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年前清朝真正的樣子!別被二月河的《康熙王朝》騙了!


120年前清朝真正的樣子!別被二月河的《康熙王朝》騙了!

怎樣評價作家二月河以及他的《康熙王朝》?


2018年的12月15日凌晨,著名歷史小說作家二月河在北京病逝,享年73歲。其代表作主要是“帝王系列”的《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三部曲。其中,根據這些作品改編的電視劇《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更是家喻戶曉,有著相當不錯口碑。


二月河,原名凌解放,1945年農曆九月出生於山西省昔陽縣。根據他自己的說明,由於創作的是長篇歷史小說,而自己的名字叫凌解放,一個歷史,一個現代,二者有點不協調,於是想改用一個筆名。於是,順著“凌解放”找思路。凌者,冰凌也;解放者,開春解凍也。冰凌融解,不正是人們看到的二月河的景象嗎?於是確定這個筆名。


關於創作《康熙大帝》的念頭是來源於1982年在上海舉辦的紅學研討會,在該會上,有學者嘆惜:康熙在位61年,詩文、音樂,樣樣精通,治國有功,卻沒有文學作品來表現他。於是,凌解放同志果斷地自告奮勇:”我來寫“。


可他的自告奮勇並沒有得到多少的迴響,眾作家學者也只是一笑置之。因為當時凌解放同志雖然是紅學會的會員,但是時年已37的他,在文壇上還是籍籍無名。


儘管如此,解放同志還是沒有放棄,毅然決然地走上了歌頌康熙皇帝的艱難創作之路。他白天帶著女兒上班,晚上在他全家居住的29個平方米的斗室裡,鋪上滿地報紙,蹲在上面汗流浹背地查資料。整理資料時,為了不使手臂沾稿紙,兩臂上纏滿了一圈乾毛巾,每天晚上如此直熬到凌晨兩三點。


經過兩年多對清史的反覆考證,還有大量的野史、清人筆記小說中康熙的描寫,解放同志開始了《康熙大帝》的創作,冬寒夏暑,鍥而不捨,每日少則千餘字,多則上萬字。期間,為了克服深夜困頓,他甚至效仿”懸樑刺股“來個“煙炙腕”,用菸頭來燙自己的手腕,如今他的手腕上還全是斑斑煙灼傷痕。


總算皇天不負有心人,經過4年的艱苦創作,160餘萬字的《康熙大帝》一上市便大獲成功,凌解放也憑藉此書成了家喻戶曉的二月河。


2001年,由《康熙大帝》改編的電視劇《康熙王朝》被搬上熒幕,該電視劇由陳道明、斯琴高姓等著名演員主演,一經上映就創造超高的收視率。不但內地如此,這部電視劇在香港和臺灣播放時也同樣得到不俗的成績。


120年前清朝真正的樣子!別被二月河的《康熙王朝》騙了!


《康熙王朝》目前豆瓣評分9.1,接近7萬人評價。這個評分在國產電視劇中,鮮有超越者。


這部作品當初在送國家廣電總局審查時,就被贊是“思想性、藝術性、政治性都達到了相當高度”!儘管它後來被不少清史專家批評將康熙臣子改編得面目全非,缺乏基本的歷史常識。雖有為民請命的情節,但整體上就是一部為帝王唱讚歌的作品,能過審,和有如此高的收視率和評價,說明了這部劇很符合當下政權的胃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