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和李治的關係破裂是為什麼?

用戶2142194657472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億君。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這是武則天在感業寺裡當尼姑時寫給李治的一首詩。當然了,這個時候她不叫武則天,叫媚娘,這個名字是李世民給她的。

這首詩前兩句哀怨憂愁,後兩句毅然決絕,正是武則天的一生寫照。

一、青燈殘月望皇宮

武則天之所以在感業寺,是因為她原本是李世民的女人,李世民死後,她被送到感業寺當尼姑。當過皇上的女人,就不能成為別人的女人了。

但是武則天不甘心啊,皇宮裡有多繁華,這裡就有多悽慘,這樣的生活不是她想要的,她要想辦法回到皇宮。

但是,她一個女人,如何能回去?只有靠男人,她以前已經有過投資了,她投資在了當時還是太子的李治身上,而這個時候李治已經成為了皇帝,她覺得自己的投資該是回報的時候了。

當然了,打死李治和武則天也不能承認兩個人在李世民病時有了瓜葛,史料記載也語焉不詳,《新唐書》中記載:

高宗為太子時,入侍,悅之。

她寫信給李治,希望李治來看自己,然後想辦法把自己接回皇宮。李治的確是來了,也迷戀得不要不要的,但怎麼回去?他們要面對的是一幫老臣。這個時候,一個蠢貨出來幫了他們的忙,這個蠢貨就是李治的皇后王皇后。

王皇后自己沒有生兒子,當時李治在宮裡寵愛蕭淑妃,王皇后想了個餿主意,把武則天接回來,讓武則天跟她鬥,到時候自己就會得寵。

這是個完全沒有邏輯的邏輯,要知道請神容易送神難。武則天可不是什麼好相與的角色,她是一條漂亮的毒蛇。王皇后把武則天接了回來,然後她發現蕭淑妃的確是失寵了,但她也沒有得寵,李治的千般寵愛全在武則天一個人身上。王皇后後悔死了,於是又聯合蕭淑妃打壓武則天,最終以武則天的女兒之死為結束。王皇后被廢,和蕭淑妃一起被關了起來,後來更被武則天投進了酒缸。

王后後久無子,蕭淑妃方幸。後陰不悅……後廉如狀,引內後宮,以撓妃寵。

這是武則天和李治的真正密月期,因為有偷情的成分,王皇后被廢后,武則天開始著手向皇后位進發。

二、權力漸移

武則天當皇后這件事是非常難的,因為她原本是李世民的女人,李治他爹的女人,他現在要立為皇后,這不是扯呢嗎?

但是李治鐵了心要立,一幫老臣鐵了心反對。一幫新臣鐵了心支持。如此形成了兩派。武則天從再入皇宮就知道宮廷鬥爭從來都是你死我活,誰心軟誰就得死。所以她拉幫結派,一次次打擊老臣。

加上李治的萬般寵愛,武則天終於如願以償的當上了皇后。而李家的人身體一直都不太好,李治也是同樣,年紀輕輕就經常頭暈,有些事情就忙不過來,於是就讓武則天幫忙。武則天則精力過人,對這種事表現出了強烈的興趣。

但是漸漸的,李治發現了不對勁。因為他發現自己跟個傀儡似的,完全沒有當皇帝的感覺,所以他覺得自己有必要廢了武則天,要不然她會惹出大亂子。

這個時候,李治已經警惕,並且兩人已經完全沒有了情份。

三、大權在握

李治為什麼要跟一幫老臣鬥?他要將皇權抓在自己手中。他在強主李世民手下長大,怎麼幹也超不過自己老爹,一幫老臣都跟狼一樣,他要不強硬,根本鎮不住這幫老臣。你們說武則天不能當皇后,我偏要讓她當,讓你們知道這天下是我李治的,這皇上是我李治。

所以,李治和老臣鬥,其實是爭權。但是當李治如願讓武則天當上皇后後,他發現權力還不在自己手裡,跑到武則天手裡了。這讓他非常鬱悶,眼見自己啥事也管不了了,而武則天則爪牙遍地,他想要廢了她。

