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的這幾個行為最“傷”孩子,要引起注意了!

目前,多省市已經明確了開學時間,“超長假期”即將結束,不少家長都鬆了一口氣,在心裡吶喊“神獸終於歸巢了”。但親愛的家長們,你們以為這就結束了嗎?並沒有,雖然“超長假期”即將結束了,但是家庭教育不會停止!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更加優秀,所以他們會用自己以為正確的方式教育孩子,把自己認為好的給到孩子。但並不是每個父母都懂得如何教育孩子,所以有的父母採取的教育方式可能並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甚至對於孩子來講是心理上的傷害。

那麼,小編今天就來和大家聊一聊家長的那些行為會給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傷害呢,家長又該如何應對呢?

01


拒絕冷淡,給予孩子適當的關心

家長的這幾個行為最“傷”孩子,要引起注意了!

現如今,快節奏的生活讓家長每天過著公司與家之間“兩點一線”的生活,時間緊緊巴巴,精力有限。回到家之後,往往就已經很疲憊了。所以,他們對孩子的關心往往就大都落在了吃好穿暖與學習上面,很少去了解孩子真正的喜好與孩子內心的真實需求是什麼。

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往往會覺得很沒有安全感,甚至會懷疑父母對自己的愛,導致他們會想方設法做出一些舉動去引起家長的注意。

所以,家長即便是工作再忙,每天也要抽出一點時間來和孩子進行互動,或許只是睡前聊聊天,一起看看書等等,孩子也會覺得家長一直陪伴在自己身邊,不會讓孩子產生孤獨感。

02


拒絕遷怒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家長的這幾個行為最“傷”孩子,要引起注意了!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都經常會出現一個錯誤的行為,那就是把自己的負面情緒遷怒於孩子。例如,在工作上不順心了,回家後看到孩子也心情急躁,甚至還會吼叫孩子;或者與孩子父母吵架了,也會怪罪到孩子的頭上,尤其是因為孩子的學習問題吵架之後,父母往往會埋怨孩子等等。

其實,家長這樣無心的行為對孩子心理上的傷害是非常大的,甚至會對他們以後的成長造成影響。弗洛伊德也曾說過:所有成年人的傷,都是在童年時期留下的。

要知道,父母的壞情緒不應該由孩子來買單。所以身為父母,我們要學會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不把自己的負面情緒帶給孩子。如果,沒有控制好,遷怒於孩子了,那麼給自己幾分鐘的時間緩和一下情緒,然後放下身段,給孩子道歉,安慰孩子,讓他們知道父母其實是愛他們的。

一個心智成熟、人格健全的孩子,離不開父母理性平和的教育態度。其實有時候,作為父母,我們不需要有多“優秀”,管理好情緒,心態平和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了。

03


拒絕盯著孩子的缺點不放,要多鼓勵

家長的這幾個行為最“傷”孩子,要引起注意了!

有一部分家長對孩子的要求非常高,所以見不得孩子出現錯誤。所以,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家長不僅會進行嚴厲的批評,甚至會把之前犯的錯誤拎出來在此說孩子。但對於孩子做的好的事情會覺得實屬正常,也很少給予表揚與獎勵。

然而,這樣下去,久而久之,對孩子的自信心會有非常大的打擊,會讓他們變得自卑,性格也會內向。甚至是長大以後也會畏首畏尾,不敢表達自己的意見,生怕出現錯誤。

所以,各位家長們要做到,多多鼓勵孩子,做錯事要批評,但不要抓住不放,並且對事不對人。而且,家長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進行鼓勵。即使孩子做錯了事情,家長也應該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對他們做錯的事情進行相應的引導。

這樣一來,不僅能讓孩子能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也能讓孩子不至於因為犯錯受到打罵就撒謊騙人,而且更容易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哦。

總之,小編在此也希望每位父母能與孩子互相幫助,互相成長,成為孩子安全的港灣,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為孩子指明方向!

不可否認,孩子的身心健康是重中之重,但要想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學習也是非常重要的。各位家長是否也是為此操碎了心?別急,小編這就為你來支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