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航發再傳捷報, 掃除大飛機又一障礙! 將為國家節省上萬億!

國產航發再傳捷報, 掃除大飛機又一障礙! 將為國家節省上萬億!

說起航空發動機,很多中國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恨鐵不成鋼!的確,在過去數十年時間內,中國在航發上欠賬太多,在國外極速發展的七八十年代,我們卻幾乎處於原地踏步的狀態。恢復相關產業的運作還是新世紀才開始,而且不同於其它行業,航發的研發和製造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個過程往往需要用大量的時間去積累和測試,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走完別人幾十年才走完的路。

國產航發再傳捷報, 掃除大飛機又一障礙! 將為國家節省上萬億!

航發的難點在於材料和工藝方面,由於航發不同於其它發動機,其中上萬道工藝和材料任意一個出現問題,那麼後果將是災難性的。而航發其中有一道工藝就是發動機葉片的耐高溫高壓,在發動機高速運轉的過程中,葉片承受著高溫高壓和高轉速帶來的巨大負荷。有專家曾這樣打過比喻,此時的發動機葉片猶如一根冰勺要將一缸沸騰的熱水攪涼一樣,這本來就是互相矛盾的。

但中國工程院徐惠彬院士卻帶領著他的團隊完美解決了這個被業內普遍認為最難突破的難點,他們成功突破了航空發動機葉片隔熱的核心技術,保障這項技術通過的是一種耐熱材料,在航發通常要經歷的大檢過程中,塗刷這種材料能極大的提高發動機的抗高溫高壓能力。這項技術長期被國外頂尖航發公司壟斷,例如美國普惠和英國的羅爾斯羅伊斯,憑藉著對相關技術的壟斷,幾乎包攬了全球所有航空發動機市場。

國產航發再傳捷報, 掃除大飛機又一障礙! 將為國家節省上萬億!

未來如果還要在這方面受制於人,那麼我們將失去的不僅是一份大蛋糕,甚至可能失去的是整個天空!據保守估計,中國在過去的數十年已經在航空發動機的引進上花費了數萬億,還將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繼續進口國外航發來填補目前國內市場的空白。徐惠彬院士的這次突破,將為祖國航空領域解決一大難題,至少省去上萬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