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革命精神——瑞金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舊址群

瑞金是享譽中外的紅色故都,共和國搖籃。從1931年9月至1934年10月,瑞金一直是中央蘇區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政治、軍事活動中心,中央黨、政、軍、群機構均駐在瑞金,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雲、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也都在瑞金從事過偉大的革命實踐,因此遺留了眾多的革命舊居、舊址和紀念建築物,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1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有20處。由於當年中央機關在瑞金幾次遷移,瑞金形成了葉坪、沙洲壩和雲石山3箇舊址群。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之後,中國共產黨領導蘇區人民建立了適應革命戰爭的國家機構和機制,卓有成效地進行了管理國家的偉大嘗試,為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權的建設、國家的管理積累了經驗,鍛鍊了人才。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次“偉大的預演”。新中國成立後,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董必武、楊尚昆、李瑞環、溫家寶、吳邦國、曾慶紅、李鐵映等中央領導人都先後到瑞金革命舊址參觀視察,緬懷歷史。從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至現在,先後約有30餘個國家部、委、辦、局前來瑞金尋根問祖,修復其前身舊址,並建立本系統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含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舊址)


紅色革命精神——瑞金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舊址群

舊址原是謝氏宗祠,已有幾百年的歷史,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的誕生地和1931年11月至1933年4月的駐地。
1931年11月7日,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這裡隆重召開。來自贛南、閩西、贛東北、湘贛、湘鄂西、瓊崖等根據地的代表,以及在國民黨統治區的全國總工會、全國海員總工會的610名代表出席了大會。
大會歷時14天,聽取了毛澤東作的政治問題報告、項英作的勞動法草案報告、張鼎丞作的土地問題報告、朱德作的紅軍問題報告、周以慄作的經濟政策問題報告、王稼祥作的少數民族問題報告、鄧廣仁作的工農檢察問題報告、任弼時作的蘇維埃憲法問題報告。討論通過了蘇維埃憲法大綱、土地法、勞動法及紅軍問題、經濟政策、工農檢察問題、少數民族問題等決議案。選舉了毛澤東、項英、張國燾、周恩來、朱德等63人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組成中央執行委員會,作為大會閉幕後的最高政權機關。大會最後發表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對外宣言》,向全國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正式成立,定都瑞金。
會議結束後,謝氏宗祠被木板隔成15個房間,作為各個部的辦公室。


1933年4月,臨時中央政府從這裡遷駐沙洲壩後,依然在謝氏宗祠內召開過許多重要會議,如8縣區以上負責人查田運動大會,8縣貧農團代表大會,中央蘇區南部17縣經濟建設大會,中央蘇區南部18縣選舉運動大會。
解放後,按“一蘇”大會的場景和臨時中央政府原貌進行復原陳列並對外開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