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傳身教,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托爾斯泰曾說:“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美上。”

孩子們第一個模仿的對象就是父母,而這種模仿一直會伴隨孩子的成長。

微博上曾有條關於《從小要學會百善孝為先!多少穿褲子的還不如一個穿尿不溼》的視頻引起了熱議。

視頻中的小寶寶穿著尿不溼,在媽媽分切水果之後,先是端給了臥床的奶奶,而後又是把水果端給了在做功課的姐姐,最後才是自己去吃。

網友們紛紛點贊小寶寶,一面誇獎寶寶真棒,一面誇獎寶寶真懂事。

其中就有網友評論:“百善孝為先!父母的言傳身教,是給孩子最好的教導!”

沒錯,一個不諧世事的孩子也許還不明白什麼是真正的孝順,但是他一定明白父母平時就是這麼做的,自己這麼做肯定沒錯。

通過孩子的行為表現,不難看出父母的痕跡。

對孩子來說,父母說的一句話,孩子也許就記一輩子,父母做的一個舉動,可能就會影響孩子終生。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

而父母要言傳身教,一是要耳濡目染對孩子進行薰陶。二是要自己要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榜樣。


言傳身教,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言傳身教,重在薰陶

還記得那個“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的武亦姝嗎?

那個從容淡定,以一段“飛花令”在《中國詩詞大會》上一戰成名的國民才女。

人們津津樂道武亦姝詩詞歌賦不無精通的同時,也在詢問,究竟什麼樣的家庭培養出武亦姝這樣的人才。

其實早期的武亦姝也是非常厭學的,在父母的逼迫下,每天放學都要學識字,背古詩,忙的不可開交。

來自父母過大的壓力,讓小武亦姝早早產生了厭學的逆反心理,作業總是草草應付了事,自己也成了老師眼裡的“差生。”

直到有一天,武亦姝的父母通過一次對朋友的拜訪,改變了自己的教育觀念。

朋友的孩子非常愛看書,連工具書都能看的津津有味,這不由引起了武亦姝父母的好奇。

急於知道朋友怎麼培養孩子的武亦姝父母,卻得到了大吃一驚的答案:朋友對孩子根本沒有培養過。

原來,朋友孩子的父親是學者,母親是作家,平時家裡無論客廳,臥室,書房等地隨處可見各種書籍,有孩子父親愛看的歷史書籍,母親愛看的社科藝術,孩子自己看的童話書籍。

只要想看,隨手可及任何書籍,閒來無事,一家人就聚在一起讀書,共享美好時光。

這一幕深深觸動了武亦姝的父母。

一萬遍的你應該做,都不如親身示範給孩子看,只有讓孩子有所體會,得到薰陶,才能成長。

從那以後,武亦姝的父親下班後不再是玩電腦和下棋,而是陪著武亦姝一起讀書;而武亦姝的母親也經常和武亦姝玩起“詞語接龍”的遊戲,並規定,誰輸了就要做家務。

為了更好培養武亦姝的學習興趣,武亦姝的父母假期帶著她四處旅遊,鼓勵她把所見所聞寫成日記或者作文。

在這樣耳濡目染的環境下,武亦姝也逐漸喜歡上了學習,愛上了詩詞,最終有了《中國詩詞大會》上的大放光芒。

李嘉誠曾說:“播種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耳濡目染的習慣對一個人一生影響巨大,父母耳濡目染中的薰陶,將在不經意間支撐孩子走完他的一生。


言傳身教,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言傳身教,要以身作則

《蘇式家語》中說:“孔子家兒不知罵,曾子家兒不知怒,所能然者,生而善教也”。

意思是,一切做父母的人都應用自己的行動去做表率,去影響自己的子女,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榜樣,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產生影響。

熱播劇《小歡喜》的主演黃磊,接受採訪時就曾表示,好孩子都是言傳身教教出來的,兒女的行為很大程度上受父母的影響,父母應該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

面對自己孩子時,黃磊說到,我們坐車時常常提醒孩子要系安全帶,可是到了我們自己的時候,卻常常沒有做到。

言傳身教,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這時,一句我錯了,潛移默化中孩子也就學到了。

孩子就是一張白紙,家長就是一支筆,就看你在上面畫什麼樣的畫,一旦失手把畫弄髒了,即使擦了,也很難乾淨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不能夠以身作則的從後天教育孩子,一旦產生惡果,結局不可想象。

前不久,陝西漢中,一輛裝滿橘子的大貨車在高速發生追尾,貨車被拖車帶到國道上後,車上的橘子遭到了附近群眾的哄搶。

前來搶橘子的有四五十人,其中引人注目的是,有人是帶著孩子一起來搶,還讓孩子拿著袋子幫自己接著。

面對如此行為,有網友不禁發問:“家長帶孩子做這樣的事合適嗎?你們可以沒有素質,可孩子是無辜的。”

上樑不正下樑歪,一定要讓孩子長大也變成這個模樣嗎?

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父母的習慣行為一定會直接或間接的傳遞給孩子。

請記得,父母的行為,無論有意還是無意,總有一雙天真的眼神在你背後默默注視學習,並且會記在他們腦海裡整整一生。


言傳身教,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言傳身教,就是最好的家風

家風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說至關重要,而家長的“言傳身教”就是這個家最好的家風。

總有父母說:“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難管了,你說他一句,他頂你十句,好像還挺有道理,動不動還來一句,你懂什麼?看看你自己”。

誠然,這樣的原因也許有很多,但是歸根到底是父母的教育已經失去了威信。

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你不要認為,只有當你和孩子談話,對他們教導或指示什麼的時候,你才是對他進行教育。”

“你怎麼和別人談話,怎麼談論別人;你怎樣歡喜,怎樣悲傷;你怎樣對待朋友,怎樣對待敵人,你怎樣笑......所有這些,對孩子都有巨大的意義”。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所期盼的,而這種期盼其實正是每個父母應承擔的責任。

身教最為貴,行知不可分。

面對交通安全,父母是否橫穿馬路,闖紅綠燈在影響著孩子;

面對公共衛生,父母是否隨地吐痰,亂扔垃圾在影響著孩子;

面對待人處事,父母是否和顏悅色,彬彬有禮在影響著孩子;

面對學習成長,父母是否沉浸其中,以身作則在影響著孩子。

一言一行,言傳身教,現在的挑剔,將成為孩子未來的無可挑剔。

孩子的成長不是為了影響世界,而是為了安頓自己,

父母再多的說教,也不如身體力行——家庭的風氣、父母的修養,都是塑造孩子品行的無形力量,如雨露之於大地,陽光之於草木。

平時我們總是在談論孩子應該窮養還是富養,其實,最高境界的養育,是從自身開始的言傳身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