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式入門哪家強?這回一次看光·篇一(乂度、鈺龍、奧萊爾、矩聲

一年多的評測生涯,換來了許多朋友的支持和鼓勵。這一次“在校生專欄”為大家帶來入門級別臺式一體機橫評系列,供大家參考。

本系列目標價位劃定在2000元以下,品類為擁有解碼、放大能力的臺式一體機。作為入門價位,面對經驗不足的玩家讀者,總會有一些極其尷尬的地方:對比同價位便攜播放器如何?搭配這樣那樣一款產品如何?芯片與參數如何解讀?曲線看起來並不好看,那麼聽起來如何?我有這樣那樣的機器,有沒有必要做一個簡單的升級?

諸如此類問題我個人回答便是數不勝數,更多時候並不是玩家不知道自己要升級成為什麼,而是玩家並不知道自己需不需要升級,或者是按照怎樣的一個路數來升級,更別提一些捕風捉影的、來源不明的、沒有足夠參考的型號的機器。

文末為寫作計劃,祝大家玩得開心。

本次橫評的產品有:

乂度 XD-05 plus

乂度 TA-10

鈺龍 金絲雀二代

奧萊爾 X1S 2020

矩聲 M-STAGE HPA-2 CLASSIC


本次橫評參考的耳機器材:

拜亞動力:T90

歌德:SR80e(空心棉)

鐵三角:M50x(官方短線)

索尼:1Adac(3.5耳機線連接)

德生:HP300(草根耳機高阻版)+官方升級線

聲美:HP1000(官方短線)

寧梵:NF3u(大地)、NF4u(海洋)、NA1、NA2

凱聲:陰陽師、藍精鈴

餘音:春紛(官方皓月線)

SIVGA:SM001(升級線+均衡管)

自然聲:NS5MKII(官方套裝)

(以上耳機並不完全會在正文中出現,正文中僅挑選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描述。全部放出僅供風格參考,以及針對性的解決後續諮詢中沒有具體產品比照的問題。)


寫在前面:

本次選用機器中XD-05plus在品類方面存在爭議,因此放在第一位,正文內會首先解釋爭議;本文最具看點的莫過於對入門耳放的兩大競品“金絲雀”與“X1s”的完整對比評測,內容皆為大邪神在把玩時候遇到的問題與對此的心得,以及面對不同需求的不同選擇方式,請大家參考;本次選用耳機,大耳方面除SR80e皆為均衡風格,並且皆能勝任專業用途,因此在風格搭配上的參考不足,特此引入那些“能插在臺機上的”耳塞。本文不具有過多專業知識背景,閱讀門檻低,內容豐富,希望大家喜歡。


乂度 XD-05 plus:

對,就是他,明明頂著便攜式的頭銜,體積卻大的這麼不像話!明明驅動力大的嚇人,卻只能用來驅動那些小耳塞和便攜大耳?明明幾乎具備了臺機所有的特徵,無論是多輸入還是濾波模式,卻一直被認為僅僅是便攜一家的壓寨夫人?

幾乎所有我認識的XD-05 plus用家,都曾經在某種時刻將其作為臺機使用,更有甚者從一開始買來就當成臺機來設計自己的個人音響系統。我遇到過最極端的例子,莫過於在西安展上遇見了奧斯特銳的蔣老爺子,老爺子說:無論是參展還是自己用,整一個XD-05,都方便的很。展會上我們分別使用XD-05和plus體驗了蔣工開發著玩的一款非常不錯的平板耳機,聲音潤澤度、樂器的輪廓,變得更加舒暢,老爺子大呼過癮!

本來在便攜橫評中就曾考慮過加入此機,可一方面價位問題,另一方面僅僅驅動力就已經勸退了大部分參與橫評的產品——另一方面,這件事直接讓我產生了做臺機橫評的念頭,也算是一段緣分吧。

以下放出官方淘寶店的數據介紹:

臺式入門哪家強?這回一次看光·篇一(乂度、鈺龍、奧萊爾、矩聲

臺式入門哪家強?這回一次看光·篇一(乂度、鈺龍、奧萊爾、矩聲

整體評述:

正如其數據所顯示的,假設不把這些放張圖片,你甚至都無法意識到這是一款可以用作便攜的產品。其實從設計上我們就能簡單感受到,獨立了USB輸入和type-c接口的供電,單憑這一點就能判斷此機完全能夠勝任桌面pcHiFi的系統搭建:兩根手機充電線,一個插供電插頭,一個插在電腦上,下好驅動以後直接插耳機,內置電池甚至都可以過濾掉供電的雜波。當需要出門時候,拔下所有插頭直接連手機,或者配一個藍牙接收器,直接享受無線。

