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荒600畝倒水河畔追夢人——記紅安縣銘晟生態農業示範園有限公司負責人郝流秀

中國發展網 在紅安縣火連畈茶場的倒水河畔,有一處千畝桃園,長達十餘里,而在3年前,這裡大部分還是一片荒山崗地。經過近3年培育,這些小桃樹已經結出果實,它的主人,是一對熱愛農業種植的外地夫妻徐振鴻和郝流秀。

开荒600亩倒水河畔追梦人——记红安县铭晟生态农业示范园有限公司负责人郝流秀

一大早,在紅安縣火連畈茶場銘晟生態農業示範園,村民們正在對小果樹進行整枝。湖北銘晟生態農業示範園有限公司負責人郝流秀說:“這一片呢是2019年,我們在中國農科院引進的最新的油蟠品種,油蟠9號,市場價格如果說論個賣的話,大概在25塊錢,論斤賣30塊錢一斤。”

开荒600亩倒水河畔追梦人——记红安县铭晟生态农业示范园有限公司负责人郝流秀

2018年,郝流秀和丈夫徐振鴻一起,在紅安縣火連畈茶場流轉荒山崗地1200畝,打造十里桃花溪。郝流秀說:“倒水河這一塊的荒山荒田荒地,全部都要讓它變成果園,紅薯田和水田,目前我所有的工人每一天都在勞動。”

开荒600亩倒水河畔追梦人——记红安县铭晟生态农业示范园有限公司负责人郝流秀

徐振鴻、郝流秀夫妻倆計劃再用3年時間,完成綠色觀光示範園打造。郝流秀說:“我們是種桃的嘛,我們就用桃來說話,我準備在這個地方打造一個十里桃花溪。今年開荒的面積,將近要達到600畝。作為我們農場主來說,我們不能讓土地在我們手上閒置到這個地方,荒上一年兩年,給自己沒一個交代,給政府沒有交代。”

在開荒同時,他們嘗試桃樹+紅安苕的套種模式,併購買專用機械,提高種植效率。郝流秀說:“這樣做呢,就是說第一我們沒有浪費資源,土地重複利用,第二個是呢,種上的東西以後,這個地裡邊就不生草。”

發展農業種植產業,帶動了村民就業,也鞏固了脫貧成果。郝流秀說:“在這幾年裡面,我今年帶動貧困戶,七里坪鎮是60多戶,這一塊40多戶,一共100多戶的貧困戶。他們是照顧家庭、掙工資,都沒有拉下,兩不誤。”

脫貧戶阮臘英在這個示範園務工已經3年多,對於郝流秀夫妻倆,她讚不絕口。她說:“我的工資呢,一個月要掙兩三千塊。你像我們每天在這裡做事,郝姐送過來吃的,總有四菜一湯,飯啊菜啊讓我們吃好,做的又可口又有味道,比我們家裡還做的好吃。”(廖亮 毛紅平 張勝紅 石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