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夜釣也別有一種“獨釣寒江雪”的韻味。

天冷地凍,你敢去夜釣嗎?

各位釣友大家晚上好,今天的話題是冬季夜釣的攻略。說到夜釣,很多釣友一定會想起,夜釣最好的季節是在春秋時節。

事實上,夜釣也並非只是春秋季節的專屬,一如夏季清涼的夜晚,就是一天中最佳的釣魚時間。冬季夜釣也別有一種“獨釣寒江雪”的韻味。

冬季,尤其是初冬,早晚氣溫相對較低,當水溫適宜時,鯽、鯉、草、青等目標魚,才從深水區遊向近岸的淺灘尋覓食物,適時拋竿必有所獲。

清晨有效垂釣時間短,9時以後氣溫、水溫升高,又是小雜魚的天下。因此只有在傍晚19時以後,才是釣者大顯身手的最佳時機。當然,在時間的選擇上,應當儘量避開寒流入侵的時期,選擇相對溫暖的寒流間隔期。

冬季釣魚,傳統釣、臺釣均可,但在靠近水草的釣點,還是應當採用臺釣。釣鈍不釣靈

夜釣時環境安靜,魚兒安全感倍增,因此在入窩後,吸餌頓感強烈、頂漂有力,此時釣鈍比釣靈的中魚率高。釣鈍最大的好處是屏蔽掉一些微弱的無效信號,所以當很多釣友在夜釣時使用餌調5目釣4-6目或拉餌調5目釣5-6目,總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夜釣燈選購

過去夜釣使用的是夜光棒,粗大壓漂,靈敏度差,釣小魚漂無反應,唯有守大魚有明顯信號,因而夜釣者寥寥無幾。幾年前,隨著藍光和紫光燈的出現,夜釣已成常態。每當夜幕降臨,到處都是一束束的藍光或紫光,大老遠便知有多少人在過“癮”。夜釣燈的出現,使夜釣可以像白天一樣,捕捉到微弱的信號,可以說是每一位夜釣愛好者的福音。

釣近不釣遠

由於淺灘區的食物要比深水區豐富,故而大小魚類都會在夜間齊聚岸邊索食。所以夜釣時一定要捨近求遠,千萬不要犯“水深大魚,水淺魚小”的認知錯誤。釣近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淺水區水溫變化快,上下水層的交換也很快,是鯽鯉等目標魚類最佳的覓食場所。

棄草釣亮區

白天時,水草通過光合作用,使周圍的溶氧量增加,同時水草上附著著的大量微生物、水生昆蟲等,又是魚兒最喜歡的食物。所以在白天釣魚時,選擇有水草的地方肯定是沒有錯的。

可是到了夜裡,水草不但不能產生氧氣,反而需要不斷吸取水中的氧氣來維持生命,比亮水區的溶氧量低。所以,夜釣時應當棄草,選擇1.8米以下的亮水區下竿。此外,魚兒在冬季活動範圍有限,“發窩”時間也比往常更久,因此在夜晚不宜開闢新的釣位,而應首選在白天時釣友集中的地方下竿。

餌料要軟散

冬季夜釣時,無論是使用香甜味型或是腥香味型的餌料,都必須保證氣味濃烈。

在你所使用的商品餌中,如果不含有拉絲粉(即小麥蛋白)成分,可以自行適當添加。

由於冬季時魚口很輕,又沒有小雜魚乾擾,所以在餌料的配置上,要儘可能使之鬆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