同軸和光纖的輸入方式也支持專業轉盤的接入,讓你的便攜系統也可以隨時隨地享受到大耳機的快感,不同的濾波模式可以隨時微調整聽感——可以說這是一款幾乎“面面俱到”的產品,非常適合初燒入門的年輕用戶,也很適合需要出差的發燒友。兼顧了臺式用戶和便攜用戶的綜合需求此機堪稱一絕。

但是另一方面,過高的便攜性一定程度上確實會閹割掉產品的一些潛力。舉個簡單的例子,其他產品後續可以通過升級電源線、增加濾波器、隔離牛、避震架來提升整體聽感,充分發揮器材潛力,然而這些玩法卻沒有一個能給XD-05 plus適配——從這個角度,這是一款適合“不那麼愛折騰且當前預算有限”的發燒友選購。

輸入方式:

USB IN、AUX IN/OUT、COAX、OPTICAL

解碼芯片分析:

我們在這個部分提到4490,將在其他產品也會提到。4490作為上一代旗艦,即使在這個時代也是被廣泛運用的一款產品,因其相對優質的指標、相對低廉的採購價格,一直被全價格段的產品所使用:上到曠世Questyle的旗艦播放器QPM,下至XD-05plus的前代產品XD-05——排除大家在選購階段的硬件成見,調好的4490的聲音是非常值得一聽的。

XD-05被一些網友吐槽“買耳放送解碼”,是的,XD-05的放大效果包括聲音都非常不錯,但是恰恰是電路和體積的限制,其中的4490無法發揮出色。也許這就是下代產品放棄4490的原因之一吧?

XD-05plus選用的是4493EQ的解碼。4493是AKM在2018年的最新作品,其參數指標僅次於標杆的4497。單從聲音風格和調教上來判斷,plus相對於前代產品最大的差別,在於樂器表現的形體的輪廓柔順以及全頻段基音的飽滿程度,而且單獨拿出來其解碼部分,4493EQ也是蠻有實力的。無論是直插還是AUX OUT都能聽得出來這一次xDuoo在解碼上花了不少心思,可以說這一次不是“買耳放送解碼”了,而是一個比較面面俱到的一體機產品。

放大部分體驗:

XD-05系列最著名的就是其半DIY設計下的放大電路設計,玩家可以憑藉自己的喜好更換、升級放大芯片,正如膽管之於膽機上一樣。便於參考,我們只聊聊原裝的內容。

不否認,32歐姆下高達1W的輸出確實帶來了許多紅利,包括比較順暢地驅動低阻大耳、勉強驅動了高阻大耳。對於耳塞,小增益小推力模式下對於大部分30歐以上的耳機的驅動是非常舒適的,尤其是對於一些從設計上就擁有潛力的耳塞式耳機。

另外,在不同的濾波模式下的微小差別,其實體現在不同用戶之間是非常可觀的。因此在研究了不同的模式之後,儘快選中自己喜歡的風格是一個不錯的策略。

總結一下,大推力的好處有很多,可能唯一的弊端就是對阻抗過低的耳機,確實很容易過火。話說回來了,好馬配好鞍,這樣的機器去推完全設計於便攜的產品也並不合適,至於此的其中門道,我覺得讓玩家自己體會更為妥帖,在此不多言。

聲音風格:

關鍵字:均衡、舒展、潤澤。

在搭配德生HP300這樣的純錄音室耳機時尤為明顯:樂器的排布以及音色的還原非常得當,高頻延展沒有很過分但是足夠飄逸動聽——另一個搭配就是T90,同樣作為直白、中正的代表,用於聽古典音樂非常合適,可是一旦聆聽日本流行音樂卻會食之無味。然而在搭配類似索尼1A這樣一開始就面向流行音樂的耳機

搭配耳塞中,NA2的搭配是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步到位擴大了聲場,達到了我在評測文章中爭議不斷的“8把樂器聲場”。搭配春紛時候,相同增益下需要更大音量,此時調音中的潤、舒展對春紛的提升便纖毫畢現,樂器輪廓略微柔和,樂感也更佳。

搭配陰陽師的效果也非常不錯,徹底驅動了這塊平頭塞子;而在搭配寧梵 海洋這樣內容濃厚的機器時,用於聆聽流行音樂不會刺激,味道也很足。特別推薦來自自然聲的NS52,同樣風格清淡、還原準確,在XD-05 plus上完全打開了聲場,作為一套便攜設備,用於戶外聆聽古典音樂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其實簡單總結:推任何風格的耳機都能大致得到想要的結果,無論是推力的紅利,還是獨特的以xDuoo為代表的“中國聲”。


