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羅|公筷公勺擺上了餐桌 引領舌尖文明新“食”尚

一場疫情,考驗著人們的身心,也重塑了人們的生活習慣。隨著病毒防範知識的普及,人們更加認識到健康飲食習慣的重要,公筷公勺也悄然出現在一些市民的餐桌上。

博羅|公筷公勺擺上了餐桌 引領舌尖文明新“食”尚

4月9日,記者在石灣鎮一酒店看到,不少市民一大早就來到酒店排隊,經過了體溫測量、手部消毒等系列防疫“關卡”後,找到喜歡的位置坐下點餐。與疫前有所不同的是,酒店內的每張餐桌上都擺放著公筷公勺,來喝早茶的市民也自覺地用了起來。

博羅|公筷公勺擺上了餐桌 引領舌尖文明新“食”尚

博羅|公筷公勺擺上了餐桌 引領舌尖文明新“食”尚

“我覺得這個環節是比較重要的,因為沒有公筷,大家都拿筷子在盤子裡夾菜,很容易傳染疾病。”今年60歲的陳先生是東莞石龍人,他告訴記者,自從酒店復業以後,他每天早上都準點過來“報到”。對於酒店復業後的改變,他認為這是非常有必要的舉措。

博羅|公筷公勺擺上了餐桌 引領舌尖文明新“食”尚

博羅|公筷公勺擺上了餐桌 引領舌尖文明新“食”尚

“如果有人不用公筷,那些東西我都不吃的。”今年77歲的朱大叔一直以來都有使用公筷公勺的習慣。長期以來,他和別人一起用餐時使用公筷公勺,都被視為矯情、生分而受到“冷落”。一場疫情改變了他身邊朋友們的看法,現在,大家都覺得使用公筷公勺是一種文明新風。

博羅|公筷公勺擺上了餐桌 引領舌尖文明新“食”尚

記者瞭解到,自3月底該酒店復工以來,就倡導食客們使用公筷,減少細菌、病毒傳播機會,大部分食客都能夠理解並遵守。

博羅|公筷公勺擺上了餐桌 引領舌尖文明新“食”尚

為切實做好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餐飲服務業衛生防疫工作,博羅印發了《博羅縣餐飲服務業復工復市疫情防控工作指引》,要求餐飲經營單位每日上下午對從業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強化從業人員衛生防疫知識宣傳培訓;用餐人員進入用餐場所前必須測量體溫,掃描門店“粵康碼”或出示個人身份信息進行登記,以備查驗;設置洗手設施和配備消毒用品,供就餐人員洗手消毒;採取減少大堂座椅擺放、隔桌安排就餐等措施,切實保障餐飲服務業復工復產員工安全及公眾用餐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