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凡事以和為貴的人,最後都沒有"好下場"

你要與人為善,謙讓,好好跟同事處理好關係,似乎從小到大我們都被這樣教育著。可當我們步入職場之後,你發現了嗎?但凡那些任何都想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和事佬,他們總會被各種困惑瑣事兒糾纏著。最後不僅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結果,反而得到了抱怨。

職場中要幫助人,當然可以,但一定要拿捏好分寸,不可太冷淡,更不可太熱情。愛心氾濫,太在意他人的利益,最後可能會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最後落得個出力不討好。

職場中,凡事以和為貴的人,最後都沒有

1、以和為貴,典型的弱者思維

這樣說話可能有些朋友很難接受,但事實確實如此。

我曾經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做程序開發,其中有一個同事就屬於典型的以和為貴或者說“好脾氣”類型的職員。儘管他的技術可以說是我們組技術能力最強的,但他的工作永遠都是最多的,也是最忙的一個。

擁有弱者思維的人不代表他在某一方面的能力就弱,而是他心理上比較軟弱,或者說是不自信吧。遇到問題就總想著為他人考慮,想著如何討好他人,最後自己卻什麼都沒有落到。

最終那個同事實在是受不了了,主動找了領導說不想幹了,因為工作太忙了。

領導很納悶兒啊,那麼多同事,怎麼就你自己忙啊,難道你就不能找他們幫忙嗎?後來開大會時,發現幾乎全組遇到了問題都會去找他,而他總是來者不拒,別人下班了他加班在幫他人解決問題。(因為我跟他是同期入職的,所以還是非常瞭解的。)

職場中,凡事以和為貴的人,最後都沒有

當領導瞭解情況之後,點名批評了其他幾個找他幫忙的同事:“你們的問題可以請人家幫忙提提思路,但是你們把自己遇到難題都交給他一個人做,那你們做什麼呢?”幾個同事挨批之後,在小群裡開始抱怨:“你做不完,或者不會做就說嘛,何必把這些小事兒還捅到領導那裡,真是服了。”

你看,你幫了他99次,只要有一次沒有幫到位,前面的99次就是個0.

2、暴脾氣的背後是個人原則

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職場領導對下屬職員提出各種不合理的要求,比如週末加班,甚至利用上班的時間幫他做私人的事情。如果你遇到了這種情況,不是說一定要拒絕他,而是要有自己的標準,這件事兒是否會影響自己的利益,對於有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一定要挑明。

職場中,凡事以和為貴的人,最後都沒有

如果領導讓你做什麼就做什麼,一點自己的想法都沒有,而且屬於隨叫隨到的那種,我們幾乎就很難在他手下做出成績,更談不上高升啦。

還有一些領導喜歡在公司裡刷存在感,比如一有問題就開會,一開會就是兩三個小時兒,而且開完會竟然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結果,甚至有些會議我們壓根兒就沒必要參與的,他也會拉上我們,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及時提出,敢於提出,自己當前的這個工作很緊張,時間不夠用,另外開會的內容跟自己的項目關聯不大。

千萬不要當“小弟”當習慣了,連句痛快話都說不出來了。我們有義務去完成分配給自己的工作,但是真的沒必要時時刻刻去滿足領導的存在感。這不僅是原則,更是自己實力的體現。

職場中,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樹立這樣的一種標準:職員服從上級命令,但是也要勇於說不;積極幫領導解決問題,但絕對不是他的管家;

職場中,凡事以和為貴的人,最後都沒有

別壓抑了自己,丟了脾氣,職場沒有那麼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本可以平等地跟人溝通交流,卻膽怯地直不起腰!

職場中,你覺得要不要有暴脾氣呢?歡迎留言交流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