乂度 TA-10:

這是一款被太多人所誤解的產品。可以說在2018年中到2019年末的“科學與玄學之爭”中最受影響的一款產品,便是TA-10——硬派外觀,精緻的做工,膽石結合的溫暖聽感,強大的驅動力,沒有理由這是一款被淹沒在歷史長河中的產品。

自從拿到TA-10,可以說這是我使用時間最長的一款產品了,尤其是升級電源線後改善了高頻的模糊感,透徹但是依然溫暖舒適。儘管是“前膽後石”的架構,其後級放大的驅動力確實是“中流砥柱”的存在——我在最初評測臺式機器時候,曾經多次讓其AUX輸入,僅僅做後級放大之用,出來的聲音是典型的“乂度數碼聲”——乾淨,略暖,均衡,非常符合東方人對音樂的需求和理解——據說這乂度品牌的創始人對音樂的理解,實在是佩服佩服。

無論是在俄羅斯,還是在美國,乂度 TA-10都是廣受追捧的產品,主要用於搭配森海塞爾的HD系列。這樣一臺優秀的產品,結合在國內市場表現實在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這一次大邪神帶著大家好好探索探索,仔細深挖一下這款極具魅力的臺式一體機。

以下是官方介紹:

臺式入門哪家強?這回一次看光·篇一(乂度、鈺龍、奧萊爾、矩聲

臺式入門哪家強?這回一次看光·篇一(乂度、鈺龍、奧萊爾、矩聲

臺式入門哪家強?這回一次看光·篇一(乂度、鈺龍、奧萊爾、矩聲

臺式入門哪家強?這回一次看光·篇一(乂度、鈺龍、奧萊爾、矩聲

整體評述:

事實上我可能是推薦TA-10最多的讀者之一了,不僅僅是我獨愛xDuoo的均衡味兒,更重要的經過我的長期使用,此機並不如網絡的非議,相反是我用過最舒心的一體機之一。

尤其是其更換膽管的設計,偶次波是真永遠是更加悅耳的存在。我們可以隨意更換自己喜歡的膽管,不同的搭配,不同的聽感——可以說此機是極好的膽機啟蒙機。

我個人在玩時主要推薦兩種策略,其一便是更換、嘗試不同的膽管,其二便是嘗試不同的電源線,必要時候可以使用濾波器——膽管放大是非常吃電流純淨度的一種器材,我在升級了一根240元的電源線之後立馬有了一個大的提升,尤其是在中高頻的“糊區”,感受非常明顯。

我們也可不可以說這是一款電源線啟蒙機呢?呵呵。

輸入方式:

USB IN、AUX IN*2/OUT

解碼芯片分析:

我們在前面簡單聊了聊4490芯片。這是一款老旗艦,但是一旦調好了聲音卻非常動聽。此前說過,XD-05上使用的4490並沒有足夠的資源使得出來的效果差強人意,在TA-10之上,無論是供電還是電路板都有一個飛躍式的升級。那麼在TA-10上4490怎麼表現呢?

其實相對比於我聽過的其他的4490產品,TA-10的4490事實上已經算是比較完整的調教了,單論解碼能力,該有的樂器、排布、氛圍都有,再結合其強大的推力,驅動中端大耳綽綽有餘,發揮這些耳機應有水準,也就是挖掘潛力,也是足夠。

其實在我多次測試之後,發現唯一的問題就是那根膽管,或者說一切暖糊的根源都在這跟膽管——因此單論4490的調教我是非常認可的。

不僅是我,許多國外的朋友也非常認可,但是大家可能唯一的共同點,就是買後立馬換一根自己喜歡的膽管再使用了。

放大部分體驗:

最讓我中意的一點就是兩套AUX IN,在面對多個解碼前端的橫向對比時,這一功能的用處就非常厲害了。我在前面說過,這款耳放的放大部分實際上是典型的xDuoo式均衡,對於客觀反應對應的產品的解碼調教事實上非常合適——但是這並不是大部分朋友的玩法。

大部分朋友都是直接AUX IN一個更加優質的解碼端,以此為思路來進行升級——其實無論如何我們都不應該忽略一個數字,32歐姆之下輸出功率式2W,相當於兩個XD-05plus,也是本次評測之下最高功率的輸出。因此相對於其他產品,TA-10是最有可能完整驅動高阻抗耳機的存在——在驅動300歐的HP300時效果極佳。

