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一臉正氣帥氣 擅長飾演正面人物卻嘗試反派形象 觀眾反響不一

通常我們喜歡電影裡的正面人物,尤其是過去的電影特別講究正面人物形象的塑造。文革時期講三突出(正面人物、英雄人物、重要的英雄人物),可見正面人物通常在觀眾心中根深蒂固,所以一旦成了正面人物形象,很少有演員去演反面人物。儘管如此,還是有的演員肯“冒風險”去演繹反面人物,如我們熟悉的著名錶演藝術家王心剛,已故著名錶演藝術家龐學勤,他們都曾在銀幕上顛覆自己的形象,飾演了反派角色。

他們一臉正氣帥氣 擅長飾演正面人物卻嘗試反派形象 觀眾反響不一

王心剛在永不消逝的電波里飾演叛徒姚葦

他們一臉正氣帥氣 擅長飾演正面人物卻嘗試反派形象 觀眾反響不一

一直扮演公安偵察員的印質明也飾演過反派叛徒王連舉

他們一臉正氣帥氣 擅長飾演正面人物卻嘗試反派形象 觀眾反響不一

主演過虎穴追蹤的趙聯也在青春之歌裡飾演叛徒戴渝

他們一臉正氣帥氣 擅長飾演正面人物卻嘗試反派形象 觀眾反響不一

龐學勤在《獨立大隊》飾演反派刁飛虎

特別是龐學勤飾演了反派刁飛虎後收到了喜愛他的觀眾來信,強烈要求他不要再飾演反派了。可見觀眾對演員的喜愛尤為深刻。

回想新中國建立以來電影表演藝術家們不斷推陳出新,在角色上不斷挖掘開拓戲路,好多經常演正面形象的演員都開始嘗試反派角色。在這裡不完全地向大家分享十位正面形象的演員所嘗試的反派角色。

1,李鐵軍

他們一臉正氣帥氣 擅長飾演正面人物卻嘗試反派形象 觀眾反響不一


1974年長影重新拍攝了經典影片《平原游擊隊》,青島人李鐵軍有幸在眾多試鏡者脫穎而出。文革後長影拍攝了反特影片《暗礁》,李鐵軍飾演了特務代號27號的侯振武,二者反差很大,由於彩色版《平原游擊隊》沒能超越早期的版本,對李鐵軍的表演也就沒能引起重視。

2,張連文

他們一臉正氣帥氣 擅長飾演正面人物卻嘗試反派形象 觀眾反響不一


張連文在七十年代紅極一時,《豔陽天》《創業》《沸騰的群山》等可謂工農兵三類角色都演遍了,1981年張連文在北影廠拍攝的《許茂和他的女兒們》裡飾演了陽奉陰違道貌岸然的偽君子鄭百如,儘管戲份不多,張連文還是把這個傢伙一副假惺惺的嘴臉刻畫得淋漓盡致。

3,達奇

他們一臉正氣帥氣 擅長飾演正面人物卻嘗試反派形象 觀眾反響不一


1979年長影廠為國慶三十週年拍攝了大型歷史人物傳記電影《吉鴻昌》,達奇成了家喻戶曉的知名演員,接著飾演了一系列正面人物。1982年,他在峨眉廠拍攝的電影《臺島遺恨》裡飾演臺灣清軍統領陳萬吉,滿口仁義共赴國難,背地裡卻是夜闖少女閨房圖謀不軌準備投降的狗官。可是達奇也遭到了和龐學勤一樣的境遇很多觀眾來信紛紛指責,認為吉鴻昌的扮演者不應該飾演這麼一個狗官,儘管如此,這麼一個反派角色的嘗試,為達奇後來在大型電視劇《封神榜》裡紂王的表演打下了深厚基礎。

4,張甲田

他們一臉正氣帥氣 擅長飾演正面人物卻嘗試反派形象 觀眾反響不一

1981年上影廠第四代女導演黃蜀芹在瀟湘廠拍攝了反映新時代改革題材的影片《當代人》,張甲田成功塑造了兢兢業業勇於鑽研創新的青年廠長蔡明的形象,一年後在長影電影《仇侶》飾演了儀表不凡卻與橫霸鄉里的惡勢力勾結的鎮長趙春望。可以說張甲田在戲裡基本是一派正人君子,除了結尾有些狼狽,看不出是反派角色。也許張甲田真的不適合演反派角色。

5,梁波羅

他們一臉正氣帥氣 擅長飾演正面人物卻嘗試反派形象 觀眾反響不一

上影廠從不缺英俊小生,從孫道臨,馮喆,梁波羅,到達式常,王詩槐,1959年梁波羅畢業分到了上影廠,就榮幸被劉瓊選中主演了《51號兵站》。在孫道臨,李緯,高博等老戲骨的幫助下樑波羅很好詮釋了新四軍偵察員梁洪大智大勇的英雄形象。可惜文革期間荒廢了他的表演創作,直到改革開放初期步入中年的梁波羅迎來了表演的第二個春天。他先後主演了《瞬間》《藍色檔案》《小城春秋》等優秀電影。特別是與向梅主演《藍色檔案》,把敵後地下工作題材的電影推向了巔峰。1988年長影廠拍攝描寫明朝年間東林黨人楊漣與東廠宦官魏忠賢鬥爭為題材的電影《東廠喋血》,對於魏忠賢這個角色,劇組找了很多演員試鏡都不滿意,導演之一豫梅突然想到了梁波羅,梁波羅聞訊後很猶豫,畢竟一個反派,而且古代人物時間跨度太遠,不好掌握,演砸了也對不起豫梅導演,畢竟她是著名演員向梅的姐姐。豫梅耐心開導,要他打消顧慮,上影早期的英俊小生馮喆也曾在古裝題材的《桃花扇》飾演了反派,讓梁波羅備受鼓舞,終於完成了這個角色。可惜影片生不逢時,在中國電影第五代導演已經活躍的時代,這類過於傳統的影片只能是備受冷落。

