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生花鳥畫欣賞

“藝術作品是作者內心的反映,作品展現的只是‘冰山一角’。”劉文生喜歡用淡墨描摹一種抽象、無形的狀態,無意間卻營造了深邃空靈、悠遠而淡然的空間,給人以寧靜之感。一如其人,儒雅、平和、隨性。


劉文生花鳥畫欣賞

劉文生


1956年生於天津。1976年任天津工藝美術學校中國畫教師。1986年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1990年赴日本留學,1994年日本筑波大學日本畫專業大學院畢業,再次獲碩士學位。在日本筑波、東京、大阪、仙台、福島、琦玉、九州、橫浜等地多次舉辦了個人畫展。2004年歸國。2005年入選中國中青年藝術家精品展。2009年作品《紫藤》獲天津美展銀獎,併入選第十一屆全國美展。2014年《清氣》入選第十二屆全國美展。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天津美協理事,天津美術學院創作院副院長,中國畫系教授,碩士生導師。


劉文生花鳥畫欣賞

劉文生《墨韻荷花》


劉文生作畫是從整體畫面出發,兼顧全局。即使構圖相同,技法也會有所變化。“寫意畫講究‘筆筆生髮’,根據第一筆去畫第二筆,根據已畫的部分再畫後面的,永遠是加法形式,沒有修改的可能性。這雖然是在宣紙上畫水墨寫意的弱點,也是這一畫中最大的難度,但水墨的偶然性反過來增加了其藝術趣味,使之有不可多得之感。”


劉文生花鳥畫欣賞

劉文生《秋韻》

古人把生活中的東西通過藝術規律表現出來,轉換成藝術,這在當時是創新,如今卻變成了傳統。劉文生的作品大多追求“意韻”,但又不同於傳統文人畫的味道。“我的畫確實能看出些‘新’的東西。所謂‘新’就是通過對生活的細緻觀察,以獨特的方式和審美呈現出來,設定一個構圖,慢慢形成自己的面貌。”劉文生認為,生活中很多具體的東西需要親眼看到、捕捉到,自己想象的,大部分都是概念的。“很多細節的東西稍微寫實一點,就能呈現出不同的效果,這是創作出來的新形式。”這就好比很多人觀其畫,不看落款便知道是劉文生所作,既寫實又生動。


劉文生花鳥畫欣賞

劉文生《雞冠花》


劉文生花鳥畫欣賞

劉文生《紫藤翠鳥》

中國畫本身具有抽象的藝術手段,劉文生的作品既有抽象的水墨符號又有來源於生活的寫實造型。有人贊其畫“大意境,極具象”。“作品如果僅為抽象符號,理解起來難度較大,如果都為具象的畫面,又給人一覽無餘之感。”劉文生更喜歡將兩者相結合,即抽象與具象之間。抽象給作品提供了無限的想象空間,而具象又給這一廣袤的空間設定了一個範圍,這個範圍就是他內心的一種性情。

劉文生花鳥畫欣賞

劉文生《翠鳥》

社會活動量、社會地位、畫家創作水準是衡量藝術家畫作的標尺。然而經過歷史的檢驗,最終流傳下來的永遠是那些學術性強、風格清晰、筆墨講究的經典。“歷史是最無情的,沉澱下來的作品一定是最好的東西。”劉文生對自己的藝術信心滿滿,現在他認為自己已經探索出一個樣式,但是作品數量還不夠大、範圍不夠廣,還需要研究。“從純粹的藝術價值上看,自己還能更上一層。我很崇拜吳冠中,他的每幅畫都是從藝術角度(包括自身感受和形式語言)來追求的,簡單的幾筆、幾條線都能稱之為作品。”


劉文生花鳥畫欣賞


劉文生花鳥畫欣賞

劉文生《深秋》

中國繪畫史源遠流長,雖然西方對中國畫的認知有限,但隨著中國的強大,劉文生坦言,其後續能量是巨大的。“很多人喜歡中國的水墨畫,但它現在在全世界範圍內還達不到主流藝術的標準。然而作畫之人越來越多,信息量又大,再加上很多年輕人又有上進心。從社會的整體狀態來看,中國畫必定後繼有人,國際影響力也會日益擴大,在世界藝術領域中必將樹起一面旗幟。”


劉文生花鳥畫欣賞

劉文生《雅丹地貌》


劉文生花鳥畫欣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