功率大的紅利不必多說,事實上這款產品可謂是“張飛穿針——粗中有細”,那就是其步進式音量電位器——產品正面唯一的能顯示兩個數字的顯示屏,正是其音量標示。步進式電位器唯一的優點就在於其能夠精確控制音量、驅動耳塞——使用其他產品時在低音量時非常容易造成無可避免的偏音,扭動過多又會造成音量過大。

由此可見,步進式電位器有著名為精確的無可比擬的優點,這也是區別於其他產品的一大特點。

聲音風格:

關鍵詞:(前級)暖糊、(後級)均衡

僅耳放部分搭配效果於XD-05plus基本一致,下面簡單聊聊作為一體機的搭配體驗。

由於這款機器的步進式電位器,完全可以用於伺候耳塞式耳機,我們著重研究一下:首先不得不提SM001,是一款可更換導管的圈鐵結構耳機,在均衡套裝表現下解析力非常有分量,使用TA-10聽起來是非常不錯的,暖暖的感覺,沒那麼凌厲。搭配凱聲的藍精鈴聲音略顯大條,不是藍精鈴原來的味道了,不是很推薦。搭配寧梵 海洋是我個人最喜歡的聲音,海洋原本偏向濃厚,TA-10弱一弱高頻,想來是會更加耐聽。

這一產品的最佳推薦,莫過於歌德的SR80e。作為一款用於玩搖滾的耳機,使用膽管放,還是非常有趣的。


鈺龍 金絲雀二代:https://zhuanlan.zhihu.com/p/80113353

這是“在校生評論組”十分重視的一款產品,可能唯一的遺憾就是評測期間除了大邪神和waterman以外的群友都處於學業忙碌階段,因此我倆最終決定並開發了“合作評測”這種同時具有深度與聽覺使用體驗的文章方式,並在讀者反饋中廣受好評、成為了“在校生”的主要評論方式。

隨後,感嘆於金絲雀的強大延展性,抑或是個人非常喜歡解碼強力、功耗較小的9038便攜版芯片,我以此為基礎做了一篇《以金絲雀II為核心的多功能桌面耳機系統設計》 ,也是我第一次以“發燒友”為題,也開創了我個人撰寫“入門產品搭配分享文”的興趣——事實證明,此類文章在許多平臺要遠遠比傳統的耳機評測要受到讀者歡迎。

金絲雀二代對於“在校生”是一個轉折點,也是大家最喜歡的產品之一,本次放在第三位足以證明這一點。(以下內容摘自圓聲帶淘寶店,店內相關頁面內評測內容來自“在校生專欄”)

臺式入門哪家強?這回一次看光·篇一(乂度、鈺龍、奧萊爾、矩聲

臺式入門哪家強?這回一次看光·篇一(乂度、鈺龍、奧萊爾、矩聲

臺式入門哪家強?這回一次看光·篇一(乂度、鈺龍、奧萊爾、矩聲

整體評述:

許多朋友問我,選擇一款聲音好聽、外觀小巧的便宜臺式耳放,我可能只會給他們貼出來兩個選項:金絲雀二代,和即將要講的X1S 2020版。

金絲雀是我手裡玩的花樣最多的,何謂玩的花樣多,莫過於我直接使用金絲雀構建了一套臺式hifi系統,鏈接了包括後級放大、藍牙轉盤、高端解碼器等一系列內容——事實上只要功能到位了,這一切都是非常可行的,這一點倒是不值一提。其實在這一套搭建的過程中,最值得稱道的是金絲雀獨有的模擬前級功能,在AUX OUT輸出之後仍然能夠通過音量旋鈕來改變音量——從玩家的角度來看,這樣為後續搭配器材的靈活性做出了保證。

事實上,作為“鈺龍聲學藝術”的入門機,不可否認金絲雀始終帶著的一股來自鈺龍的聲音,那是一種偏暖同時柔潤的聲音——至於這種聲音的效果如何我們稍後再細聊,無論如何有一點我必須說到:金絲雀的調音來自後級,前級放大帶出來的9038Q2M聲音非常平整中正,在選擇升級放大端的時候絲毫不會受到調音影響,相關器材選擇起來非常自由。

輸入方式:

USB IN、AUX IN/OUT、COAX、OPT

解碼芯片分析:

