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國敗亡江口鎮,張獻忠殞命鳳凰山

張獻忠攻入成都的時候,清軍已經入關四個月,李自成的大順軍還在苦守山西,南京史可法、馬士英等人擁立福王監國,天下越發的混亂。

大西國敗亡江口鎮,張獻忠殞命鳳凰山

但張獻忠沒能抓住這幾個月的寶貴時間,他雖然也建立了政權,但並沒能鞏固自己的統治基礎,反而因為率性妄為,殘忍嗜殺,失盡了民心。

明朝殘餘力量因為他不留餘地的殺降殺俘政策而被迫拼死抵抗,並與南明福王政權取得聯繫,獲得了正統地位,地方上稍有些力量的強者,也總是試圖反抗他。

大西國敗亡江口鎮,張獻忠殞命鳳凰山

縱觀張獻忠在四川的所作所為,我們只能說,他雖然一度建立了自己的根據地,但骨子裡信奉的依然還是羅汝才式的流寇理論:“吾等橫行天下為快耳,何專土為!”只會破壞,而不會建設。

張獻忠向成都進軍之時,在重慶留的駐軍很少,防守長江的明將曾英,於一六四五年初又重新佔領了重慶,川東潰散的明軍士兵和難民紛紛歸附他,重慶一時成為川東抵抗張獻忠的旗幟。

大西國敗亡江口鎮,張獻忠殞命鳳凰山

對此,張獻忠自然不能忍受,二月間,他派劉文秀率軍再次攻打重慶,卻在曾英和部將於大海的前後夾攻下大敗而逃,這是張獻忠軍自入川以來,遭受到的最大失敗。

張獻忠的處境漸漸不妙起來,李自成的軍隊在清軍多鐸的進攻下,放棄陝西等地,南下進入湖廣,清軍一路攻城掠地,所向披靡,大西政權的東北方門戶洞開。

此時張獻忠更加暴躁,遣兵四出屠戮,稱之為“草殺”,作放棄四川的準備。

大西國敗亡江口鎮,張獻忠殞命鳳凰山

保寧等大城市相繼被屠城,成都市民也被有計劃地分批屠殺,大西軍以人手驗功,在驗功的地方,人手堆積如山,甚至有些大西軍的將士,因為實在不忍心下手,乾脆自己自縊身亡或逃走,張獻忠的總兵溫自讓率百餘騎兵逃跑,其全家被殺,溫有個小兒子,粉白可愛,張獻忠在孩子周身烙上萬字符,稱為“錦孩兒”,都督張君用、王明等數十人,都因為殺人少,遭剝皮而死,全家被屠。

大西國敗亡江口鎮,張獻忠殞命鳳凰山

被派出擔任“草殺”任務的各路部隊,都不敢把殺人數據報得太低,為了讓張獻忠高興,大興浮誇風,最後經過累計,各路將領共殺了大約六億八千萬人。

這個數據顯然是浮誇的,但浮誇的根源,是在於大西軍上下因畏懼張獻忠而編造的數據,編《明史》的張廷玉,是康、雍、乾三朝老臣,他的話雖有所偏向,但基本還是能找到依據的。

大西國敗亡江口鎮,張獻忠殞命鳳凰山

把周邊破壞得差不多後,張獻忠準備跑路了,他嫌士兵們拖家帶口太累贅,殺!嫌老弱病殘人馬太多,殺!連自己的家口也不放過,趁醉把自己的幼子撲殺,醒來又以姬妾人等不勸阻為由將這幫人也殺了…

八月中,他下令摧毀成都城,還燒掉了蜀王府和殘存的民房,成都中園有梨花數千株,每年三月三到此遊賞,已是成都風俗,但這些梨樹也沒能躲過這一劫,被當作柴火燒掉了。

大西國敗亡江口鎮,張獻忠殞命鳳凰山

史書評價道:“屠城、屠堡、屠山、屠野、屠全省,甚至千里無人,空如沙漠,自亙古以來,未嘗有也!”

毀滅成都後,他帶兵北上攻陷順慶,在順慶又一次屠城,並宣諭稱四川人為“蜀獠”,說朕待蜀獠最好,而蜀獠每每要反,負朕之極,故盡屠之。

大西國敗亡江口鎮,張獻忠殞命鳳凰山

離成都約150裡的彭山江口鎮,是出成都的唯一水路要衝,為兵家必爭之地,明朝將領楊展在偵知張獻忠的行動後,早早就在彭山江口埋下了伏兵。

大西軍擁眾十萬,戰船近千艘,滿載多年搶掠積蓄的金銀財寶,順江而下,威勢赫赫。

大西國敗亡江口鎮,張獻忠殞命鳳凰山

楊展人數雖少,卻佔了天時地利人和,他兵分兩翼與大西軍對陣,遣小舟載火器從正面進攻。

戰鬥一打響,老天幫忙,狂風大作,敵船著火,楊展所部前鋒驍勇無比,突入敵陣,勢如破竹,張獻忠見勢不妙,急調船頭逃竄,無奈戰場地處有“老虎灘”之稱的險惡地段,兩岸逼仄,前後數千艘船,首尾相銜,一時間進退兩難,這時風烈火猛,勢若燎原,船隻盡毀,大西軍所搶掠的無數金玉珠寶、銀錠、及物資,全部沉入水底…

大西國敗亡江口鎮,張獻忠殞命鳳凰山

張獻忠將劉進忠屯於保寧,所部多是川兵,聽說張獻忠盡屠川兵,都很惶恐,於是索性帶著部隊投降了清軍。

五月中,李自成在九宮山被殺,餘部陷入混亂,清廷遂以肅親王豪格替代阿濟格,統軍追擊大順軍餘部,繼而轉進漢中,準備入川消滅張獻忠,劉進忠投降後,豪格便以他為嚮導,南下進川。

大西國敗亡江口鎮,張獻忠殞命鳳凰山

十二月十一日,清軍探知張獻忠屯兵於西充鳳凰山,潛兵偷襲,這天清晨大霧,清將鰲拜率所部登山,張獻忠部下發現敵情,向他彙報,他輕蔑地說:“搖黃賊耳!”將報信的人斬首,不相信清軍來得這麼快。

大西國敗亡江口鎮,張獻忠殞命鳳凰山

直到清兵已到營門,他才穿著飛龍蟒半臂,也不披甲,腰邊隨便插著三支箭,嘴裡還咀嚼著早飯,帶幾個人出帳查看敵情,當時清軍前鋒與他只隔一條溪流,他著裝太明顯,立刻被擔任清軍嚮導的劉進忠發現,劉隨即指示鰲拜手下蒙古章京雅布蘭:這就是張獻忠!

雅布蘭抽箭射之,張獻忠咽喉中箭落馬而死,清軍大呼“獻賊死矣”,大西軍群龍無首,大亂,孫可望等人用錦被包裹張獻忠的屍體,草草將他埋葬,然後率殘部突圍向東逃走。

大西國敗亡江口鎮,張獻忠殞命鳳凰山

清軍清理戰場,發現了張獻忠的屍體,將他挖出斬首,後懸掛於成都北門示眾。

一代梟雄,就這樣草草落幕了,他只比李自成多活了半年,這一年,是農曆乙酉年,公元1645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