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想象,抄底原油穿倉了,倒欠銀行300萬

不敢想象,抄底原油穿倉了,倒欠銀行300萬

扯淡集 No.23

週一夜間,美原油期貨05合約跌至負值,第二天起來朋友圈都被刷屏了。

但是,今天看到的一個新聞遠比“負原油”更讓我感到震撼。

今天中行最新公告稱,自4月22日起暫停客戶原油寶新開倉交易,同時有大批中行的客戶收到了以下這樣的短信:

不敢想象,抄底原油穿仓了,倒欠银行300万

如何理解?

簡單來說就是中行客戶生叔週一晚上在原油跌到10塊錢的時候,一拍腦袋認為不可能再往下跌了,拿了100萬去全倉買入中行的原油寶產品,然後安然入睡。到週二早上一醒來,我的100萬不僅虧光了,還倒欠銀行三倍本金,即300萬。

中行的原油寶產品底層的資產掛鉤的是美原油期貨合約,這種現象在期貨的專業術語當中叫做【穿倉】,即客戶不僅將開倉前賬戶上的保證金全部虧掉,而且還倒欠期貨公司的錢。

說真的,每當我看到這種哀鴻遍野的慘狀,我都非常心痛。18年的時候還有一個老同學幾百萬的資金全壓在P2P公司裡,後來雷了,十幾年積蓄一朝空,彷彿就在昨日。

在投資的過程中,有虧有盈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不管你搞的是價值投資、短線投資還是趨勢投資,但凡專業的投資者都知道這麼一個重要的道理:

道路千萬條,風控第一條。

而但凡是出現大虧、暴虧、虧光本金的人,歸根到底,都逃不開這麼一個原因:

不知風險為何物。

什麼叫風控呢?

最典型的,就是你在進入市場之前,要意識到在投資過程中任何意外情況都有可能突然發生,如果真的發生了,你能夠如何應對?

通常來說,如何應對風險,做好風控呢?

第一條,也是最重要的一條:控制資產的總投入。

通俗來說就是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比如你有1000萬現金,可以一部分買樓、一部分買理財、一部分投入到股票市場,這樣當某一類極端風險發生時,頂多就是那部分資產出現大額虧損,不會瞬間破產。

我個人任何時候都最多隻會將70%的資產投入到股市中,並且從來不滿倉一隻股票,也永遠不會加槓桿,這幾條原則任何時候都不能被突破。

第二條,恪守能力圈。

我經常說:“我們賺的錢都是認知的變現”。

金融投資市場中的每一類投資品可以說都是一個非常專業的領域,謹記不懂的東西不參與,是保證能夠穩定賺錢的核心原則,其實也是巴菲特強調的“能力圈”。

當年即使在長時間裡忍受無知群眾的嘲笑,股神也沒有參與互聯網泡沫時期受到熱捧的時髦股票,這才保證了伯克希爾獲得幾十年穩定複利收益。

而能力圈的建立是無法在短期之內速成的,它需要長時間日復一日地積累,巴菲特之所以牛逼,是因為他已經在某些行業領域上刻意積累了幾十年。

現實當中,我們可愛的韭菜只要一聽到有人說有50%以上收益的機會,連買的是什麼產品/公司都不需要知道,錢就已經虧出去了。

當一位大媽興高采烈地要去購買一款年化收益率40%的理財產品時,你問大媽:

”巴菲特夠牛逼吧,但即使是股神也只能獲得25%的年化收益,你比巴菲特還厲害?”

她會告訴你:

“因為巴菲特沒有買到這麼好的理財產品。”

比如一些購買原油掛鉤相關產品的投資者,不管是華寶油氣、南方原油還是中行原油寶,我敢保證99%的參與者連這些產品的介紹說明和核心條款都沒有仔細閱讀過,更不要說對原油期貨市場本身有多麼深入的瞭解。

再比如,很多人隨便逛逛論壇,或者聽聽股評家提到一隻股票即將暴漲,就恨不得馬上滿倉殺入,滿倉殺入還不夠,有能力的還要加上槓杆,贏了會所嫩模。

他們能在幾分鐘裡輕鬆的決定自己過去十幾年積蓄的去向,而不願意花哪怕一點點時間搞清楚關於該投資標的的基本常識,說到底,這些行為體現的就是人性中的兩個字:

懶,

貪。

在投資中,一心想要追求暴利,希望憑藉一把騷操作翻身的這種行為,本身就是自殺的開始。

但凡沒有經歷了幾次大虧,吃過幾次深刻教訓的人,都不太可能建立起真正意義上的風險意識。

第三條,獨立思考,不要迷信權威。

投資中的“懶”不僅表現在不肯花時間去搞懂某項投資產的規則邏輯,常常還體現為在做決策時,會不自覺地相信【權威】,把自己的頭腦交給了他人。

四大行的產品怎麼可能出么蛾子?

這個P2P平臺都上過央視打廣告了,肯定不會是騙子的

政府已經出手救市了,股票不會再跌了

宋鴻乒老師站臺的泛亞,肯定沒有問題。

徐小平老師都說區塊鏈革命是一場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的偉大技術革命,再不上車就要被時代淘汰了。

很多時候,正是我們對於“權威”的深信不疑,才最終把我們拐進了地獄。

只有真正體會到了切膚之痛,才會痛罵“權威”的祖宗十八代,然後過了很長時間,又迅速跳入到另一個“權威”當中去,週而復始。

韭菜是要定期割一割的,不然他們會充滿焦慮的。

所以說到底,自己不懂的市場,就不要隨便進入,自己不瞭解的公司就不要瞎幾把亂買,即使是自己非常瞭解的公司,也要考慮到隨時可能發生的黑天鵝風險,謹慎把全部的資產都壓在上面。

這些其實都是非常簡單的常識,但恰恰是因為太過簡單,能夠在“暴利”的誘惑下嚴格遵守的人卻少之又少。

從這個意義上,投資這項活動之所以那麼難,成功者寥寥無幾,正是因為它的關鍵之處在於:

考驗的是每一個人對人性的把控。

生叔出品,必屬精品。

--------------------我是底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