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失眠有哪些穴位

失眠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生理、心理、環境因素、精神疾病、身體疾病,以及在治療疾病的過程中所用藥物等,如長期從事夜班、生活不規律、長期飲酒等都容易導致失眠。

治療失眠有哪些穴位


中醫稱失眠為不寐,古籍《類證治裁》有云:“思慮傷脾,脾血虧虛,經年不寐。”《景嶽全書》:“真陰精血不足,陰陽不交,而神有不安其室耳。”中醫所說的病因病機有很多,主要病機為陰陽失調(陽不入陰),臟腑失和。

經絡穴位養生是根據中醫經絡理論,按照中醫經絡和腧穴的功效主治,採取針、灸、推拿、按摩、導引等方式,達到舒經理絡、交通陰陽而最終實現驅邪治病,使機體恢復陰平陽密的和諧狀態。其中針灸療法是一種療效很好的經絡穴位療法,它是綠色無副作用的治療方法,優於有藥物依賴和停藥反彈的安眠藥物治療。一般來說,失眠的持續時間越短,針灸治療的療效會越好。

治療失眠有哪些穴位

1.安眠:在翳風穴與風池穴連線的中點,大約耳垂後方2釐米左右處。安眠穴是是治療失眠的經驗效穴,平時輕輕按揉有助於睡眠。

2.神門:在手腕部位,手腕關節手掌側,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此穴可調神安神,寬胸理氣。

3.三陰交:在小腿內側,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際。三陰交穴是足厥陰肝經、足太陰脾經和足少陰腎經的交會穴,故名“三陰交”按揉此穴可調理肝脾腎三經,發揮健脾益血、調肝補腎安神助眠作用。

4.照海、申脈:分別位於足內、外踝尖下方凹陷處,兩穴為對穴,常配對使用,具有安神寧志,舒筋通絡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