化之大公圩

大公圩,史稱大官圩,被譽為江南首圩,也是中國著名的古圩之一。大公圩位於馬鞍山市當塗縣境內,總面積363平方公里,圩田31.2萬畝,圩堤長78.2公里,距今已有1700多年曆史。

大公圩的演變和發展是當塗縣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江南社會發展、繁榮的歷史縮影,是江南社會治水史上的寶貴遺產,是“滄海變桑田”的歷史見證。

大公圩面積363平方公里人口25萬。

大公圩位於當塗縣東南部,長江下游右岸,除西北角臨青山外,四面環水,北濱上姑溪河,東臨丹陽湖南、北圩及運糧河,南瀕黃池河,西隔青山河與蕪當聯圩相望,系青弋江、水陽江水系下游第一大圩,也是皖南第一大圩。地處亞熱帶北部,氣候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溫和溼潤、雨量充足。全圩轄六鎮:黃池、烏溪、石橋、塘南、大隴、護河。

大公圩古名官圩和大官圩,又稱十字圩,最早開發於三國,因屬吳國,據傳為吳國的馬場,吳國所有的戰馬都在這裡放牧、休養,驃肥體壯後送往戰場。

大公圩地區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多年來一直流傳著各種傳說。這一點從大公圩的地名可以看出來,境內有“藏皇閣,護駕墩,伏龍橋,起龍等等”,有的與南朝皇帝有關,有的與明朝有關,幾乎每一個集鎮的名字都有一段古老的歷史。

朱元璋定都南京後,發現南京呈燕子窩狀,地勢下沉,認為風水不好,不利於龍脈傳承。這時有大臣向他建議說,南京東南大公圩,背靠大青山龍脈,另有山頭88座,和皇帝(朱重八)重八了,是建都的好地方。

朱元璋聽了大喜,他一心想保朱家江山傳萬年,聽到這一好地方,立馬就想把皇城遷往大公圩。

但是他的這個想法遭到了大臣朱元璋的反對,大公圩是個好地方,劉伯溫心知肚明,但是他對朱元璋過河拆橋,濫殺功臣的行為非常反感,不希望朱家江山代代傳,他又不能得罪皇帝,所以他暗中想了不少辦法,讓朱元璋打消了定都大公圩的想法,這是後話,暫且不表。

這麼一來,大公圩被劉伯溫害慘了,假如當年朱元璋定都大公圩,大公圩就不會是今天的魚米糧倉,大公圩就成了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甚至會輻射蕪湖、當塗(那時馬鞍山只是當塗一個鎮),到了現代,又成為一個歷史文化名城,歷史就要改寫了。

所以說,歷史的改變有時候就是名人嘴裡的一句話。

大公圩雖然沒能定都,朱元璋還是為大公圩做了不少事。公元1392,朱元璋為了改變大明風水,認為自己和大公圩重八,參照大公圩十三座陡門數和方位對南京城的城門進行了重新整修。直到現在,大公圩人人皆知“大公圩有幾道陡門,南京城就有多少道城門"的說法。同年,朱元璋徵調民夫35.9萬人、石匠4900餘人,在江蘇高淳一帶大修水利,疏通了固城河、水陽江的水道,對大公圩的水利工程壓力有了一定緩解作用,使飽受水患的大公圩在很長一段時間達到歷史繁榮時期,民生得到很大改善。

但是永樂十九年,朱棣正式遷都北京,南京為陪都。朱棣遷都北京後,明王朝不再重視水陽江水利。正德七年(公元1512),以絕蘇錫常地區水患為由,將胥溪河上的東壩築高三丈,至此水陽江水系不復東流,汛期山洪只能全由丹陽湖經大公圩北岸的姑溪河流入長江。每到汛期,固城湖下游石臼湖、丹陽湖、姑溪河水位陡漲,大公圩因此水患不斷,圩堤屢遭潰決,經濟和文化長久衰退。

為了杜絕水患,解放後每年當地政府都要在枯水期動員民工上埂,加固加高,年復一年,大公圩圩堤厚度高度都提高了一倍以上。

最近幾年,當地政府又組織力量以石塊水泥混凝土加固圍埂,大大減緩了江浪對圍堤的沖刷力度。可以說,大公圩已經固若金湯,人們再也不會遭受潰埂之苦了!

當塗歷史文化之大公圩


當塗歷史文化之大公圩


當塗歷史文化之大公圩


當塗歷史文化之大公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