6,陳寶國

他們一臉正氣帥氣 擅長飾演正面人物卻嘗試反派形象 觀眾反響不一

1981年,中戲畢業陳寶國被長影導演林農選中在電影《大渡河》裡飾演團長趙劍鋒,成功塑造了一位機智勇敢威武果斷的紅軍指揮員的形象。接著在央視導演王扶林導演的電視劇《赤橙黃綠青藍紫》裡飾演劉思佳獲大眾電視金鷹獎最佳男主角獎,成為那個時代青年人的偶像之一,1986年西安廠把馮驥才的小說《神鞭》搬上了銀幕,陳寶國飾演了片中大反派地痞無賴玻璃花。影片大獲成功,陳寶國的表演贏得了廣大觀眾的喜愛,所以說一個成功的表演藝術家藝術創作道路是很漫長的,正派、反派都是對演員表演的極大考驗。

7,周裡京

他們一臉正氣帥氣 擅長飾演正面人物卻嘗試反派形象 觀眾反響不一

八十年代演員裡周裡京屬於外表俊郎倜儻的形象,在電影《年輕的朋友》和《高山下的花環》裡成功塑造了性格截然不同的軍人形象。這樣一位酷哥,卻在1989年香港電影《百變神偷》裡飾演一位口是心非披著律師的外衣卻幹著竊取珠寶的勾當,影片類似於香港許冠文喜劇風格,周裡京幾乎是自毀形象的表演讓人感覺有些怪異,怎麼也想不到周裡京能演這樣的反派。

8,雷明

他們一臉正氣帥氣 擅長飾演正面人物卻嘗試反派形象 觀眾反響不一

雷明的表演不溫不火,從《黑三角》到《特高課在行動》,他都是深沉而內斂,其實他早在文革期間就參加了《南征北戰》的拍攝,並在《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裡為風趣幽默的游擊隊員吉斯配音。

2000年上影廠拍攝了反腐題材的影片《生死抉擇》,影片大尺度描寫我們領導幹部腐敗墮落,雷鳴飾演了腐敗的典型幹部郭中姚。雷明力求挖掘人物內心,沒有臉譜化的表演,認為不論是好人壞人,首先他是人,是人就有私心,有貪慾,只是在於人的控制能力,所以他把郭中姚由小貪到大貪一步步墮落刻畫的令人可信。因這個角色成功塑造,雷明獲得了2000年第2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

9,劉之冰

他們一臉正氣帥氣 擅長飾演正面人物卻嘗試反派形象 觀眾反響不一

劉之冰最開始在上影湯曉丹導演的電影《傲蕾一蘭》飾演一勇敢的達斡爾村民,後來劉之冰在銀幕上一直飾演毛岸英的角色。1995年紀念抗日戰爭勝利50週年,長影拍攝了電影《敵後武工隊》,劉之冰作為片中為一名長影演員卻飾演了一個叛徒馬鳴的形象,最後這個叛徒得到了可恥的下場。

他們一臉正氣帥氣 擅長飾演正面人物卻嘗試反派形象 觀眾反響不一


他們一臉正氣帥氣 擅長飾演正面人物卻嘗試反派形象 觀眾反響不一


儘管如此,也開拓了劉之冰的表演戲路,使他走出了毛岸英。後來他在銀幕熒屏上塑造了很多我黨老一輩革命家軍事家,如王荷波,彭雪楓,劉伯承,左權等。

10、許還山

他們一臉正氣帥氣 擅長飾演正面人物卻嘗試反派形象 觀眾反響不一


許還山在北京電影學院學習,直到改革開放初期,才開始演藝生涯,主演了《櫻》,《歸宿》等很多主題鮮明的作品。

他們一臉正氣帥氣 擅長飾演正面人物卻嘗試反派形象 觀眾反響不一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根據巴金小說《寒夜》改編的電影,許還山刻畫了舊時代追求理想不安於現狀的激情與被迫安於現狀的無奈,表現得遊刃有餘。

他們一臉正氣帥氣 擅長飾演正面人物卻嘗試反派形象 觀眾反響不一

1991年許還山參演了大型史詩巨片《大決戰之淮海戰役》飾演國軍將領黃百韜同時在西安廠傳奇片《夢斷樓蘭》飾演反派,一個夢想稱霸樓蘭古城的土匪頭目。

至此十位演員盤點完畢,當然還有很多演員沒有提到,隨著時代發展,和電影表演的多樣化,逐漸淡化了正派演員和反派演員的界定,相信電影藝術家們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好電影,中國電影也會湧現更多的好演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