與上兩位出現的AKM家的芯片不同,這一次出場的是來自ESS的9038Q2M。

在正式研究9038Q2M之前,我想簡單為大家梳理一下ESS的解碼芯片。ESS芯片主要分為兩個陣營:AudiophileDACs和MobileDACs,前者的定位類似於廠家的旗艦產品,是廠家實力的象徵,數據極其好看也往往極其昂貴,有著巨大的調教難度,因此即使是國外大師巨匠,也鮮少區去挑戰售價高達60美金以上——相對應的,THD+N更是達到了驚人的-122dB。

後者,從名字上便能略知一二,屬於為移動產品設計的對應版本,在臺機上面使用常常被認為是對應型號的閹割版,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莫過於9018K2M、9028K2M、9038Q2M,而其售價也相應便宜不少,而調教難度也隨之下降——事實上這個價位的多個解碼也常常被各種品類的產品選用,而在網絡上討論最多最專業的也無非是4497、4499、9038pro這些高端貨,因此更加深度介紹的中文素材十分有限。

9038Q2M,可以說是在這個價位比較有競爭力的選擇,但是我永遠不會認為選用一款芯片是否會是“奢侈”——選用芯片只要錢到位就行,調好一塊芯片卻十分難得。所以說在我眼裡,我非常敬佩鈺龍的一點,更多的,就是將這一塊兒芯片調出來的有滋有味。

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解碼支持DSD512,即使在這個價位我們很少去接觸如此高的碼率的音樂,但是難免會擁有一兩首用於試音,因此個人認為使用9038Q2M,作為高編號定位產品的又一個紅利,便是支持高格式的音源解析,個人認為這會是非常引人注目的一個賣點。

放大部分體驗:

我們回到參數,事實上32歐下1W的輸出和XD-05plus是同一規格,足以勝任市面上的大部分高阻耳塞和低阻大耳,偶爾可以挑戰一下高阻大耳。

在面對小阻抗耳塞的時候,個人認為最大的問題,便是除了TA-10的步進式電位器以外的通病——在小音量時候不可避免的偏音。因此,同樣的,我並不推薦使用這款產品去驅動阻抗過小的耳機,大概率直接過推。

我在之前提到金絲雀二代屬於後級調音,是因為從前級出來的聲音與X1s 2020基本相同,也就是說屬於9038Q2M的聲音。因此站在玩家的角度,如果本人喜歡這樣的聲音,並且願意搭配不同的耳放以追尋自己喜歡的風格,擁有模擬前級功能的金絲雀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聲音風格:

關鍵詞:溫暖、潤澤、乾淨

如果說本次橫評中“最具有藝術性最具有欣賞價值”的產品,莫過於金絲雀二代:擁有著屬於自己品牌的調音,儘管宏觀來看此機相對其他略顯個性,以至於可供直接搭配的耳機有所受限,但另一方面,僅僅從欣賞音樂的角度,金絲雀的調音非常的悅耳舒適,並不像幾個關鍵詞描述看起來的那樣“個性”:尤其是在表現木質樂器時,透露出來的“木頭味兒”十足,不像許多過於追求解析、中正的機器,調不好的出來的聲音往往是“鐵絲味兒”,或者是“鐵絲柴禾味兒”,缺少了應有的樂器質感是我個人認為作為一個“完整且獨立”的一體機最不應當觸碰的底線。

而金絲雀的“個性中保留的一絲理性”,便是之前提及的AUX OUT出來的聲音,便於日後升級搭配各種耳放,只要你覺得解析足夠的話。

搭配玩法時,額外推薦AKG的K701。當時我手持Q701,而組內的waterman(外聯負責人)使用的恰是K701。我們彼此聽過後交流聽感,我認為本就“豪氣”的Q701搭配金絲雀未免顯得太過滯重,甚至都不是AKG的味道了。而waterman聽過K701後大呼過癮,輕微緩和了本就過亮的高頻,整個聽下來非常順滑,而微微溫暖的整體氛圍可以很適合還原高增益人聲,也就是一些ACG曲目和流行曲目,非常值得一試。

其餘的搭配,我個人可能更喜歡將聲美HP1000何其放在一起,大概就是睡前聽一些舒緩的曲目,聽著不費力。耳塞的話,我可能喜歡搭上寧梵 大地和SIVGA SM001,大概就是充分享受均衡基底下的那一絲溫暖吧。


奧萊爾 X1S 2020:

世人皆說拜亞動力直白,卻不知道東方大國的奧萊爾也極其中正。同為9038便攜版,同為基礎入門價位,同樣的功能配置,不同的也許只有型號年份以及品牌影響力——一個給國家圖書館提供過音響產品的品牌,其硬實力自然不容小覷。

