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外星人》中,這一點很多人都沒看懂

電影不僅僅是講一個故事,它最有魅力的一點是所引發出來的反思和關懷。

在影片差不多剛好一半的地方,外星人問了一個問題:

一個高等生物,因為一個愚蠢的人類發生意外,來到這裡,他錯了嗎?你們為什麼要這麼對他?

外星人自己給出的答案是:他沒錯。

耿浩的回答是:

錯肯定是錯了,那都在這酒裡邊行不行?

《瘋狂的外星人》中,這一點很多人都沒看懂

大飛的回答很有意思,他說:

大哥,你要說這是錯我也得喝點酒,我狗眼看人低,有眼不識泰山。

《瘋狂的外星人》中,這一點很多人都沒看懂

他們兩個的回答其實是想說,優越感和傲慢是錯的

現在他們已經知道這猴子是外星人,但之前他們只是把它看成一隻猴子。高等的人對猴子天生就有優越感,就像高等的外星生物對人類的優越感一樣。

影片中外星人在太空中發生意外的原因之一是它太過傲慢,但是他並不認為自己有錯,而人類對待地球上的其他動物何嘗不是如此。我們自稱是萬物之靈,我們對其他動物也有很強的優越感,我們耍猴、我們訓練海豚、海獅、熊、老虎...只是為了讓我們能夠觀賞動物擬人的那一面,我們也不認為自己這麼做有錯。

我們沒有意識到我們的行為給別的動物帶去了多少痛苦和死亡。

這是來自高等生物的優越感,電影很諷刺的一個地方是耿浩說的那句話:

我就是個耍猴的怎麼了,我就看他瞧不起人那個樣,外星人怎麼了,我能比他差哪去,你們外星人也得講究個人人平等是吧。

《瘋狂的外星人》中,這一點很多人都沒看懂

但是你和猴子講平等了嗎?外星人不聽話,你第一個反應就是拿鞭子抽,訓練歡歡的時候肯定也用了這種方式。生命受到威脅,為了糊弄美國特工,直接就讓歡歡假扮外星人,被美國人抓走了。後來要救歡歡,面對大飛的質問:

你還救猴,在逃命呢大哥?

耿浩的回答是:

歡歡沒進那個船艙你沒看見,一會不就露餡了個屁的嘞。我養了歡歡這麼多年,沒歡歡我怎麼活,你養我啊?

他怕的是露餡,他怕的是沒了歡歡就沒了收入。

馴養員對動物的感情和我們對寵物的感情是不同的,因為馴化過的動物尤其是寵物,是願意依附於人的,願意對人溫順的。而所有種類的猴子都是沒有經過馴化的,它們的天性依然是野性的。馴服和馴化是有區別的。

當寵物對我們表現出好感,我們也會對寵物表現出喜愛。但這些沒有被馴化的動物不會對人產生這種好感。

如果我們的寵物只是因為跟著我們有肉吃才表現得這麼友好,那我們也不會那麼喜歡它們。養過貓和狗的人都會發現,它們是打心眼裡喜歡你的。

《瘋狂的外星人》中,這一點很多人都沒看懂

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人對於馴養員和動物的這種關係感到敏感,動物表演這個行業也遭到越來越多人的抵制。

其實對於那些人類已經馴化的動物進行表演,大部分人不會反對,我們反對的是對那些馴化程度低的動物所進行的動物表演。

像狗、馬這類高度馴化的動物所進行的動物表演是很正常的,因為它們已經和人類有很長時間的配合,它們有和人合作的天性和能力。

《瘋狂的外星人》中,這一點很多人都沒看懂

但要馴服黑熊走鋼絲或者老虎鑽火圈其實是非常困難的。為了讓這些動物聽話,不得不採用正負強化和懲罰的方式。

正負強化和懲罰

電影中講的巴甫洛夫,是我們中學課本上都學過的。巴甫洛夫的狗每次在吃肉前都會聽到鈴聲,所以後來聽到鈴聲它就開始流口水。

懵懂無知的猴子原先並不知道什麼是立正敬禮,但是當它聽到鑼聲卻沒有立正敬禮的時候,鞭子就會打到它身上,於是下次它聽到鑼聲就會條件反射地敬禮。猴子聽到鑼聲就會想到鞭子的疼痛,為了避免這種疼痛它就會敬禮。慣常使用懲罰和負強化,是動物表演最讓人詬病的地方。