但這個時候已經晚了,他的想法很快被發現,並且被武則天強制鎮壓,可以說沒有開始進行就已經結束,以李治的慘敗為結束。

高宗春秋高,苦疾,後益用事,遂不能制。高宗悔,陰欲廢之,後謀洩不。上元元年,高宗號天皇,皇后亦號天后,天下之人謂之二聖。

兩人這個時候還有情分嗎?半點也沒有了。李治這個時候後悔都要後悔死了,他的皇后被人跟自己並稱二聖,這是他所願嗎?當然不是,這個時候,李治也敏感的發覺自己死後,皇權肯定要被武則天得去,所以他焦慮萬分,兩人看似沒有翻臉,但已經徹底翻臉。

可是,李治這個時候有什麼辦法呢?身體不行,多年不管政事,武則天已經基本掌權,他沒有辦法,只能活一天算一天,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皇權被武則天竊取,而這一切,其實是他親手交出的。

李治和武則天的翻臉,也是一場政治鬥爭,更是一場權力的爭奪。結局大家都知道,李治敗了,權力被武則天得到,李治死後,她用盡心機得到了自己覬覦半生的皇冠,並且親手戴了上去。

十幾年後,張柬之發動神龍革命,逼年老生病的武則天交出皇位,傳位給李顯,皇權終於又回到了李家手中,不過這是後話,不是今天的題,不提了!


文史風流


自永徽二年(651年5月),武媚娘為唐高宗李治生下一兒子(李弘)。(652年5月)被冊封為二品昭儀,(655年10月)又被冊封為皇后。公元657年––公元668年間,唐高宗李治年間由於戰爭不斷,其先後滅掉了西突厥,百濟國,高句麗等周邊少數民族部落,開疆擴土。

唐高宗李治在位年間,武則天天資聰明,才思敏捷,手段極多。還經常輔助李治出謀劃策治理國家政務,幫助李治鬥敗了位高權重的前朝重臣長孫無忌將其斬首,深得唐高宗李治的賞識。武則天也從中扶持自己的武氏族人,大量提拔年輕的朝臣按插在朝中的各個重要的職能部門之上,從而撐握住了一大部份的朝廷權力,野心極大!

隨著唐高宗李治為朝事操勞過度,身體越來越差。武則天為了恐固自身的地位權力,競不擇手段剷除自己的情敵和異己,包括了皇后,蕭淑妃,還有自己的親生姐姐,一個親甥女,還有一些皇室人員。握歷史記載:"武則天與唐高宗生有一女兒秀氣可愛,深得李治的喜歡,還經常到媚孃的宮殿探望自己的女兒。皇后無子女生活也無聊,有一天過來探望武媚娘,媚娘正好不在,只有一位剛出生不久的小公主在睡覺。由於等不來武媚娘便走了,皇后走的時候正巧被武媚娘看見了。武媚娘回到宮室中看到熟睡的小公主,於是心生一計,覺得搬倒皇后的機會來了。所謂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於是心頭一恨,競然把自己剛出生不久的女兒給掐死了。然後跑到唐高宗面前大哭大鬧地汙衊皇后是掐死小公主的兇手,皇后當然也是有理說不清啊!結果皇后就被一氣之下的唐高宗給廢了。"由此可見武則天是一個多麼心狠手辣的人!

