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伐吳60年不成:詳談其中被忽略的最主要因素——天險長江!

文|歷史時刻錄

魏晉伐吳60年不成:詳談其中被忽略的最主要因素——天險長江!

上:天險長江;下:長江貫穿東西流勢圖

01導言

東漢末年群雄割據,經過數十年征戰,形成吳蜀魏三分天下之勢,最強的魏國為何不能橫掃吳蜀兩國?

很多人給出的答案是魏國比吳蜀兩國任何一國國力都強,但是若吳蜀兩國聯合則要比魏國強,真的是這樣嗎?

對此,我查閱古書:《通典·食貨·歷代盛衰戶口》 《續漢書·郡國志》《晉書·地理志》《三國志·吳志·孫皓傳》發現,事情並不是這樣。

三國時期

  1. 魏國:人口大約537萬 ;兵力70——80萬;地域約佔據12個州
  2. 吳國:人口大約230萬;兵力23萬;地域約佔據3個州
  3. 蜀國:人口大約94萬;兵力10萬;地域約佔據1個州

魏吳蜀三國人口對比約5:2:1;兵力對比約7:2:1;地域對比約12:3:1。

魏晉伐吳60年不成:詳談其中被忽略的最主要因素——天險長江!

吳蜀魏三國爭霸

由此可見,魏國總體實力是遠超吳蜀兩國的(即便兩國聯合),那麼強大的魏國為仍不能橫掃兩國呢?

我認為最主要的因素並不是吳蜀兩國的聯合,而是地理問題,存在兩大天險——崇山峻嶺與滾滾長江

今天我們要詳談的就是魏晉伐吳60年不成的最主要原因——天險長江!

02自西向東流:橫貫中國中部的長江阻礙南北統一

長江發源於“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於崇明島以東注入東海,全長6300餘公里,流經中國11個勝利行政區。

長江寬度最寬達八十千米,最窄處也有六百五十米,水流湍急,在古時橫渡長江並沒有那麼簡單,也因此,長江成為南北統一的最大阻礙。

三國時期南北統一第一戰:赤壁之戰

建安十三年(208年)於長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發生一場驚天大戰——赤壁之戰,最終以孫劉聯軍大勝,曹操大敗而告終。

赤壁之戰曹操有兵力20萬,而孫劉聯軍僅僅有5萬軍隊,在兵力上曹操有絕對的優勢,可足智多謀的曹操為什麼仍然失敗了呢?

赤壁之戰又常被叫作為“火燒赤壁”,顯而易見,曹操失敗的直接原因是因為遭受到了“火攻”,而又為何一把火便可令曹操失敗呢?這又在於曹操的一項措施“鐵索連環”,即因曹操士兵多不習水性,於顛簸的船上站立不穩,於是用鐵索將船隻全部連接在一起,使其牢固,使士兵適應船上的生活。

魏晉伐吳60年不成:詳談其中被忽略的最主要因素——天險長江!

赤壁之戰三方進軍路線圖

從這可以得出兩點信息

  1. 包括曹操在內的曹軍高級指揮不擅長水戰指揮
  2. 曹操的北方士兵不擅長於水上作戰

且舍鞍馬,仗舟楫,與吳越爭衡,本非中國所長——《三國志·吳書·周瑜傳》

曹操“以己之短,攻其所長”的背後是北方統一南方必須度過長江的無奈。

因此,赤壁之戰與其說是孫劉聯軍戰勝了曹操,不如說是長江天險戰勝了曹操,赤壁之戰是一場受地理環境影響最大的戰役。

此戰證明:以當時曹操的北方“臨時海軍”與孫吳的“正牌海軍”於長江決戰是不可行的。

三國時期南北統一第二戰:曹軍對長江作戰的嘗試

於長江上直接決戰不可行,那就改變戰略。於是,曹操改變了戰略方針,改於長江決戰為建造小船“偷渡”長江,對江南進行滲透,或渡過長江於長江對岸與孫吳軍隊作戰。

1、輕舟偷襲

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春,曹操在淮河的支流渦水中製作小舟,操練士兵。(淮河為曹魏境內河流,後可通過大運河注入長江水系)

“作輕舟,治水軍”——《三國志》

公元213年春,曹操展開行動,他經合肥、巢湖去征討孫權,攻破孫權長江西岸的軍營,捕獲孫權的都督公孫陽,就引軍歸來。

“進軍濡須口,攻破權江西營獲權都督公孫陽,乃引軍還。,”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從這次軍事行動可以看出兩點信息:

  1. 曹操此次行動投入兵力並不多,因為合肥、巢湖一帶河流流量不大,船隻的吃水很淺,只能容納小船,再加上209年曹操的建造輕舟的行動,可見這次行動並不能出動很多士兵。
  2. 這次行動應該是一場類似“偷襲”的特殊行動,不然曹操不會在攻破孫權江西的軍營,並且活捉了孫吳都督的情況下輕易撤退。

經過初步嘗試,曹操的“偷渡”偷襲,過江後與孫權於陸地上戰鬥的戰術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曹操一方見此戰術有效,於是多次對孫權方展開偷襲:如曹休率“輕船五百、敢死萬人”偷襲孫權後方;曹仁“以兵五千,乘油船”進攻孫權濡須口駐軍。

魏晉伐吳60年不成:詳談其中被忽略的最主要因素——天險長江!

曹魏時期:輕舟小船

從曹休的“輕船五百、敢死萬人”,可見此船是可以乘坐20人的小船,曹仁率軍乘坐的油船也是類似這種承載人數不多的小船。

但是經過多次嘗試後,曹操一方發現了此戰術尷尬的一面,輕舟渡江偷襲可以,但是卻不能給敵軍造成實質性的損傷,也就是說即便你冒著大風險,偷襲了對方,而對方卻也不痛不癢,很快的便可恢復過來。

而對方被自己長時間偷襲,也開始著手於建設長江江防,使自己偷襲不在容易成功。

2、加大兵力

對此,曹軍開始逐漸的增加兵力,準備一次便打疼對方。

224年春,曹丕率領大軍渡江尋找戰機,而由於曹丕此次人多勢眾,引起東吳水軍重視,全國總動員,加強長江邊防。

東吳防範嚴密,曹丕無處登岸,又由於長江之中風浪很大,曹丕的帥船險些被風浪掀翻,曹丕虛驚一場只好無奈返還。

“吾欲去江數里,築宮室往來其中,見賊可擊之形,使出奇兵擊之;若或未可,則當舒六軍以遊獵,饗賜軍士。”——裴注引《魏略》

225年冬,曹丕再次率十萬大軍準備渡江,而這次曹丕選擇的是風浪較小的枯水期冬季,但是無奈冬季運河結冰,曹丕的戰船無法駛入長江,又只得作罷。

“是歲大寒,水道冰,舟不得入江”

輕舟偷襲無法給敵人造成致命性的傷害,而加大船隻、加大兵力又易被發現,再加上天險長江,曹軍常常無功而返,曹軍伐吳之戰面臨如此尷尬的局面,經過長時間的反覆嘗試,使曹軍認識到“偷渡偷襲”戰術並不能徹底的消滅掉東吳。

而只有擁有一個強大的海軍,方能徹底攻破孫吳長江防線打敗東吳。於是,曹魏開始著手於水軍的建設。

魏晉伐吳60年不成:詳談其中被忽略的最主要因素——天險長江!

曹魏時期:水軍

反觀孫吳,長江以南是亞熱帶氣候,降水量大。因此南方的孫吳政權早已習慣於水上、於船上生活,對大小船隻的運用更是得心應手。但是由於孫吳政權國力較弱以及缺少戰馬,也難組織起有效的北伐。

看到這裡,更能說明長江對南北統一作戰的影響之大,他直接加劇了南北統一難度。

南北統一第三戰:晉軍破吳

經過數十年的計劃準備,魏國終於建造好足夠的船隻,以及操練好自己的水軍。(準確點來說應該是晉國,因為這個時期司馬炎已經登基為晉武帝。)有能力與東吳與長江上正面決戰。

公元279年,晉武帝對東吳發起總攻,司馬炎佈置六路大軍從長江各處對東吳發起進攻,目的是讓東吳顧此失彼。

十一月,大舉伐吳,遣鎮軍將軍、琅邪王伷出塗中,安東將軍王渾出江西,建威將軍王戎出武昌,平南將軍胡奮出夏口,鎮南大將軍杜預出江陵,龍驤將軍王濬、廣武將軍唐彬率巴蜀之卒浮江而下,東西凡二十餘萬。以太尉賈充為大都督,行冠軍將軍楊濟為副,總統眾軍。——《晉書·武帝紀》

晉軍大軍壓境,終於一舉攻破孫吳長江防線,直逼東吳首都建業,吳主孫皓投降,東吳國滅。

這次司馬炎投入的兵力共計二十萬,而孫吳的兵力也是二十萬左右。

由此可見,經過近六十年的訓練,魏晉的北方軍隊已經熟悉於水上作戰,並且魏晉的水軍建設也相對完善,可以於長江上與東吳水軍一決雌雄。

魏晉伐吳60年不成:詳談其中被忽略的最主要因素——天險長江!

晉滅吳:進軍示意圖

03結語

南北統一三戰

第一戰曹魏以“不成熟”水軍20萬大戰東吳水軍5萬,曹魏敗;

第二戰曹魏以“偷渡偷襲”戰術進攻東吳,並無明顯建樹;

第三戰西晉以“成熟”水軍20萬大戰東吳水軍20萬,西晉勝;

此三戰可以明顯的看出長江對於南北戰爭的直接影響。


魏晉滅吳之戰是一場圍繞長江進行的戰爭,戰爭之初,對於“不成熟”的魏軍來說,長江相當於20萬東吳軍隊,也因此赤壁之戰時,曹操擁兵20萬,看似人數遠遠大於東吳水軍,實則加上長江的影響之後,魏軍是處於下風的,這也是他失敗的原因。

而到後期,隨著魏晉水軍的建設,長江的阻礙作用對於魏晉軍隊的影響越來越小,近乎接近於零。沒有了長江的影響,憑藉魏晉的國力,打敗東吳並不是很難,這也是西晉最後能夠一舉滅掉東吳的原因。

喜歡歷史時刻錄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呦!

參考資料:《三國志》《晉書》《魏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