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溪加快“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

2019年以來,績溪縣瞄準打造美麗中國“績溪樣板”、建設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標杆、全國“兩山”實踐創新基地排頭兵的新目標,聚力開展爭創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活動。力爭到2020年,形成多條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和地區生產總值(GDP)實現雙增長,推行GDP與GEP雙核算、雙運行、雙提升機制。

  創新體制機制,量化綠水青山。建立“兩山”實踐創新智庫、價值核算評估應用、綠水青山保護機制,建立GDP與GEP綜合評價體系,探索推行GDP與GEP雙核算、雙運行、雙提升機制。完善水生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持續強化新安江流域綜合治理,共同打造新安江——千島湖國家生態補償機制示範區。

  夯實生態本底,守護綠水青山。實施綠水工程、青山工程、藍天工程、淨土工程和科技工程。完成揚之河揚溪段、登源河伏嶺段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加快實施徽山大道至郎家溪段汙水管網建設、乳溪河汙水截流工程、老城區雨汙分流改造項目;加強清涼峰自然保護區、龍川風景名勝區等各類自然保護地的執法監管;強力推動化工、印刷、建材、表面塗裝、機動車維修等行業的廢氣治理;完成採砂制砂點整治清退和村級公益性公墓建設,關閉退出2家以上非煤礦山;健全生態環境全自動監測體系,搭建“兩山”生態環境智慧平臺,對林地、飲用水、土壤、空氣、排汙管網等生態環境敏感環節進行實時監控監測和數據傳輸共享;探索政府、企業、民間、百姓“互聯互通互動·共創共建共治”生態文明、生態保護格局。

  創新實現路徑,鑄就金山銀山。高質量建設績溪綠色發展體制機制創新區和全國綠色食品原料(山核桃)標準化生產基地,以“徽菜、山核桃、油茶、燕筍、茶葉、皖藥、石斑魚”山貨水產為重點,實施百億現代農業產業培育工程;圍繞百億機械製造、百億健康食品醫藥產業目標,引進支持機械製造企業、食品精深加工和醫藥生產企業落戶績溪;實施“專精特新”中小微企業培育計劃,建立企業研究生工作站、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研發平臺;以“山水生態文旅、山水生態產品、山水生態養生”三把金鑰匙,建設“生態旅遊度假、有機優質綠色產品供應、健康產業發展”三大基地。建成5個健康養老中心及現代服務產業園,實現產值20億元。

  綠色富民惠民,共享“兩山”成果。確保創成國家衛生縣城,實施城市“顯山露水”工程;採取以工代賑、以獎代補、建設“生態美超市”等方式,推動美麗鄉村由建設型向經營型提升。完成30個村年度創建任務,新增2個省級以上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加快推進攝影小鎮和徽州味道、徽商故里小鎮建設,打造“百名能人”帶動增收工程,增容鄉土人才信息庫建設,創新“五個一批”帶動載體,確保全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