事實上在我調查入門級產品時,只有奧萊爾這個牌子,在這個價位,有著大量“同一價格段位、不同產品傾向”的入門級產品,包括小型膽管耳放、小型膽式一體機等,也有面對獨特產品的獨特調教下的單機,可謂是多種多樣。奧萊爾的產品型號是非常有意思的,X系列代表入門,S系列代表進階,然而無論是哪個段位,都有著完整的前端產品系統以及大量派生、補充——假設你從一開始就以奧萊爾聲音為準,根本不愁日後升級,官方已經幫你研究明白了。

本次選用的X1s便正是奧萊爾的入門系列的核心產品,無論是豐富的接口,還是過硬的品質,都十分引人注意。

臺式入門哪家強?這回一次看光·篇一(乂度、鈺龍、奧萊爾、矩聲

臺式入門哪家強?這回一次看光·篇一(乂度、鈺龍、奧萊爾、矩聲

臺式入門哪家強?這回一次看光·篇一(乂度、鈺龍、奧萊爾、矩聲

整體評述:

為什麼把金絲雀和X1s放在一起?這個答案太明顯了:這就是倆明明白白的競品!

其實無論是配置還是外觀還是售價,這兩件產品都是非常對立甚至是相似的,以至於我在寫一些部分反覆改版,尤其是在芯片分析的部分,最開始是複製粘貼,後來乾脆在金絲雀部分一次寫完,等到X1s直接寫使用區別算了——事實證明這樣行文更具連貫性,讀者閱讀也會更加舒暢。

那麼我在金絲雀時候創造了一個名詞“鈺龍聲學藝術”,面對競品我是否需要另一個名詞呢?答案是肯定的,這個名詞便是:“奧萊爾式中正”。中正風格器材數不勝數,其中大體的路數差不多,但是各有各的聲音特點,這些我們以後再講。

但是我們不得否認,在“自家聲音”這一點上,X1s並不如金絲雀一般鮮明,可是這反方向成就了X1s的搭配時可以更加自由地探索不同類型的產品——這就是兩款產品聲音風格和受眾群體這些方面的最大的不同。

因此作為選購意見,個人認為還是緊跟需求,避免盲目,最好還是研究好自己喜歡的音樂風格,再做定奪。

輸入方式:

USB IN、AUX IN/OUT、COAX、OPT

解碼芯片分析:

芯片同樣為9038Q2M,具體內容與金絲雀二代一致。

特別提示:儘管沒有金絲雀一樣的模擬前級,但是x1s支持不同的濾波風格,即在一定範圍內微調聲音。操作方式為長按電源鍵,因此許多玩家如果沒有關注過淘寶頁的很多忽略了這一功能,在此特別提出。

從此處我們得到判斷,即使在使用上與金絲雀有這樣的差別,但是與其說其缺少了搭配不同耳放的靈活性,不如說多了作為單體的可玩度,這也是為何這兩款產品在區別時如此糾結的一個原因。(濾波效果同樣在外接耳放時有效,事實上說是另一種可玩度也未嘗不可)

放大部分體驗:

甲類耳放可以說是這次X1s升級的一個非常大的點,從效率更高的甲乙類方案更換成聲音更好的甲類方案——最大的影響大概就是發熱量增加,但是實際體驗下來發熱量並不如想象中大,處於完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至於這是為什麼呢?一方面得益於良好的散熱時必然的,另一方面也許放大功率也是一個值得研究的點。

32歐負載下是560mW,大概是金絲雀和XD-05plus的一半,實際體驗下來確實在一些高阻耳機時候有所限制,最多隻能嘗試一下低阻大耳,而且搭配下來實際使用效果未必比另兩件產品差。

正如之前所說,AUX OUT聲音風格大致相似,因此我斷定兩家皆是在前級中留出9038Q2M聲,並沒有太多調教,因此玩耳放搭配時候完全可以放心,不需要太過擔心。

聲音風格:

關鍵字:直白、均衡、中正

事實上我在把玩X1s時候最有趣的,莫過於使用不同的濾波模式來調教出來自己喜歡的聲音,儘管差別確實不大。

對於中正直白的機器,最大的搭配方案就是搭配同樣的中正均衡的耳機。在以上列表中,無非是HP300和T90,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樣的搭配思路非常適合去研究錄音本身的優劣,這也是我極其喜歡此類產品的真正原因。搭配耳塞時候,個人認為SM001可以非常契合——然而朋友卻說過於凌厲,恐怕不是更多朋友的聽覺習慣。