唐高宗的身體越來越弱也無力能阻止,他也深知其中的原因,但也只能暗中生恨。為了李氏江山皇權不落入武則天手裡,讓太子李弘即位。武則天有垂簾聽政的習慣,與李弘有政見衝突,鬧得母子不合。最後用毒酒毒死了自己的親生兒子李弘,唐高宗病弱也死於683年12月。武則天為了皇權的統治,流放了自己的二兒子李賢,逐漸廢掉了老三李顯,老四李旦。最終順利登上了皇位,成為歷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


夫子瑜


武則天和唐高宗李治可以說是患難夫妻,武則天本就不是一個普通女人,她14歲進宮成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也許李世民根本沒有在意武則天,所以直到李世民去世,武則天也還是個才人,在李世民時期武則天是個沒有進步的女人。

公元649年10月,唐太宗李世民駕崩,武則天因為沒有給李世民生兒育女,無依無靠,26 歲的她只能到感業寺出家,在那個時代26歲已經不算小了,如果不是有人記起她,武則天也許只有伴著青燈古佛,終其一生。



武則天在李世民生病期間,是不是和太子李治勾搭上了,這個真不好說。不過武則天是個狠角色,倒是真的,馴服獅子驄讓很多人對她念念不忘。

不少人說是唐高宗李治對她念念不忘,把她從感業寺接到了後宮。事實並不是這樣,當時李治寵幸的是蕭淑妃,早把感業寺的武則天忘得一乾二淨。武則天是被李治冷落的王皇后想起啦,並命人把武則天接進了後宮,王皇后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讓武則天扳倒蕭淑妃,武則天沒有辜負王皇后,她們聯手很快打敗了蕭淑妃。



王皇后還沒來得及慶賀,武則天就及時出手,要扳倒恩人王皇后,對於武則天這樣的行為,自然遭到了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等老臣的反對。但唐高宗此時卻強硬的站在了武則天一邊,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等出局,關隴集團勢力被清算,王皇后被廢,武則天坐上了皇后的寶座。

王皇后被廢,關隴勢力被消滅,是唐高宗和武則天的一次精彩合作。也是皇權戰勝相權的偉大勝利,唐高宗和武則天雙贏。



唐高宗本來身體就不好,武則天抓住了機會,介入了權力的中心,有武則天的打理,唐高宗也確實省了不少心,國家大事任由武則天處置,於是就有了天皇天后二聖。

有了權力的武則天,慢慢的也就任性起來,兒子不聽話就弄死兒子,因此長子李弘,次子李賢都莫名其妙的離世。她的行為讓不少大臣反感,唐高宗也深感不安。於是唐高宗把宰相上官儀叫到身邊,準備起草詔書,廢掉皇后武則天,詔書還沒有發出,武則天就得到了消息,以死相逼,唐高宗服了,把責任全部推給了上官儀,這下上官儀一家可倒了血黴,自己和兒子被殺,兒媳婦和孫女上官婉兒被貶到掖挺為奴。



這一次是武則天和唐高宗的正面交鋒,唐高宗輸了,接下來的日子,唐高宗就基本上處在休養狀態,武則天權勢熏天,雖說唐高宗李治心有不滿,也只好隨武則天去折騰。

唐高宗去世後,唐中宗李顯繼位,母親武則天看不慣李顯,把他廢了,讓小兒子李旦上,唐睿宗李旦的皇帝做得也是戰戰兢兢,算了!最後還是請母親武則天親自上吧!



公元690年,67 歲的武則天登基稱帝,改國號‘’周‘’,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直到705年,在張柬之等人發動‘’神龍政變‘’後,武則天才還政李唐,武則天在位15年,功過自有後人評說。

武則天能成為皇帝,是唐高宗李治提供了平臺。武則天比唐高宗大四歲,因李治生母早逝,李治缺少母愛,有戀母情節。他跟武則天是有真感情的,不然也不會一味地慫恿和包容武則天,他們之間出現矛盾,只不過是李治覺得皇權受到了威脅,當武則天拿出小女人的武器,一哭二鬧三上吊時,李治也就不想那麼多了。


一本夏


武則天在14歲入宮封為才人,在太宗一朝,武則天地位一直沒變,她渴望獲得地位。直到李治出現,早在李治還是太子的時候,就與大他四歲的太宗才人武氏私通;唐太宗駕崩後,武氏依唐後宮之例,入感業寺削髮為尼。永徽元年(650年)五月,唐高宗在太宗周年忌日入感業寺進香之時,又與武氏相遇,兩人相認並互訴離別後的思念之情。