與懲罰不同的是正強化,就是利誘。你可能聽過斯金納的老鼠,一隻老鼠被放進鐵籠子裡,它在到處觸碰和玩耍過程中,無意識地觸碰到了一個開關,就會得到食物,在又一次無意識地觸碰到開關後,老鼠又得到了那個食物,於是它學會了通過觸碰開關來獲得食物。

在水族館,每次海獅成功頂球,馴養員就會給它吃魚。長此以往,海獅就會為了食物而樂於去做那樣的動作。但是,如果為了訓練,故意餓著動物,只有當它們做動作了才給吃的,這本質上也是一種虐待。

《瘋狂的外星人》中,這一點很多人都沒看懂

像猴子、大象這類動物,野性難馴,它們要表演的節目又違背各自的天性,因此需要更多的強化訓練。而這些強化訓練中,懲罰和虐待是最好用的,所以我們也可以看到,電影中外星人被打了一鞭子後就乖乖地騎自行車了。

另外還有一個經常舉的例子,就是大猩猩的露齒笑。這個本來是用來表達恐懼的表情,卻被訓練強化供人娛樂,而且經過這種訓練的大猩猩將不再能夠和別的大猩猩正常社交。如果我們將心比心,想想在人類社會中失去社交能力有多麼可怕,我們還會繼續訓練大猩猩的露齒笑嗎?

《瘋狂的外星人》中,這一點很多人都沒看懂

這部電影反映出來的人類和動物的關係值得我們深思。

應該說,電影本身是一部很成功的喜劇,我也能夠理解有些東西是為了喜劇效果才這麼設計的。

導演甯浩老師說他的瘋狂系列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一個沒有錯的人改變了這個世界,而他想要的就是尊重。

在這部電影中,這個沒有錯值得打上一個問號,有時候可能只是他自己覺得沒有錯。

耍猴值得被提倡嗎?

在上世紀80年代,臺灣一個節目找來了一隻紅毛猩猩當嘉賓。節目過後,多達1000只紅毛猩猩被走私到臺灣賣做寵物,另外還有4000只猩猩死在運輸途中。今天,紅毛猩猩這個物種僅存5-6萬隻。

《瘋狂的外星人》中,這一點很多人都沒看懂

這還是非法走私的。可怕的是有些還是合法的。

1975年到2012年,日本出口了668頭海豚,其中330頭出口到中國,這些海豚多是來自大名鼎鼎的海豚灣,他們合法地進入了中國的水族館,進行表演訓練以取悅人類。

動物表演這個行業刺激了偷獵,我們看到的那些聰明伶俐的表演背後是鮮血和殺戮。

《瘋狂的外星人》中,這一點很多人都沒看懂

電影中耿浩多次提到:耍猴是國粹

耍猴確實是一門傳統的手藝,但它和馬戲團裡訓練動物的方式沒有什麼不同,電影中使用的訓練方式也不過是正負強化和懲罰而已,不同的只是訓練對象換成了和人更相像的猴子,能夠完成的動作更多罷了。

在這部電影中,好像有意無意地把耍猴這門手藝當做是一件值得保護的事,這無形中提倡了耍猴這一行為。更多的人對耍猴感到興趣,是否會導致更多的猴被走私以及被虐待?

甯浩自己說電影中外星人代指的是現實中那些傲慢、有優越感的人,但是如果我們只批判以外星人為代表的傲慢、有優越感的人,卻忽視對弱者的同情和關懷,我們或許將成為那個最高傲、最有優越感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