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70週年武山青年說】楊河鎮祁立麗:願做一顆螺絲釘 永遠擰在黨旗飄揚的地方

【國慶70週年武山青年說】楊河鎮祁立麗:願做一顆螺絲釘 永遠擰在黨旗飄揚的地方

【國慶70週年武山青年說】楊河鎮祁立麗:願做一顆螺絲釘 永遠擰在黨旗飄揚的地方
【國慶70週年武山青年說】楊河鎮祁立麗:願做一顆螺絲釘 永遠擰在黨旗飄揚的地方

願做一顆螺絲釘 永遠擰在黨旗飄揚的地方

楊河鎮人民政府 祁立麗

( 2019年9月)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最小的一顆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生活的崗位?每當讀到雷鋒日記中這段話,我就眼前浮現的是許許多多、平凡而又普通的鄉鎮幹部,他們就像一顆顆平凡的螺絲釘,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他們沒有轟轟烈烈、感天動地的英雄事蹟,有的只是在各自工作崗位上的默默奉獻、辛勤的付出。

鄉鎮幹部,是抓各項工作落實的執行者,更是走好服務聯繫群眾“最後一公里”的踐行者,為了讓群眾過上富裕、美好、幸福的生活,他們每天忙碌在基層一線,“白+黑”,“晴+雨”,“5+2”,這是他們的工作日常。

脫貧攻堅第一線有他們,防汛抗旱第一線有他們,鄉村振興要依靠他們,他們肩頭的擔子很重,但也很光榮,他們是群眾的消防員、搶險員、指戰員、技術員、安檢員、宣傳員、人民調解員、懂群眾語言的翻譯員……簡而言之,他們就是為老百姓提供全方位服務隨傳隨到的全能型服務員。

他們長期進村入戶、常年風吹日曬,皮膚比同齡人略顯黝黑粗糙,與實際年齡極不相符,長相比較著急,成熟老成滄桑。若是女幹部,小姑娘總被喊成阿姨,阿姨會被叫作奶奶;倘是男幹部,小夥子被喊叔叔,叔叔秒變大爺!

他們總跟鄉村群眾打交道,穿梭於鄉間田野,身上早就沒有了書生的靦腆、城市的浮華,取而代之的是公僕的質樸、泥土的氣息,他們工作任務重,所在地方偏遠,一週回一次家或者幾週迴一次家已成為常態,他們是週末父母、缺位子女,老人病了不能盡孝床前,孩子還小不能呵護陪伴,有個頭痛腦熱總想著再抗一抗,受傷了生病了就再忍一忍。

當別人花前月下卿卿我我,陪伴他們的只有酷暑的燥熱,當別人全家團聚其樂融融,陪伴他們的只有漫天飛雪。夜深人靜,當人們已進入夢鄉時,他們還在算收入為貧困戶脫貧致富找出路。他們記不清放棄了多少個節假日、加了多少次班、走了多少里路、多少次忙的忘了吃飯、但他們記得哪裡的路不好走,哪裡的群眾沒有通自來水,哪裡的貧困戶還沒有脫貧,每戶貧困戶有幾口人,收入是多少,該如何脫貧......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們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只為讓群眾脫貧,過上富裕美好幸福的生活;日暮西沉,他們恪盡職守、履職盡責,只為不辱自己的使命。

在他們的不懈努力下村裡的路通了,路燈亮了,群眾喝上了到戶的自來水,貧困戶脫貧了,群眾奔小康了,群眾笑了,當群主拉著他們的手,豎起大拇指說“中國共產黨真好”的時候,他們卻哭了,他們的付出終於有了收穫,他們累並快樂著,忙併充實著,為了這一句肯定,他們所有的付出值得了。

如今我也是基層鄉鎮幹部中的普通一員,我願做這顆小小的螺絲釘,不退縮,不生鏽,人民群眾哪裡需要我就去哪裡,黨哪裡需要我就去哪裡,只要黨旗飄揚的地方就是我的奮鬥目標。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只要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而貢獻力量,就算是顆小小的螺絲釘,我也甘心情願,無怨無悔。

【国庆70周年武山青年说】杨河镇祁立丽:愿做一颗螺丝钉 永远拧在党旗飘扬的地方

友情提示

“青年大學習”網上主題團課第六季第三期

開始學習啦

【国庆70周年武山青年说】杨河镇祁立丽:愿做一颗螺丝钉 永远拧在党旗飘扬的地方
【国庆70周年武山青年说】杨河镇祁立丽:愿做一颗螺丝钉 永远拧在党旗飘扬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