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下,開創物業管理行業新趨勢

互聯網+時代下,開創物業管理行業新趨勢

物業管理行業是在傳統的房屋管理基礎上演變而來的新興行業,隨著住宅多樣化的不斷髮揮在那,物業管理作為一門科學的內涵已經超出了傳統定性描述和評價的範疇,發展成為集多種手段對物業進行綜合管理,並對物業資料進行歸類彙總,整理分析,定性與定量評價、發展預測的獨立專業,物業管理在現代生活中的作用已被廣泛認可。

目前,物業管理已經開始向市場化、專業化方向發展,不少優秀的物業管理公司逐漸形成了“氛圍管理”“零干擾服務”等物業管理理念。

但是,我國物業管理整體水平偏低,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物業管理客戶滿意度較低,其次是經營效益低。物業管理這種現狀,固然有其可觀的原因,但是最重要的原因還是處於物業管理公司本身,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缺乏高素質人才

由於我國很大一部分物業公司是由原來的房管所轉制而來,或者是有的物業開發商為了迎合購房者的需求而臨時找人籌建的,導致物業管理公司從業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總體水平不高。物業管理所涉及的範圍非常廣,既要對物業、設備的管理,還要面對業主,物管配套公司,管理的內容非常繁瑣,特別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物業管理服務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物業管理行業需要具有現代管理新思想的高素質專業人才。


2. 物業管理公司的管理水平低

主要體現在工作流程不規範,缺少具體的操作規範: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效率低;部門間信息不能共享,缺乏溝通,造成許多重複性的勞動;大量數據的手工操作,降低了工業效率,數據容易出錯,公司缺乏決策的依據等等。


3. 缺乏同業主實時溝通的渠道

信息溝通渠道的缺乏,導致物業管理無法提供業主所迫切需要的服務,更重要的是,業務的報修和投訴不能及時得到處理,影響業主的滿意度,市場經濟時代,客戶的需求變化非常快,這就要求物業管理公司必須建立實時的信息溝通渠道,及時瞭解並滿足物業所有者的需求,特別是個性化的需求,這應該是物業管理公司最基本的目標。


互聯網+時代下,開創物業管理行業新趨勢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進步,物業管理服務面對更多挑戰,傳統的物業管理服務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生活水平的需求。企業應致力打破傳統物業管理的約束,通過大數據等先進創新技術的應用,建立服務平臺,加強與客戶的溝通,充分發掘客戶的潛在需求,進而開展各種以客戶體驗為核心的服務,對客戶的物業需求快速響應,在客戶需求的基礎上,提供更具有競爭力的、創新的服務方案,為客戶帶來全新的服務體驗。

網絡時代需要怎樣的物業管理?


商業模式的升級和轉變

物業管理企業應建立起“互聯網+”全產業鏈模式,構建新型物業020生活消費服務平臺,開展衍生或定製服務,延伸至養老、家政、房屋租售、電子商務等各類個性化需求,使企業向“高人力資本含量、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價值”轉變。


新的商業模式:1. 020社區電子商務模式;2. 社區教育平臺模式;3. 資產運營與管理商模式;4. 社區金融服務平臺模式(打造“最後一公里”的盈利模式、打造“互聯網+”的商業聯盟共贏模式、通過互聯網科技開創社區金融服務。)


物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與時俱進

如何培育互聯網時代複合型人才是一個新的課題。要關注和解決人才結構需求的變化,如社區電商平臺、社區養老、社區銀行、社區醫院等概念性業務都進入了物業管理的視野,這個過程需要更多多元化的人才結構。對物業服務企業的管理能力和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提高物業公司整合資源的能力

整合能力是物管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核心能力,作為服務業主生活的物業服務公司,可以覆蓋到房地產行業最前端,也就是從“生活反饋到產品”、從設計到業主的二次出售,我們都能提供精準的服務,對地產施加各種以服務需求為導向的影響。要推動開發企業大力發展智能物業和智慧社區,加快推動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生物識別等技術在物業建設中的應用,大力發展智能家居和數字樓宇,增強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設備的智能化、科技化水平。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很多的資源,如何整合好利用發這些資源才是成功的基礎。


互聯網+時代下,開創物業管理行業新趨勢


物業管理公司是距離社區消費群體最近的實體,具有做社區服務020天然的優勢,因此需要採取資源整合,共同發展的方式與市場上的軟件開發企業、商家和物流企業開展商業合作,創造多方共贏局面。

在互聯網時代,物企一定利用好自己的優勢,找對可以依靠的平臺,對全新的商業模式、管理模式和服務模式,真正做到“看得見、看得懂、看得起、看得上”,才能讓企業走的更遠、走的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