除此之外,就和XD-05plus一樣,均衡直白的器材完全可以用於試聽不同風格、特性的耳機產品,因此更深層次的搭配我並不想多聊,大部分就是耳機的味道,而不是系統的味道。

在搭配耳放的時候,個人建議,正如前文所說,直接升級自家產品,不需要去各種折騰,一方面是真的沒什麼必要費心思挑選,另一方面僅僅聆聽古典音樂,直白就是最好的選擇之一。至於線材部分,推薦直接使用品牌的官方線材,個人嘗試過,非常不錯。

寫到這裡,不得不佩服一下這個國產大品牌。其用戶定位非常準確,產品結構非常嚴謹,聲音調教非常地道。


矩聲 M-STAGE HPA-2 CLASSIC

“在校生”與矩聲緣分匪淺,從最開始的canjam展相識,到大邪神參觀矩聲的西安公司,再到矩聲產品在湘潭展上大放異彩。許多網友知道,大邪神最常用也是必然會用到的一款評測機器,正是來自矩聲的Mini-i。

從一開始就定位在做出高端綜合音響體驗的公司,矩聲的產品很多時候都流淌著一種非常獨特且高貴的血統——僅Mini-i來說,那個價位基本上沒有什麼產品會使用基於Linux獨立編譯的操作系統,也不會有類似於“插拔調整增益”這種看似簡單但是十分貼心的細節功能,更不會有穩定的Apt-X連接,以及獨立的小遙控器。

回到HPA-2 CLASSIC,儘管是簡單的入門器材,無論是表面處理工藝,還是旋鈕、推杆的手感,都是碾壓在座的各位的——這句話並不誇張,也許是極其簡單的機器,矩聲還是將其優秀的血統繼承下來,十分注意各個細節玩家的體驗。

臺式入門哪家強?這回一次看光·篇一(乂度、鈺龍、奧萊爾、矩聲

臺式入門哪家強?這回一次看光·篇一(乂度、鈺龍、奧萊爾、矩聲

臺式入門哪家強?這回一次看光·篇一(乂度、鈺龍、奧萊爾、矩聲

臺式入門哪家強?這回一次看光·篇一(乂度、鈺龍、奧萊爾、矩聲

整體評述:

正如前面所說,這是一款流著高端產品血液的產品,因此無論從設計、工藝、聲音上都達到了足夠的成熟,無論是細節處的旋鈕、推杆的阻尼質感,還是優秀的聲音調教。

很多人說“看著像個能隨身的,咋是個臺式機麼”。面對這樣的評價,可能就是大家習慣了臺式機設計為方方正正的,而不是這樣圓扁扁的感覺,而對於圓扁扁的機器,又大多數覺得像一個“具有一定裝飾作用的隨身品”——確實這樣的設計確實在這個價位裡無論是怎樣的產品都是少見的。

其實該品牌許多中低端產品都不遵循刻板印象,尤其是我常用的Mini-i,我的舍友居然說長得像個路由器!!!!

那麼這樣的設計,從實用角度有什麼特徵呢?我大概說兩點:其一,這樣的設計比一般的方方正正設計更容易導熱,外殼有更大的面積、更均勻地接觸空氣;其二,這樣的設計一定程度上能更好地避免熱震動帶來的負面影響,減少了對於腳釘和避震架的依賴。

輸入方式:

USB IN、AUX IN/OUT

解碼芯片分析:

想當年有許多萬元臺機都是在使用CS4398呀!由於年份久遠,就不舉出例子,下面簡單帶大家回顧一下這款芯片的歷史,以供大家參考。

如果說AK4490是當年的當紅炸子雞,那CS4398就是萬年老二。價格便宜,支持24/192,DSD128,THD+N達到-107dB。乍看比AK4490差一些,但作為一顆老旗艦存活了超過10年。CS4398最大的風格便是低頻彈、高頻順。

另外聊到4398,另一款解碼芯片便不得不提:CS43198。CS43198解碼芯片是基於CS4399 的升級產品。Cirrus Logic是做音頻編解碼芯片公司的,蘋果和三星手機都曾採用其產品。該公司與2014 年又收購 Wolfson微電子公司,旗下最著名的解碼芯片莫過於WM8740和WM8741,CS43198可以說是結合了CS4399 和WM8741優勢互補的產品。可以說結合了AK4497和ES9038的優點,同時又規避了兩者的一些缺點,而實際聽感據大家反饋直逼此前提到的ES9038pro。

因此,無論現在看起來如何,4398擁有過輝煌歷史,都是不可磨滅的。

放大部分體驗:

官方宣傳頁上的數字是不是標註錯了?32歐怎麼才110mW的輸出呢?1.1W豈不是更加合適?

事實上的確如此,這款機器的推力確實比TA-10略大一點,而且由於前後級風格統一,整體聽起來一體感非常強,還原風格更傾向於“略帶調整的原汁原味”,因此我個人在極其熟悉了這種風格後,使用其作為後級體驗了不同的解碼帶來的風格(可惜缺少記錄導致無法為大家分享這部分的內容)。

在去年的“湘潭聚會”上,HPA-2作為獨立展示的一款產品,搭配過大量的低阻大耳,大家的評論很多,都是比較認可其對耳機本味的還原。

聲音風格:

品牌一脈相承的調音,亦是獨屬於矩聲的均衡,按照分類仍然屬於“符合東方人聽音喜好”的均衡聲音,不會如同60年代模擬時期的暖糊和粘稠,也不似當代以德國聲音為主的硬派、冷峻、中正的現代派系,也不是介於這兩者尋找屬於自己平衡點的、流行於90年代的日系產品風格。

其實到這時候我才明確引入這一概念,但是早在XD-05 plus的時候的xDuoo的“中國式均衡”,事實上,收集一下最具代表性的國產品牌、提煉一下其聲音風格,很容易得出來這種“只屬於這個時代的聲音”。

好了,說一下搭配:由於風格契合,使用自然聲NS52可以說極其享受了。(再一個“中國均衡聲”的代表,便是自然聲)。搭配聲美HP1000時候可以比較寬鬆地表現許多現場音樂,整體下來並不刺激。

其實我個人最喜歡的玩法,莫過於使用此機搭配HP300來聆聽古箏經典曲目,不搶耳朵,十分耐聽。如果說這樣的搭配方案有什麼缺點,大概是缺少了激揚的合奏時候應有的大動態和震撼感——同樣,喜歡聆聽輕柔、緩慢、“享受生活”的音樂的女性朋友就不那麼在乎這一點了,這樣的聲音便是一個優質的參考。


綜上:

我們可以看到五款產品可以說各有千秋,並且囊括了幾乎所有有需求的玩家的不同方面的需求。

到目前為止,“在校生”並沒有做過任何年度推薦或者是購物節推薦,但是十分熱衷於在群聊和評論區的交流,正是因為面對不同需求的朋友,我們沒有辦法給您精準的定位和推薦,反而通過聊天和了解,逐步發現您所鍾愛、適合的風格,等到了這一步再說推薦也不遲。

所以我每次在為朋友推薦時候,第一件事就是發過來他自己的歌單,我本人涉獵也算是廣,大致什麼歌手什麼風格都是知道一些,就算不知道也可以立馬找去聽一下——大概知道了對方的喜好,根據自己的理解,就能形成一些經濟實惠的推薦方案,無論是耳放還是一體機,當然,最多的還是耳機。

寫這些東西的初心,純粹就是覺得好玩。時間久了當然也會感覺到疲倦,甚至感到厭煩,尤其是乏善可陳的文字,以及再也榨不出來靈感的大腦——在農曆年去年年底的兩個月,我幾乎沒怎麼更新文章、沒怎麼組織巡迴試聽,一方面是大部分朋友們個人事情繁忙,公司、學校也到了最後的收尾階段——也是給自己放個假,持續到正月幾乎結束的今天,有了點兒剩餘的精力,為大家奉上“在校生”2020第一件大事件——入門臺機大橫評系列活動,希望大家喜歡。

尤其是在“疫情戰役”的當前階段,為各位讀者提供一些可供娛樂的文字素材,其實僅此便是最大的欣慰。

最後宣傳一波我們的的群聊:573613814(即將滿額)


寫在最後:本系列的寫作計劃

寫這一篇,可以說放出來一些內容讓大家參考,也可以說讓大家未來的諮詢有據可依,或者說僅僅是我本人想寫出來玩一玩罷了。無論如何,已經開坑,必須去填。

第一篇由於疫情對快遞業的影響,就僅僅是當前我手邊的機器和兩件沒拿回來的機器。在家的機器會拍評測期間的新照片,宿舍的產品只能截取淘寶店的圖片了。

計劃中的第二篇文章,大概就是熱心網友的送測了,至於拖到多會兒,咱也說不準(無奈臉)。包括貼出來的是當時做過的便攜產品的橫評,有需要的大家隨時聊,無論是私信、評論區,還是在群裡直接找我,皆可。

感謝您一直以來的陪伴。

臺式入門哪家強?這回一次看光·篇一(乂度、鈺龍、奧萊爾、矩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