永徽二年(651年)五月,唐高宗的孝服已滿,武氏便再度入宮。為什麼他們之間有如此大吸引力,跟他們孩童時的遭遇有關。武則天和李治的孩童時期都很慘,武則天從小就被繼母虐待被其子女欺負;所以養成了很重的危機意識。而高宗李治小時候過得也是小心翼翼,因為他的母后長孫皇后自他七歲左右就離世了,他才養成了比較懦弱的性格;而武則天性格正相反,性格非常強勢。大家都聽過武則天馴馬的故事吧?

在李治身體好的時候,他們是生活中的夫妻,工作中的好搭檔。李志武則天在執政方針上,都是打壓關隴貴族,提拔寒族的官僚為其所用,哪怕是親手扶持他上位的親舅舅長孫無忌也痛下殺手。這裡面武則天也是出了大力。

而一旦李治身體不好的情況下,武則天就有時間積累自己政治勢力。慢慢掌握了朝政,通過,周興來俊臣等一批酷吏來打擊李氏皇族和其他朝臣,達到權力集中武則天一人手中,那李治和武則天的矛盾也越來越大,李治通過上官儀一批朝臣想奪取權利。可是為時已晚。武則天在他65歲的時候終於登上了皇位,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A平淡又平凡


自然是權力。

武則天是我國曆史上的一個異類——正統皇朝中唯一的女皇帝。要說他與唐高宗李治的關係怎麼樣得從武則天如何一步步掌握一國權力說起。

“初, 則天年十四, 時太祖聞其美容止,召入京,立為才人。及太祖崩,遂為尼,居感業寺。”——《舊唐書》

根據《舊唐書》的記載,武則天在十四歲的時候,唐太宗就聽聞她容貌秀美,於是起了色心,把她召入宮中,給了一個才人的名頭。但是顯然,唐太宗並沒有太過於寵愛武則天,畢竟那麼久都沒有升她的名分,而且還讓她去感業寺做尼姑。只不過畢竟是沒有提及李治和武則天之間的曖昧關係,甚是可惜啊!事實上是李治對武則天一直念念不忘,巧合的是當時王皇后和蕭淑妃後宮爭寵,且王皇后處於下風。王皇后實在沒辦法,所以打算找個外援,這個人就是武則天。

“大帝於寺中見之,復召入宮,拜昭儀。時皇后王氏、良娣蕭氏與武昭儀爭寵,互讒毀之,帝皆不納,進號宸妃。”——《舊唐書》

王皇后的慫恿在李治看來就是“打瞌睡正好碰見送枕頭的”,所以李治順水推舟把武則天從感業寺接回宮中並封其為昭儀。不過估計王皇后打死都沒想到的是,她以為她找回來的是盟友,可這個盟友結果連她也一起吃掉了。

武則天進宮之後,憑藉著她的聰穎贏得了王皇后的信任,憑藉她的美貌贏得了高宗李治的喜愛,蕭淑妃漸漸失寵,武則天和李治的關係越來越親密。宮鬥最後的結果相信大家都知道了,武則天成為了李治後宮的代言人。

到此之前,李治對武則天一直是行人和喜愛的。然而武則天是一個權力慾望極重的女子,皇后之位給她的滿足感很快就過去了,她把目標放在了一國之主的位置上。恰好高宗李治患了風寒,一旦病發就目不能視,武則天乘機代替高宗閱示奏章,逐漸掌握了大權。高宗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無力迴天了。

“(武后)乃得志專作威福,上欲有所為,動為後所制。”——《資治通鑑》

到最後李治要想有一點動作都要受到武則天的鉗制。李治好歹是一國之君,到了這個份上,他和武則天的關係還能好得了?但是說到底,武則天和李治的關係之所以破裂,問題的根結還是在於武則天對權力的追逐。


分享到:


相關文章: